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利率市场化:面向商业银行风险的业务结构调整与变革

时间:2022-10-08 11:57:21

“互联网+”与利率市场化:面向商业银行风险的业务结构调整与变革

[摘 要]“互联网+”和利率市场化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构成冲击,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吸纳储蓄的能力构成挑战,文章从“互联网+”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模式的创新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控创新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变革、结构调整与创新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互联网+”;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业务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95

1 前 言

2015年3月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互联网的优秀创新成果充分应用于各个领域,切实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领域的主体,“互联网+银行”将为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与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嫁接,将使商业银行在客户营销模式、生产技术模式、运营流程模式和业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颠覆性创新。[1]“互联网+银行”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正在加速商业银行的转型,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生存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需要适应互联网为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金融风险的新形势与前沿动态。

除了“互联网+”之外,利率市场化也同样是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的重要挑战,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挑战不容小觑。“十二五”期间市场化呈明显加快的趋势,利率市场化强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利率市场化也关系金融系统的风险和稳定,市场化的利率将进一步加大利率的波动幅度,加剧银行间的同业竞争,这些都关系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国内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固有金融风险影响更甚,探究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见,“互联网+”与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面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业务结构调整与变革对于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2 “互联网+” 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模式

“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一方面使得互联网金融趁势而起,快速发展,互联网公司正在向金融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也在不断借助互联网工具,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结构,强化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资产安全的考虑,越来越注重对于新的金融交易形势和风险的研究,以期能够有效化解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的能力。主要来说面向“互联网+”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业务的调整与变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对客户征信情况的全面了解,科学细化对于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准确判别客户的风险层级,实现商业银行对于客户风险管理的新变革。面向“互联网+”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业务变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的数据积累与平台能力,依靠微观的量化模型来判别客户风险与信用评级的方式。“互联网+”形势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更多地将依靠专业的数据平台与大数据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商业银行成熟的数据产品,多平台交叉与复合,跨业务、跨区域、跨平台、跨时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使得风险评级的标准更加科学,真正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切实做到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自觉性,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

其次,建立量化的评估体系,借助互联网并运用大数据计算平台,为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提供量化的依据。无论是已经存在的产品还是新开发的金融产品,都应该参与量化平台对其风险的评估,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严谨的风险管控体系。除此之外,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还应当包括对于风险评估的项目化与本地化,“互联网+”时代下,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评估,应当更多地侧重项目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十三五”期间,无论是深居中国内地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面向海外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面临着深刻的业务发展变化。如今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正如火如荼,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战略的需要,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性与实际情况,努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战略支持。

最后,面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交易的类型在不断增多,金融交易的频次与时效性在不断增强,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要更多地强调风控系统的综合性与预测性。能够在金融风险到来之前,通过互联网资讯与信息技术,预测金融风险到来的时间与危害性,及时有效地采取针对措施,调整有限的金融资产组合,来应对可能到来的金融风险。金融交易品类的繁盛,也在客观上要求内地商业银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对于新型的金融风险和不可预测的金融交易风险提供可靠的规避方法与应急措施。

3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控创新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放了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也步入了新的阶段,同时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带来了不确定性,提高了负债业务的成本,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下调,也同时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这样一来,高额的存J差一去不复返,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对于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资产质量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在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应该客观地认清形势,面向利率市场化进行全面的业务转型与调整,通过集约化的市场运营来提高盈利水平,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持续改善商业银行自身的债务结构,更多地创造新的业务形态与盈利方式,平衡负债与收益的波动与此消彼长。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要能够有效把握生息资产的收益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些风险控制的创新都要基于源源不断的配套措施与补给,甚至开放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放开对混合所有制模式下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型的限制,能够将市场化的严峻挑战转化为新时期商业银行成功转型的契机。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系统性风险,大体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对存款业务进行创新和改革。尽管在短期内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但是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吸引储蓄的能力明显减低,长期来看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有必要针对存款业务进行改革,如提高个人活期存款的比例,稳定负债来源。增加商业投资的渠道,让客户主动将用于储蓄的资金交与商业银行进行投资,并获得更高的收益。商业银行要在主观上打破“存款立行”的观念束缚,围绕客户的现实需求,及时调整业务结构,重新改善负债的模式。

其次要主动推出新的存款产品,将存款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绑定,实现吸纳存款的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将储蓄产品有效转化为理财产品,引导客户选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理财产品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黏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高于存单利率。中央银行所提供的不断丰富的负债渠道,也为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负债的规模和期限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3]

最后要积极开发投资领域的产品创新。商业银行要基于线上平台和线下资源,不断开发投融资产品,让传统业务向新的债券、期货等投资领域转型。同时建立线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与更多的券商、私募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优化资产结构和投资业务。在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为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灵活机动的小额信贷,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服务创业型公司和团队,跟进项目和公司的发展,与小微企业互利共赢,分享资本带来的市场收益。投贷联动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商业银行的投资渠道,让企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与政府的合作,参与PPP项目和创投产业的孵化,在为商业银行拓宽盈利渠道和空间的同时,积极发挥商业银行的社会价值。

总之,在“互联网+”与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魍辰鹑谝滴窈陀利能力受到了可观的影响,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只有积极地应对新的形势和市场变化,在风险管理、盈利方式和投资渠道上不断创新,才能在严峻的挑战中为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争取宝贵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蔡卫星,曾诚市场竞争、产权改革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转变[J].金融研究,2012(2).

[2]周继述,王雪松大数据助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3(14):69-70

[3]孟猛,郑昭阳金融自由化与银行风险经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1):50-58

[4]范育涛,费方域利率市场化、银行监管与银行危机[J].金融论坛,2013(9):3-6

上一篇:论庞巴迪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小程序乃大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