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时间:2022-10-09 02:47:09

中国富人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富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富人群体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膨胀。2011年9月11日,胡润研究院了《2011胡润中国富豪榜》。上榜中国百亿富豪达到127位,比2010年增加了30位,比2009年增加了62位。胡润研究院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中国富人群体也因此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社会的印象和评价

目前,中国富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主要有三种:第一,传统的中国绅士,行事低调,言行谨慎,虽然消费档次很高,但从不刻意“露富”。第二,充满自信,行事高调,用大量资产从事慈善、募捐等公益性活动,出任各种“形象大使”。第三,处世张扬,个性鲜明,追求奢侈消费,处处自我标榜的“暴发户”。中国富豪财富积累时间超短,暴露出其财富来源的路径问题。快富,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生财富涌流效应和民营企业家自身打拼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其财富来源的公平性、合法性问题。因为,按照联合国每天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收入的贫困线标准来计算的话,中国目前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当前,中国富豪群体正在改变全球财富的分布格局。不过,中国富豪的名声却并没有达到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相匹配的水平。面对中国富豪的崛起,世界的目光有所不同。邻国日本投来的是艳羡的目光,他们似乎把赴日旅游的中国人都当作了富豪。日本食品、日用品在打入中国市场时,越来越喜欢补充说明其针对的顾客群是“中国富裕阶层”。这说明,看到中国富裕阶层具备推动本国经济再次起飞能力的日本人,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百般讨好中国富人了。而一些欧洲国家的目光中则多了些许不屑。伦敦一位百货公司的老板虽然对中国富豪大量购买奢侈品暗自叫好,但对外界评价时却说:“除了高档品牌外,中国人净买一些单调的商品,而对那些提高生活品质的产品却无动于衷。”

辩证看待中国富人的作用

当前,在中国富人的奢侈品消费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投资,但大多数人是为了炫富,其消费观念已经偏离了正轨。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国际形象的全面提升有赖于自身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中国不应该成为一个见利忘义、恃强凌弱的霸权国,而应该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典范。如果中国能够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弘扬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能够真正过上幸福、平等、安康的生活,那么中国在世界上必将成为正义的楷模和被追崇的对象。

虽然奢侈品消费对于中国富人阶层的国际形象有所贬损,但是,中国富人阶层通过海外投资、资产收购、垄断经营等方式,在世界各地为中国“买房置地”、添置资产、拓展利益,将中国的经济触角扩展到了全世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凡有人之处必有华人”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中国富人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高价拍回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事件已屡见不鲜,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富人为传承中华文明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可以说,中国富人既是当今全球奢侈品市场上炫富的主体,也是中国人富裕起来之后走向世界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富人的极端消费行为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转型的“副产品”,是一个必经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个人组成群体,群体代表人民,人民塑造国家。一个成熟的财富群体应该是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人生价值的群体。中国的富人阶层,在本质上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和世界体系的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中国富人作为当代中国的精英阶层,有更多同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和渠道,对于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一个繁荣、文明、成熟、自信的中国负有特殊使命。中国富人应该树立一种明确而强烈的责任意识:自己的行为代表国家,代表民族。应通过各种方式,倡导富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尽量弥合收入分配鸿沟所造成的社会断裂,促进社会肌体健康、和谐地发展。总之,一个颇具社会优越感的先富阶层,一个备受国家政策眷顾的受益者群体,应该也必须为国家正面国际形象的塑造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富人应该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为“童心”烙上“中国印” 下一篇:半壁江山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