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伦理建设

时间:2022-10-08 08:26:11

试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伦理建设

【文章摘要】

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以及文化建设的关键,企业道德建设一直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诚信和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员工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是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塑造良好品牌文化和形象,实现企业健康蓬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食品企业深系民生,应加强“道德为先、质量第一”的品牌建设,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专业素质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规范、职业技能、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将伦理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职工的言行紧密联系,从根本上为食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求企业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食品企业;道德建设;社会责任;健康发展

0 引言

近几年来,恶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这与食品企业价值体系混乱、道德缺失严重、诚信责任意识低下有密切关系。作为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把关者和责任人,食品企业的健康运行直接影响到人民的饮食安全。清醒认识自身社会责任,减弱追名逐利的欲望是每个食品企业必须的素质。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法律制裁和市场调控,更需要食品企业自己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社会稳定向前发展。

1 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1.1 社会责任的涵义

食品生产是一类特殊行业,其产品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食品产销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责任也与其他一般企业有所区别。其基本原则是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来说,可包括:(1)经济责任。它是指企业通过食品生产销售活动,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食物,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2)法律责任。它是指企业应当而且必须遵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有义务执行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3)伦理责任。它是指企业必须保证所生产及销售的产品,其质量与品质与企业所承诺的一致;消费者食用后其健康及生命不会受到破坏;对已投入市场的问题产品,有责任进行合理处置。

1.2 加强食品企业伦理建设的意义

《食品安全法》是食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约束底线,而社会责任感则是其基本道德要求。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并在实践中不断履行的企业,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企业,才是能够被社会和消费者真正长期认同的企业。食品安全的根本核心是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的首要保障是伦理建设。食品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关键在于开展伦理建设。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始终坚守“食品安全高于一切”的底线,重视自身的社会贡献,而不是将利润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的普遍期望,也是行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 加强食品企业伦理建设的途径

2.1 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食品企业自律意识和责任心的缺失,导致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食品企业的诚信度对于食品行业的繁荣有特殊意义,更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道德是社会稳固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建立诚实信、责任、自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至关重要。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贯彻和落实“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品牌追求,打造利民的品牌价值。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信用,不欺不诈,即要求食品企业在加工、包装、销售、售后等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做到信息真实,不欺瞒消费者;责任就是食品企业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位置和担当的重任。这要求食品企业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认识到食品质量把关的严格与否对消费者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只有知晓责任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严谨、一丝不苟。

2.2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各类职业道德问题是食品企业长期存在且必须解决的难题,这需要企业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关来解决。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人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是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提高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其道德观、价值观、行为直接决定着食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控制。目前许多食品企业的原材料都采用外部采购,由于管辖范围的局限,企业常常鞭长莫及,难以完全控制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因而在这其中就暗藏了不小的食品安全风险,譬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就是如此。但笔者认为,事实上绝大多数食品企业都是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加强原料采购检验、控制采购来源、加强对供应商考察等措施,都能够降低原材料风险。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尤其是奖惩制度的执行能力,增强对所有工作人员在道德、行为方面的管理和约束,实现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食品质量重于泰山,它既是国民健康之保障,也是国家素质之体现。此外,认真施行HACCP及GMP体系,加强员工激励及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将食品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2.3 加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是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食品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其整体素质,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企业本身上讲,应增加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学习的经费和设施,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聘用资历深、技能强的专家开展集中培训,鼓励食品从业者保留岗位深造学习,与其他兄弟企业开展人才交流等,同时开展与从业人员职业教育相关的活动和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办法,以激励员工积极向上,培养其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其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成立专门的培养小组,提高培训、教育的效率。从食品从业人员自身来讲,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上进,勇攀高峰。比如主动向专业技术强、道德素质好的同事学习,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相关活动,培养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这样不但让员工清楚的认识到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能够让其养成加强食品安全和保证食品质量的习惯。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有利于最大化的确保食品生产的品质,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诚信。

2.4 构建食品安全自律机制

食品安全不仅要靠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企业自身加强自律,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本要求。食品企业应当将食品安全内化为企业文化,再以企业文化反作用于食品安全工作。笔者认为,作为诚信经营的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内部自律机制:一是健全食品召回制度。食品企业是不合格食品的责任主体,应当对其生产安全中发生的影响食品安全的一切问题负全责。通过健全食品召回制度,有助于不合格食品的快速回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引入第三方监督。加强独立的食品检验认证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的保障等级。通过引入非管理方(政府)和非生产方(企业自身)的独立监督机构,能够确保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真正做到独立和公正,而不受其他利益方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可作为企业获得消费者信任的有效手段。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所公开的信息了解到食品企业获得的保障等级,作为消费者对食品企业评价的基础。

3 结语

食品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等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广受诟病,食品企业作为国人健康的首要保障者,必须坚守良好的道德观,以身作则,躬身垂范。在食品企业加强自身经营发展,重拾消费者信任的重要节点,企业必须积极把加强自身伦理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履行好自身的国民健康保障职责。结合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及“反”活动等,在企业中内部积极营造食品质量第一、食品安全为重的发展环境,为食品企业自身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施元甫.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9,19(11):110.

[2]乔娟,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05(08): 23-26.

[3]林玲,李章国,熊开科.食品安全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6):371-372.

[4]聂金荣.加强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2(08): 221-223.

[5]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04(01): 102-106.

[6]王铁军.食品安全国家控制模式的浅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03): 238-240.

上一篇:安全文化在供电企业的建设实践 下一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