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09 03:23:47

【前言】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明确财政支农重点 一定时期财政的农业投入总量是有限的,必须合理安排支农支出结构,明确资金投放重点,才能确保财政支农效益的发挥。根据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应从几下几方面改进: (1)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①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良好局面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财政支农工作既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创新的局面,更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本文对我国的财政支农支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使财政支农支出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

一、确保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稳定增长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保证农业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已是取得的共识。目前,我国已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开始并将继续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为此,应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使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在现有水平上逐年按比例适当提高,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的速度。各级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国家财政的支出能力,财政支农支出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规模都无法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若在财政收入总规模有限的条件下,片面强调大幅度提高支农支出的比例,势必导致整个公共财政结构的失衡,因此,强调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稳定增长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1.明确财政支农重点

一定时期财政的农业投入总量是有限的,必须合理安排支农支出结构,明确资金投放重点,才能确保财政支农效益的发挥。根据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应从几下几方面改进:

(1)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①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首先,要把新增的农业基建投资有序地投入到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上,包括一些大型水源工程、重点河流的堤防建设,重点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型灌区的河道清淤工程等。还应加快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搞好末级渠系建设,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等。其次,要加大对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可见,中央财政开始逐步承担起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

②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这涉及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否能得到改善。“十二五”时期,要解决2.98亿农村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健全农村公路管护体系;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鼓励农民在政府支持下,自愿筹资筹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治理规划和试点,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将会愈加显著。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含量低,农技成果质量不高、转化难,从而削弱了我国农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来弥补农业资本积累不足的缺陷,以提高农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而在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明显不足,为此,必须着眼于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增强科技兴农意识。

(3)实行财政直接集中支付,减少划拨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过多是影响资金高效运行,造成支农资金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尽侠实行支农资金直接集中支付制度,把所有财政支出、部门配套资金全额存入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拨付,形成财政部门管资金、主管部门管项目的分工协调的管理体制,避免支农资金“体外循环”造成的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

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的事权

为了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支出中的事权范围。总的说来,中央政府应负责跨区域的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及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林生态环境保护、特大农业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投入;地方政府应负责地区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范围内农业科技和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支农事权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中央财政在支农支出中的作用。中央政府加大对支农支出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集中使用效率。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为增加支农支出提供了可行的财力基础。今后,中央一方面要尽量增加专项补助资金的数量,另一方面要研究改进支出方式和投向,以更好地引导地方的支农行为。

3.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目前,涉农部门下达的支农资金一般是依据单位报告、领导批示等确定,对于项目的必要性、轻重缓急、项目预算的真实准确程度、项目效益等缺乏必要的论证。多数支农项目的执行是由政府或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联系设计、施工单位,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审定,致使项目执行中时常出现重拨轻管、频繁追加、调整支出的情况,存在较大随意住。此外,由于相关部门只管资金,不管项目建设实施,事前调查、事中督查、事后检查缺位,致使挤占、挪用资金现象普遍,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也导致很多项目的实施效果较差。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在支农项目的选择和确定上,要实行项目标准文本及专家评审制度,严格立项程序和立项条件,经过筛选认定的支农项目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充分征询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杜绝支农项目确立的盲目性、随意性。

参考文献:

[1]王舜志: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J];财政监督;2008年07期.

[2]叶翠青: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08年04期.

上一篇: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探讨 下一篇:试析企业财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