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08 01:17: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96例急性腹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山莨菪碱治疗, 观察组采取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急性腹痛;急诊;间苯三酚;硫酸镁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112

急性腹痛作为急诊科常见的急症, 常见的病因以腹腔内外脏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为主。由于急性腹痛呈突发性发作、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且严重程度具有差异性, 临床常以快速止痛及缓解症状作为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重点[1]。在临床上, 抗胆碱药常用于急诊治疗急性腹痛, 解痉性止痛效果显著,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腹痛, 无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其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

治疗的96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1例;年龄24.5~62.8岁, 平均年龄(44.2±6.8)岁;病程11.5~62.8 h, 平均病程(34.2±9.8)h;

观察组男26例, 女22例;年龄23.8~61.7岁, 平均年龄(43.9±6.2)岁;病程12.7~63.5 h, 平均病程(36.4±9.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保持舒适的、严格严重饮食、对症治疗、维持水盐平衡, 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消炎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山莨菪碱治疗, 肌内注射10~20 mg(规格:1 ml∶10 mg)山莨菪碱注射液;观察组采取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 肌内注射1~2瓶(40~80 mg)间苯三酚注射液;静脉滴注2 g硫酸镁针剂+250 ml生理盐水。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下降程度, 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VAS评分下降率=

(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

其中VAS评分下降率≥95%为痊愈;VAS评分下降率≥70%, 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5.42%, 高于对照组的60.42%(P

3 讨论

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原则为缓解腹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及最大限度提高用药安全性。山莨菪碱作为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抗胆碱药, 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解除消化道平滑肌痉挛, 显著缓解痉挛性急性腹痛。由于山莨菪碱的治疗靶向性较差, 在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过程中,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腺体、瞳孔、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 观察组采取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间苯三酚、硫酸镁均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腹痛, 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显著。

间苯三酚作为消化道平滑肌的肌松剂, 靶向性强, 与抗胆碱类解痉剂对比, 间苯三酚无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发生, 对腺体、瞳孔、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小。相关研究表明, 间苯三酚对痉挛性平滑肌的敏感性较高, 经毒理学验证, 间苯三酚对人体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极高[3]。此外, 陈文震[4]对间苯三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肌内或静脉注射间苯三酚的半衰期较短、代谢较快、药物残留量少;提示采用间苯三酚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持续较短, 不良反应发生率小。此外, 硫酸镁作为利胆解痉药, 具有镇静、抗痉挛及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 镁离子可直接扩张消化道平滑肌, 解除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 促进消化道平滑肌松弛, 静脉滴注硫酸镁可改善急性腹痛[5]。由于静脉滴注硫酸镁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排出率高, 对急性腹痛的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持续时间短,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通过本研究可知, 观察组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采取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急诊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确切,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起效快、安全性高, 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山莨菪碱。

参考文献

[1] 王海龙. 急性腹痛患者的急诊治疗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6):116-117.

[2] 李素文. 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治疗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14(5):169.

[3] 赵鸽.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8):298.

[4] 陈文震.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11):1618-1619.

[5] 单胜, 王海升. 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治疗的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1):93.

[收稿日期:2016-01-07]

上一篇: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手术治疗髋臼后缘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