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10-08 07:46:24

浅谈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其中“学会求知”即学会学习。英语学科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拟就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学习 习惯培养

新课程倡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一种坏习惯的养成,将会终身受害。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给他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而新课程反复强调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主动积极的学习中自主学习,必须养成如下几种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一、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过程结果。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学习的效率必定是事倍功半。

1.理论上;随着改革开放,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流工具,尤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2.实践上;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情景“导演”课堂活动,活跃气氛,培养、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课前做好准备,摆好学习用具,上课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不搞小动作,不干扰他人学习。

2.科学学习的习惯。要养成“三先三后”习惯,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同时还要养成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专心听讲的习惯。学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上听课效率的高低,因此上课一定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在work alone, pair work 和group work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如6AUnit 1 Public signs A部分是一段较长的语篇。课文中谈论的三个公共标志的对话是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How many signs do they see?

(2)What are they?

(3)Where are these signs?

(4)What do they mean?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给出了答案:

A.danger――on the wall――You must stay away from the building.

B.keep off the grass――on the grass ――We shouldn’t walk on the grass.

C.be quiet――on the birds’cage―― We shouldn’t make noise.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思考就是动脑筋,只有勤动脑,多思考问题,才能发展思维,真正理解和领会知识,才能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难,积极思考,并敢于发表不同的意(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4页)见或见解。

三、培养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1.课后复习和拓展性自学是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和自学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扩充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

2.课后复习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是课堂学习后续阶段,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不仅是巩固旧知识的必需,而且是获得新知识的前提,新旧知识相结合,互相衔接,可以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新知识。

3.学会“放电影”回忆当天所学内容习惯。用短时间在课后自行回忆或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当天课堂所学知识回忆一遍。

4.要用科学方法背诵词汇,为增加语感而朗读对话、课文,做到潜移默化,熟能生巧。

总之,对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江苏油田第二小学

上一篇:如何进行高中英语的写作训练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