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激趣艺术

时间:2022-10-08 03:56:59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激趣艺术

摘 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让枯燥说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主要有创新教学内容;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联系时政、社会、时尚热点,提高学生兴趣;妙用语言,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强化情感教学,以情动人等五种方法。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激趣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65-02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往往严肃有余而趣味不足。艺术院校中不少思政课教师满足于单纯的枯燥的纯理论灌输,而艺术院校大学生个性鲜明,擅长形象、跳跃、立体思维,这使得“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痛苦”的现象在艺术院校普遍存在。如何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政课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使艺术院校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常规知识与思政道德教育是当前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创新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与艺术院校大学生校园生活实际

从教材内容看,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而教学时间一般都比较紧,思政课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上都存在很大难度。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不但会造成内容空泛、过于理论化,而且无法突出重点难点,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会显得严重不足,不仅教师本身教学过程比较痛苦压抑,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会感到教材内容繁多庞杂,知识点过于分散,且与自身生活实际联系不大,本能地去抗拒思政课教学。所以如何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那种对思政课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很明显是不可取的。

教学本身需要在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的灵活改变,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挖掘可以说实现了教材的再次开发。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艺术院校大学生校园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其中最可取的教学方法莫过于采用专题教学法。通过实行专题教学法,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体系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在遵守教材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创新教学内容,对重点问题深刻挖掘,对非重点的问题,则点到为止,迅速跨越。只有这样才能把庞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实现课堂教学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二、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

对于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生动透彻,让艺术院校学生更好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讲授关于马哲原理、党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哲学观点和核心理论是需要很大的工夫和一番辛苦的。然而这些思想理论抽象、内涵深奥,离艺术院校学生实际生活较远,且不易于理解,而且艺术院校大学生本身文化成绩较低,在理解上相对其他院校学生来讲接受程度较低。在开展这些纯理论课知识教学过程中,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呈现其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挑选一些优秀代表人物的感人先进事迹,或从主旋律或通俗歌曲、影视精品片段、图片中选取很有价值的素材,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生动、直观、具体地展现枯燥的概念、理论观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深入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研究教学课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促使课件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将教学内容以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三、联系时政社会热点、校园实际、时尚文化前沿,激发学生兴趣

紧密联系时政社会热点、校园实际、时尚文化前沿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政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和强大的支撑力量。就学生注意的心理特征来说,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口味的内容才容易引起听课的兴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现实中,艺术院校大学生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情有独钟,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听发生在校园里的实际生活故事,对时尚前沿潮流更是特别敏感。而现实生活中艺术院校一些思政课教师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往往坐而论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就理论谈理论。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欠缺联系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生活现实关切而缺乏活力,失去了生命力、吸引力、说服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华而不实、空洞说教的代名词。所以有选择地联系学生普遍关心的时政、社会热点、校园实际、时尚前沿,对于保持课堂上学生的听课兴趣显得特别重要。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报纸、网络、期刊等媒介善于捕捉国内外社会时政热点,随时关注校园生活实际,追踪流行文化时尚。实践证明教学中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事实说明理论,努力贯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三原则,会大大增强理论观点的说服力,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思政课教学效果无疑会大大增强。

四、妙用语言,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

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传递的主要载体。语言艺术的高低是制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1]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教师的语言有着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要求。思政课的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往往来自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因而在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成功地运用掷地有声、饱含激情、幽默风趣的语言,比如:名言警句、谚言民谣、诗词成语等,就能领略到语言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打动学生的心灵。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掌握与驾驭教学艺术语言的教师,运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去创设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化情感教学,以情动人,增强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情境直接创设者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情感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课件制作精良。但讲课枯燥乏味,缺乏对所教内容的情感注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关注兴趣,学生低头睡觉、玩数码产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为使课堂教育真正生动活泼起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情感投入。首先,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之情。只有真正认同自己的职业,认同这样的课程,才会真正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才能怀着深深的情感去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其次,教师还应有热爱学生之情。唯有这样,才能用对学生真诚的爱换取学生的真情;再次,教师还应有热爱本专业之情。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也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教,也唯有这样,教师才会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种充满温馨的亲情感受,将学生所学知识赋予“看得见,摸得着”的认知效果,使学生在温馨生动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最后一点就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结合艺术专业,激发学生求知热情。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但是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有抵触和排斥心理。因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知识课的有机联系,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

总之,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实现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充分结合利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7.

上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外辅导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西方教育哲学中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