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变式”考试“变脸”

时间:2022-10-08 04:18:52

评价“变式”考试“变脸”

一、学业评价方式改革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国内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纲领性、指导性的政策,但尚没有统领全国、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提出的评价理念显得理想而空泛。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就是探索基于学科素养的全方位、过程化、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结果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让“乐学”与“乐考”代替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二、“乐学”“乐考”学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应体现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所以,我校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体系,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学业日常评价(此部分占学科学业评价的20%),评价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将“乐”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与阶段性的评价中,注重整体的过程性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流程,把好常态质量关与单元验收关,使评价日常化、教学导向化。第二部分为学生学业展示活动(此部分占学科学业评价的80%)。

我校在课程“变轨”、课堂“变样”的基础上,将评价“变式”,期考“变脸”,改变了过去凭试卷、用分数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小测试、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拟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

“乐学”“乐考”学业评价方式有以下特点:

1. 趣味性――让孩子们乐学乐考

期末考试的日子,小学生们一般是端坐在教室内“沙沙”作答。可是,我校期考的情景却让人耳目一新。在一个个星光小舞台上,考场被布置成温馨的“快乐游园会”和“开心游乐场”,考题变成了一张张富有童趣的卡片,考分被不同数量的星星所取代……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们在“游园”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考试。

一年级语文“拼音大观园”,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挑选着、采摘着……原来,这些形状各异的漂亮卡片就是拼音题卡,根据题卡上的“通关密码”到相应的评委老师处辨识手中的内容,完成拼音的考查,就能通关。“小小演说家”活动室,则变成了几个小小的舞台,孩子们自信、大方地进行着口语表达,俨然一个个小小的“超级演说家”!而一年级数学“开心摸一摸”的活动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原来这里是“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每一次的“摸一摸”都让孩子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美好的想象!而在“快乐走迷宫”的活动室里,只见孩子们在垫子铺成的迷宫上忽左忽右,灵活跳跃,这哪是在进行学业测试,分明就是在参加一个有趣的游戏呀!

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通过这样一个个益智类的活动,或游戏、或闯关、或挑战、或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孩子们手中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一张张漂亮的汇报单,呆板的分数变成了一颗颗小星星,除此以外,很多孩子身上还贴满了“拼音高手”“词句达人”“诵读明星”等各种奖励章,那份自豪与喜悦就甭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这样的考试真有趣!”“这样的考试很好玩!”“真想再玩一次!”

2. 自主性――发挥孩子的个性与特长

改变了学校利用同一张试卷统一进行测试的现象,淡化考分评价,注重能力考核,鼓励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按照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模式,发挥特长,展示个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词句跳跳棋”:学生通过掷骰子决定题目内容,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正面是几,就走几格,接着完成所在方格的测试内容。“美文转转乐”:学生通过转转盘选定要考查的题目序号,依据序号拿取题卡。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书香诵读园”:学生通过投掷磁铁飞镖(镖头为小磁铁,不具危险性),根据环数抽取题卡号(环数取整数)。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度量新世界: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度量工具(尺、米尺、皮尺)度量或估测物体的长度(物体由学生抽取),建立1米和1厘米的概念。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生活小超市”:学生在三个情境处模拟超市选物、称重、装物,完成指定任务,感受、认识克与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

孩子们通过采摘“水果”、转转盘、掷骰子、选购物品等形式,自主选择考题和考试模式。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背、或演、或画、或量、或算、或拼来完成学科的考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 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1)考试内容的多维化,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内容为主。但学生能够背诵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能正确应用,所以要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如: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明星照相馆”,就是要求学生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用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如数学的“智慧新时空”“时间小主人”、语文的“趣味故事园”“快乐识字园”都较好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2)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变单纯的知识评价为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体的全面评价。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如书面测试、口语交际、演讲、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如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分别设置为五个闯关环节和五个游园活动,每个关卡和游园项目都以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完成。这些关卡和游园项目的设置不仅富有趣味性,而且能够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运算、推理、空间感知、几何直观、数据分析等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同样体现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需要,单是如何适应和参加这种开放、动态的考试方式就对学生提出了超出“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其他素质的要求 。

(3)考试结果的多效化,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所以应根据考试的目的,灵活选择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淡化分数评价,注重能力考核,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如语文的“书写小能手”“小小书法家”“笔韵书法园”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书写的正确、书写的美观、书写的姿势。所以,“乐考”形式下的考试结果是多效化的。

三、总结与反思

(1)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有哪些难题待破解?“乐考”不只是减负,更是教学评价方式的进步。我们怎样建立孩子的成长档案,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跟踪,真正做到关注孩子的未来?

(2)如何落实过程性与阶段性评价?考试形式的变化,将倒逼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教学理念的提升。未来,如何将“乐”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与阶段性的评价中,仍是一个难度系数很高的“技术活儿”。服务于教育诊断、服务于教学改进的评价与测量工作,还有进一步做好的空间。

(3)如何实现“乐学”“乐考”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续推广?评价方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如何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结合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实现“乐学”“乐考”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为了实施、推行“乐学”“乐考”学业评价方式,前期,我们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改革实施核心团队。省、市专家担任核心团队的顾问。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座谈、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调研、分析、论证,经“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专家工作组的讨论、审定,最后才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改革方案。经市教育局批准同意后,学校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了学业评价改革,先在一、二年级试点,决定在取得试点经验后再在三至六年级推广。期初,学校召开了一、二年级学科教师、班主任会议,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依据学校方案落实各项教学目标。学校召开了一、二年级家长座谈会,向全体家长解读了学校《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方案》,广泛征求了家长意见,学校的此项改革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鼓励改革,但学校在进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谨慎推行,不能贸然跟进。学业评价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

上一篇:长沙市2011―2015周期教师学分登记分析与培训... 下一篇:南方医院关节外科无痛康复震惊美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