贷款利率全面放开是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步骤

时间:2022-10-09 03:31:13

贷款利率全面放开是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步骤

2013年7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不再设立上限,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对于利率市场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宏观的印象,就是“放开管制”。从原先的管制到改革的放开,中国人民银行为我们释放了一个从严厉监管到放松管制,希望依靠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重要改革信号。

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表达形式助力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放缓:经济运行指数(GDP)从两位数增长到去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5%。很明显,以往的以出口为导向,粗放型、规模扩展型和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恐怕难以持续。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伊始,总理就提出金融领域市场化的改革问题,这充分意味着“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序幕已经拉开,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强化市场、放松管制的经济政策特点”。

一、利率市场化之路

利率是一定期限内利息额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的期限为年化,简单地说就是资金出借一年的回报收益率称之为利率。由此可见,利率其实是资金的价格表现形式。一提到价格,我们就可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市场价格是供需关系作用之后的平衡点,那么简单地说,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由于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就是资本,利率的调整直接影响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可以直接调节经济的“冷”和“热”。利率浮动区间的调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对待这一问题非常谨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在限制区间内上下浮动的货币政策。通过改革,贷款利率从宏观角度看具备定价空间,贷款利率实现理论上完全浮动,达到利率市场化。不容忽视的是,自发的利率市场化对数量型的货币政策提出挑战。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了利率双轨制的特点。贷款利率改革之后,人民银行存款利率的管制和市场化的贷款利率并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证明,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更适合中国,我国也一直实践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因此,一项重大改革,尤其是针对外部性很强的金融制度改革应该在公布改革方案的初期把对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尽量降到最小的程度。央行此次公布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在周五股市收盘之后,为的是让市场有两天的时间来缓解政策公布带来的冲击,从而促使市场回归理性,理性面对。事实上,对于中国金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是颇具步骤性和阶段推进性的。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源自20年前,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第一次将“自由浮动”引入我国的利率体系中;2003年作为一个中间时点的节点,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到了今年7月,人民银行最终完全放松贷款利率的管制,着眼改革之前:十报告提出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013年3月,由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今年金融改革的三大方向之一;4月,央行行长周小川主持的2013年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会议也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贷款利率改革正式推出之前,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曾开会对人民银行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方案进行讨论。可以说,贷款利率的改革从大方向着眼、细微处着手,一步步有效推进。

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一直偏重数量型调节的操作,1996年明确提出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媒介进行调节以影响宏观经济进行,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中一直突出“逆经济风向”的调节方式。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兼之利率、汇率等金融体制改革未完全到位,货币供应量可测性下降的同时,可控性及其与最终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关性也在减弱,从而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媒介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被削弱,货币政策操作中显示出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同时,政府及货币当局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也使货币政策面临着从数量规则向利率规则过渡的契机。

二、贷款利率市场的影响

自2012年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已经有所扩大:进行两次调整,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种信贷政策的变化体现央行有意图为实体经济实行更为宽松的贷款政策,以便降低融资成本。本次改革的一项重点是取消了去年的贷款利率0.7倍的限制。从银行收益角度看,贷款利率是银行的收入,存款利率是银行的成本;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收入减去成本就是银行的收益。按一年期贷款利率6%计算,下浮30%后,利率是4.2%;一年期存款利率3%,上浮10%后是313%,利差0.9%,这样的利羞水平从世界范同来看确实不是很高。利率市场化后息差存在收紧的可能性,对于目前主营收入依靠息差的银行业影响明显,银行业务结构本身会依据市场机制作出相应反映。银行仅仅依靠贷款利差的生存状况可能受到挑战,银行需要考虑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拓宽手续费和管理费等项目的经营收入。通过改革,银行的成本(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市场化只是银行收入方面的单边开放,银行对贷款利率有定价权。出于对利润的追求,银行的信用扩张行为在所难免,因为信用的扩张可以带来收益的增加。当可贷资金紧张时,企业和银行的双方行为会推高资金的成本。

可以说,利率放开以后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完全市场化之前,利率是否已经接近均衡水平。根据理论推论,如果利率在完全放开之前达到了均衡水平,放开之后利率的波动就比较小。我国的银行信贷一直处于紧张和稀缺之中,即使在原有的下浮30%的贷款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以内,且下浮比例也仅为10%左右,同时基准利率以下的贷款所占总贷款比重不足11%。如果贷款利率继续下行,可能会损害银行从事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在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偏紧的局面下,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短期影响和冲击都不会很大。

此次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单边改革,对存款利率市场的改革央行采取审慎态度。作为普通投资人我们可以通过银行接触到的各种理财产品收益高低不同,和存款利率的含义大相径庭,购买的理财产品绝非银行存款,我们国家的存款收益是以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无风险利率,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投资。相比而言,存款利率市场化比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更为广泛,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和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制度等相配套,目前这些制度在我国的推出时间表还没有确定。虽然我们可以预期在利率市场化中,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改革方向,但是推行尚待时日。因此,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更多是中长期的和结构性的。

从中长期角度看,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可能会倾向于更多关注大型企业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中型及小微企业。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是要将这种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在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调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投向的限制以及存贷比等限制的改革结合起来,仅仅依靠取消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政策,效果将会是非常有限的。综上所述,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当前阶段看,标志性意义大于实际操作意义。

三、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贷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细分银行业的市场,银行有可能根据设定的原则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同时为了提高盈利水平,银行势必提升议价能力和负债管理能力,以及出台相应的非价格竞争手段。目前,我国银行业高度同质化,现在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意味着收益来源不再相同。价格通常是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双方的博弈结果,面对不同的客户,贷款利率市场化将利用市场的手段细化和分工银行。这种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可能加剧区域间资金的流动。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由于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地区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明显存在差异。考虑到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资本必将流向高回报率区域。

由供求关系出发,资本的富裕,也就是资本的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该地区的资本价格水平(贷款利率)有下行趋势,从而阻碍了资本的继续流入。这种趋势的进一步演变,将会促使整个资本自由流动区的资本回报率一致。但是实际上,资本常常不能达到充分的自由流动,因此这种回报率的一致也不能完全达成,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一致。可以说,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是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管制向市场作用的一个关键性转变。利率市场化可以逐步消除央行对市场利率和资本流动的非市场管制,通过市场的力量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促进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助力器的作用,达到金融和经济的和谐发展。通过市场作用,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趋于更加合理,效益有望提高。

总而言之,利率市场化在形成的初步阶段可能导致资本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倾斜。如何给予政策性扶持引导银行向经济落后的地区转向是金融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三农”的贷款投放,避免结构性失衡也是问题之一。还有,中小银行的定价能力欠缺或者信贷可能过于集中从而引发流动性和信用危机,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教学设计 下一篇:切勿将“政府主导”等同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