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入课堂

时间:2022-10-08 01:12:16

“动”入课堂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新课的引入,就像演奏中乐章的前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导入新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学习,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引入 游戏 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看电影、读小说的时候,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读者,让你非看完不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过好课堂引入关。新课的引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研究表明,每节课刚开始的5分钟是学生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段。学生刚进教室,翻书取笔,课间嬉闹余兴未消,不少学生的心思在课堂外。此时教师应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新课引入,使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迅速地转移,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结合学生“玩”的天性及课间嬉闹余兴未消的特点,可以利用一些“娱乐活动”引入新课导学中,让一节新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我们经常说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一些对学生而言富有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于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并能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案例1】在学习《相反数》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引入

首先,抓住学生“玩”的心理,先进行一个照镜子游戏,游戏规则:两名学生,A学生做动作,B学生模仿A同学在镜中的动作。同学们一听游戏,非常踊跃。几组游戏结束后,笔者提问,游戏中的两位同学的动作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最后,引出相反数的定义。这样,学生不但对相反数的定义有了深刻印象,还了解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特点,即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

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那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案例2】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引入

引用教材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几条腿……”,让学生不断地往下念。起初,学生念得声音很响亮,也很整齐;慢慢地,学生念得声音开始变得凌乱;最后,学生念得声音变得越来越低,甚至有学生举手提问:“沃老师,这么说下去,永远没有完。”笔者顺势说:“我可以。你们想学么?”此时,学生立刻齐声回答:“想!”笔者写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其实,学生在念儿歌的过程中,自然知道几只青蛙的嘴、眼、腿的数量表示,同时还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这样一举两得。通过这样的引入,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有趣的东西,将学生引入探索的积极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

【案例3】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引入

上新课前,笔者准备了一些奖品。进入教室后说:“今天,有位同学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一个三角形通过一次变换后所得的三角形与之前的三角形所组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笔者借这个问题,开展一次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的同学可以最先解决这个问题,并获得这些将奖品。”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紧张、激烈地展开了讨论。《平行四边形》这课也在这个问题中开始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也在这个活动中由学生探索出来。

通过别具一格的活动引入课题,不仅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让学生能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教学过程特别是在上课开始后的较短的时间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要讲的新课上来,努力创设不同的激趣引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欢声笑语,对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我们只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善于提高,必定可以把课堂搞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钰.吴宗永从用“字母表示数”看“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Z1).

[2]陶国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基础教育研究. 2006(01).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数学课堂练习 下一篇:中学语文古诗词景物描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