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导,自主生成”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8 03:27:38

“先学后导,自主生成”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打造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先学后导,自主生成”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先学后导”就是指教师以“导学稿”引领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通过个体的体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产生个性化的问题,问题的产生就是学习的起点。

由于不同的学生其个性、经历、已有知识基础、兴趣动机等因素的不同,他们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同。由于学生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有一些可能是教师在备课中预料到的,有一些是忽略了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那么,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就得不到清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抑制。然而,由于教师个人资源的局限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来自学生中个性化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个性化问题,形成共性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拔、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学生展示等途径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初步完成对新知的认知。

所谓的“自主生成”就是通过上述两阶段后,学生初步构建新知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的能力和数学素质还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一个提升演练、课堂反馈等过程,帮助学生再学习、再提高、再系统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动态生成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二、具体措施

1.“导学稿”的编制

导学稿的编写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稿,也可以让学生参与一起编写导学稿,然后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一份好的导学稿,可使知识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差的导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因而,导学稿的编写内容不宜过多,篇幅不宜过长,否则就加重了学生负担,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学稿要做得精一点,应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导学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学稿要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教材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进行思考。例如:我在设计“勾股定理”第二课时的导学稿时,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探究:一个门框如图所示,尺寸是宽1米,高2米,一块长3米,宽2.2米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我是这样设计导学稿的问题的。

阅读教材,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让学生深入探讨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2)图中标字母的线段哪条最长?木板的哪一边最短?

(3)在数学问题中薄木板忽略厚度,只记长度,探讨以何种方式通过?

这样的问题设计,把一个较大较难的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自学时进行思考,学习知识。

同时,导学稿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课程的内容,更要让学生通过导学稿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知识点不会,有哪些问题有利于课堂导学。例如,我在导学稿中设置了“预习时的收获与疑惑”一栏,并把它放在预习部分的右边,让学生在预习中如果有问题立即写下来。

2.课堂导学

在“先学后导,自主生成”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争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应成为学习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发挥学生的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克服胆怯、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心理障碍,在课堂上主动质疑、自主探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例如:“勾股定理”第二课时的课堂导学中“一个门框如图所示,尺寸是宽1米,高2米,一块长3米,宽2.2米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导学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教师在黑板上先画好图,以一张纸作为木板,然后,教师问:谁能给我们演示一下,木板是怎么样通过门框的?这时学生上来演示,其他同学点评。这样一个小问题把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让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知识。另外,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导学,在备课时教师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多提出几种预设,多设置几个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行必要地调整,同时要充分运用好课堂评价机制。运用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用小组得分对每一组的情况进行定量的评价,进行小结,并采取一些必要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一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先学后导,自主生成”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方式及师生角色转变方面进行的一种尝试。在初步运用中,我们觉得这种教学模式能进一步解放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年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都有着不同程度地提高。当然,这种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备案的方式、组织课堂的形式还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在今后的不断实践中,我们会不断地进行总结、完善。我们坚信,这种教学模式一定能使学校教学向着高效方向迈进。

上一篇: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