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外辅导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6 07:35:50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外辅导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自我提升是课外辅导班的重要目标之一。优化师资和辅导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自我实现,是课外辅导班应对残酷市场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出发,课外辅导班在班级管理中、在课前备课中、在教学过程中和在"双差"生转化方面,都要正确把握人性,更多地考虑学生高层次需求的产生,激发和引导学生人性中的积极品质(如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自我实现的需求),努力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辅导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正确面对自身的发展问题,也使辅导机构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多赢。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课外辅导班;教学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43-02

近几年,除了传统的学校之外,从事课外英语辅导、数学辅导、作文辅导和高考辅导等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仔细斟酌五花八门招生广告后,学生家长满怀希望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辅导班,期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可是,细心的家长如果经常去各个辅导班考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辅导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辅导机构本身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辅导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学习层次,以各种原因走进辅导学校。有的是主动、迫切希望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学生,但是大部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报名参加辅导的。因此,他们与平时学校的表现相比,其自制力、自觉意识更差,不遵守纪律,比较难管理,不容易看到进步。

辅导班的价值所在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学生自我潜能得到开发。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有很多学派,其中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的三大思潮之一。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管理课外辅导班学生的学习,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和家长满意,也使辅导机构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多赢。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该学派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都有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潜力,人的一生就是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过程。根据动机与需要之间的关系,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人性是善的或中性的,恶是因为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是由于不良文化环境造成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气氛下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完成超越自我的最基本要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个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老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最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途径是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学习。

总之,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促进了教育的改革运动。这种冲击和推动主要表现在:强调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以学生完善自我为核心,突出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和行为看做是教学的主体。

笔者认为,成绩的提升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环境,二是学生本人。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课外辅导班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安全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辅导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家长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外辅导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要爱人,爱人就需要有一颗爱心。班主任必须从人性的观点积极关注学生,从心理的角度知道其行为的原因,从外部的刺激反应了解其需要满足的层次与内涵,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辅导班的班主任要以一颗平常心宽容和接纳所有高低不一的学生,不应当设定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世界,而是应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就像众所周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一般情况下,乌龟是不可能在比赛项目中战胜兔子的,但在游泳比赛中呢?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及时和全面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动态。可以充分利用班会、班委会、团支部、任课教师讨论会等各种活动将对班级的管理理念、班级的发展构想等传递给学生及代课老师,让他们了解其管理想法,获得有关反馈信息。通过个别谈心、下寝等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构建起信息网络,设立班级QQ群,及时地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将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则给予最大可能地满足,提高学生对班级和老师的满意度。

2.在备课中运用

老师备课不可以有惰性,一定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备课。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先说备教材,从知识结构来看, 学生的学习包括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拿英语学习来讲, 陈述性知识就是指语音、语调、词汇、句型及语法规则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程序性知识便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学科,教师都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精练教材知识,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找出来,掌握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层次、组合,然后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骨架及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切实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至于备学生,罗杰斯认为,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两种类型,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两种主要学习方式。经验学习是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把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作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经验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备课过程中要积极搜集与所学学科有关的资源, 丰富学科教学资料, 全方位扩大、丰富、提升教学内容,唤醒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排除学生在知识和心理两方面的障碍, 以促进自发的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传统教育中,教师通过灌输、考试甚至讽刺挖苦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学生却无所适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行为主义者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主义者重视教学生如何学习,人本主义者认为教师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对世界的理解,实现自我的最高目标,教师就是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应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带领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去思考、讨论、参与新知识的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师生的心理沟通过程,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积极有效的效果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注重沟通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设立多层次的目标,适当的调节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只有这样才可以既给学生塑造了一个博学多才的良好教师形象,又转移了“双差”生的注意力,减少课堂矛盾的产生。

上一篇:后喻文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激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