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三维观”的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9 01:18:12

体育教学中“三维观”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健康三维观”指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以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案例“快速跑”为例,从游戏的选择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体育教学中“三维观”培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体育;三维观;快速跑;游戏;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98-01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体育训练的愉悦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倡导“玩中练、练中玩”。因此,游戏教学、多样化的训练方式的使用,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快速跑”为例,探讨如何“让学生跑起来”,并通过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健康三维观”的培养。

一、开始环节――情境教学,激发“跑”的兴趣

每一节体育课开始,教师应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安全集中到操场上,简明扼要地介绍学习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基本要求。在学生整好队形后,教师明确“快速跑”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认识快速跑,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快速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借助奥运明星刘翔夺冠的视频,让学生从刘翔的快速跑以及冲线等过程,初步感知快速跑,再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

二、准备阶段――热身活动,提高“跑”的兴趣

体育活动前,一般应进行“热身活动”。体育教学中的热身运动,形式可以多样,一般以慢跑、徒手操等为主。第一,体验跑。热身环节中的“跑”,可以设计为“圆型慢跑”,既起到“热身作用”,也与“快速跑”相呼应。第二,徒手操。在快速跑运动前,热身运动除了体验跑之外,徒手操也可以起到热身的作用。徒手操能使学生由静到动,既能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也可以预防、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第三,“踩尾巴游戏”。踩尾巴游戏的开展,使教学活动由热身阶段迅速过渡到教学的主题――快速跑,并且游戏的开展也增强了“跑”的趣味性。

三、基本部分――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跑”的运动能力

教学的基本部分,也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是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提高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跑”起来。一是情境法。快速跑一般以短跑为主,短跑起跑方式的选择,决定快速跑的成绩。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主要方式。教师先呈现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在50米、100米、200米等项目中所采用的起跑方法,并思考为什么要采用蹲踞式,从而引发学生感悟快速跑主要采用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原因。二是跳绳游戏。在学生快速跑之前,教师可安排一个“前脚掌跑”的环节,开展跳绳游戏,让学生以掌声调控节奏,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前脚掌跑的技能,从而为快速跑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50米快速跑。在项目训练时,教师一般以讲解、示范为主,然后让学生记住动作要领,再指导学生进行加速跑、50米快速跑。四是石头剪刀布游戏。在学生自主交流了快速跑的动作要求之后,为了强化快速跑,提高快速跑的教学效果,教师再次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生活化的“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的引入和运用,可以凸显体育的生活化,体现体育运动的趣味化。五是抢物游戏。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爱玩的抢物游戏融入其中,在30米处放置卡片等小礼物,让学生快速跑到放礼物处,并拿到礼物,谁先抢到,礼物就归谁。这样的游戏,与教学的主题紧紧相扣,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分体现课程的趣味性、生活化。六是移物游戏。教师将一些轻巧的物体如篮球、小凳子等平均分给每个组,学生分成5人~8人一组,让学生每次一人带一个物体跑向距离起跑处的20米的地方,将物体放到指定地点,再快速跑回来。第二个学生接力,运送第二件物品,依次下去,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运物、移物的任务。这样的游戏,既能提高学生的快速跑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四、结束部分――多元评价,促成多元互动

在一节课的结束部分,除了放松运动之外,教师应关注多元评价机制,体现多元互动。包括小组合作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定量与定性评价,重视定性客观描述,注重表扬鼓励,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五、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教师不仅仅教学生“快速跑”,而且注重课程的开放和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赘龇矫妫旱谝唬课内资源的开发。首先教师要挖掘学生资源。同学之间的互助训练、游戏的合作开展、快速跑的体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利用教材资源。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体育教材上的训练动作要领、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自主进行训练。第二,课外资源的开发。教师既可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操场、体育器材等,为快速跑教学提效。

六、结束语

总之,“快速跑”的教学设计,无不以新课标为准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兼顾学生的发展以及运动的愉悦感,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而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资源的多元化运用,能让学生在“快速跑”的课堂上“跑”起来,并使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钟小蝶.小学体育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2]顾渊彦,刘春明.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之三――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10(11).

上一篇:浅谈二十四节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构成 下一篇:激发幼儿兴趣,感受绘本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