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2-10-08 03:24:07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和对策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学习差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这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学生成绩分化的几个主要原因

1.依赖心理强,依然被动学习

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生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学习,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不制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听不全要点,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却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学生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一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学生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不能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现象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3)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4)落实好上课这一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知道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5)及时复习,高效学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6)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7)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对知识错误的理解,或由于思维受阻而遗漏的解答,通过教师点拨使思路畅通正确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教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做适当的重复性练习,长期坚持对所学知识就会由“熟”到“活”。

(8)系统小结是系统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3.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学生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4.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后进生,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