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时间:2022-10-08 06:17:06

“互联网+”下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代表着创新、变革与融合,会计行业也正是在创新、变革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互联网+”下,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就“互联网+会计”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着手,探讨了在“互联网+”下如何切实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2015年3月,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6.88亿,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达89%,“互联网+”行动计划正不断助力企业发展,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加速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出现了“云会计”、“网络会计记账”、“在线财务咨询”等第三方服务模式。会计工作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挑战与新机遇,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素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有所下滑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存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缺乏必要的认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片面的认为会计工作只是重复单调的记账、核账、结账。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放松了学习,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有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为追求物质享受,,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屈从于单位负责人的压力,置国家财经法纪于不顾,编造假账,以达到偷漏税款、粉饰报表、侵吞资产目的。这些都严重的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

(二)会计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堪忧

我国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约2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基层会计工作人员。虽然近些年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会计人才结构中,中高级会计人才仍然稀缺。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虽然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下,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新挑战,满足不了会计工作的新需要。

(三)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会计信息化将使会计工作的重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有些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贫乏、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只是停留在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会计处理上,没有积极进行会计职能的转换。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与会计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互联网+”下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迎接“互联网+会计”时代的到来。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互联网+会计”的重要保证

在网络环境中,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加工,这就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财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朱熔基同志曾对会计工作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一名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仅要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较强,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素养,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是德能兼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是决定会计工作运行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互联网+”下,进一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二)具有立体的职业能力素质是“互联网+会计”的重要核心

一是要有网络技术业务处理能力。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行业也颁布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技术,熟悉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云端技术的应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更实时和动态的跟踪处理会计信息,向复合型会计人才方向发展。

二是要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在会计行业的广泛应用,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已进入到协同交互时代。在这一时代,共享和获取财务信息都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会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对知识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实现对企业高速发展的良性适应。

三是要有较好的网络沟通、协调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的服务模式方面,会计从业人员将从线下业务发展为以线上业务为主。这就需要会计从业人员要注意遵守网络礼仪,保守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尊重对方,与服务对象保持各种方式的有效沟通、联系与协调。

四是要有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职能已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会计从业人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职能,推动会计工作提质升级。

五是要有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能力。伴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云计算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新载体的大量采用,会计信息系统将面临被外部攻击的风险,如何防范会计数据被截取、篡改、损坏、丢失、泄露等风险,都将是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各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三)拥有不断创新能力的素质是“互联网+会计”的重要驱动力

会计工作的创新也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只有创新思维模式、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避免被软件所取代,才能在新常态下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从业人员要善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互联网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内外的互联互通,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实时、动态、集中,会计核算更规范、高效、便捷,在创新、变革和融合中不断发展。

三、“互联网+”下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途径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社会各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意识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早已不容忽视,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成为了会计行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下,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面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强化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意识,深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会计从业人员自觉践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将“诚信为本”作为从事一切会计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深化高校的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各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要自觉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针对“互联网+”下企业会计发生的变化,在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能定位等方面做出调整,深化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根据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贯通,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会计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原来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会计手工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践,更好地提升其综合技能,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中练”、“练中学”,将“讲、学、练”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

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一方面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讲课,带来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兼职锻炼,强化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四是优化考评体系,科学评价学生会计技能。采用过程性、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得到关注,学生的所有学习表现和活动过程都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违规的处罚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实现内部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但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应做到:一是运用数字化量化手段规范企业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各部门后台稽查制度,加强人员控制职能;三是善于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实现考责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四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建设,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违规的处罚力度;五是做好信息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创新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大力发展会计远程(网络)后续教育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每年参加一定课时的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从业人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职业态度,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更新与补充,为适应“互联网+会计”时代的新要求做好调整与准备。传统的继续教育形式较单一,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较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超时空性、大信息量、实时性、互动性、便于贮存与复制、低成本等特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会计远程(网络)后续教育模式:一是优化网络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人员实际发展需要,按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能力、不同岗位等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分类,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教育培训内容;二是增强老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三是在网络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对继续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确保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四是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教育模式,使会计从业人员主动接受培训,对传统继续教育进行有效补充,增强继续教育学习效果。

会计工作是一切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借助“互联网+”思维,接受挑战,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洪霞,姜海霞.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浅析[J].会计师,2013(14).

[2]苑玉敏.网络时代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02)

作者简介:黄君乐(1973-),女,苗族,四川峨眉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刘 宁(1983-),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学、实验实训管理研究。

上一篇:乐天“问”出佳句来 下一篇:改进和加强学生算法设计技能的做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