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选人标准与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8 01:11:49

唐代科举选人标准与教学策略

科举制自隋朝文帝始分科取士,到唐代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在选人标准、考试程序、考场的设置等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中在“选人标准”这一点上唐朝为我们今天的教书育人上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我通过翻阅唐朝的一些文史资料,归纳出有以下几个方面标准:有实才,文辞修养和个人德行。

1 务实才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至唐开元年间,虽已实行了不短的时间,但就具体体制及实行方案也只算草创阶段,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唐初考试科目(尤以制举)、主考官归属、考试内容及形式等等都时有变动。先是常举中“有秀才、有明经、有明算、有明法、有书”,但因为进士科及第后升迁快且受重用,因而“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p1166神龙开元年间尤盛。秀才科因难度大,重者极少而逐渐遭冷遇,“高宗永徽二年,始停秀才科”。[2]p1163武周时增加武举,并“武后载初元年策问贡举人于 城殿前,试贡举人自此始”。[1]p7661考试内容上,“高宗朝,刘思立加进士杂文”;[2]p1166开元二年赋限韵脚成为定制。常举由是如此,制举随意性更大。制举“其时君贤愚好恶不同”,“其为名目,随其人主临时所欲”。[2]p1169因而“士之进取之方,与上止好恶、所以育材养士、招来奖进之意,有可选士之法,因时增损不同”。[2]p1162这些变动都或多或少地为取士增加难度,但以实才为标准始终是唐朝科举制的重要准则之一。

选人标准上,“其择人有四,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辩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6]选举三,典八四以上称为四才,其中“身”与“言”属考察项目,主观性很大,“书”与“判”则是考试项目,而“书”又仅是看书法功底如何,所以“判”才是四才标准之重点所在,才真正能体现应试者治世才情。《登科记考》中收录了不少是年举子应策良篇。开元二年王丘知贡举(主考官),其征对哲人奇士科策问题目为“至如七辅八元,施何纲纪?十臣四老,正何得失?……雍时起于何年?豪社并于何代?天土、地土,此何所封?诸布、诸严彼何所主?又穆邦家而济生死,三圣之教何长?利动植而益黎元,五财之术何要?工商而业,在何先?文武二柄,适时何急?”[4]p171前五问为考察试子对史例的了解与理解,后几问题则 是关系兴邦治世之现实问题。是年此科登科者孙逖、李玄成和沈谅都洋洋洒洒的长篇论述己见。在治世思想上三者皆推儒教。文武二则,或重武,或文武并重。对治国之策李玄成说:“王者安人则 政,兴政则任官,任官必良则为政皆善,善政薄洽则庶人用康,德之本也”。[4]p178沈凉则认为:“以劳定国”、“不殆于昏淫”、“ 商而进工”。[4]p182从三者的对策中可以看出任良才、正纲纪、遏商进工是三者思想共通之处。武周朝打击压制李姓宗族,武氏权倾朝野,这按传统是不合理法的,而武氏又出自商家,李玄成认为“疾其浮侈,商以政而当遏”,[4]p180大概缘于此。三者治国思想虽有偏颇之处,但任贤才正纲纪却是当时宗族争权后的第一要务。从这点出发孙李沈三者的对策确是切重实务之良对。

唐朝在对官员考核时也很重视其才能的施展情况。考功员外郎(唐代吏部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除主持考试外,还“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2]p1190后者是对在职官员或登科未任职者的考合,“五品以上不试,……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2]p1171“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2]p1172一时涌现出不少才智出众者,“其奖用如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冷然,皆一时茂秀”。[2]p4481王冷然“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铟荦奇才,济世之器。惜其不大显而终”。[2]王冷然

相反,如果一旦查出所举非人,对其惩罚是很严的。“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2]p1163 并“律曰:诸贡举非其人(谓德行乖僻不如举状者),及应贡举者(谓才堪利用蔽而不言特),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6]选举三,典八三且有“开元中,……侍郎钱徽所举送,覆试多不中选,由是贬官”。[2]p1165

2 重文辞

“书者试说文、字林凡十帖(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口试无常限”,[6]选举三,典八三这里的“书”其实即是对“言”的考察。而这又存在很大缺限,“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试子皆背诵旧例条,这即丧失了科举取士的意义。于是永徽二年,诏曰:“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2]p1163又“天宝元年,……进士试一大经及尔雅,帖既通而后试文赋各一篇”。[6]选举三,典八三诗赋通后的策问,所提问题,内容虽有关治国方略、时务,但考生据题作答时语言也不能随意,既要清楚表达己见,又要文字精练,文章也要有气势。《登科记考》收录的对策中也多用骈句、排句。应试中“词美者得不拘限而授职”,[6]选举三,典八五并“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于是“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尚,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6]选举三,典八四唐代科举对文词的看重可见一斑。

“《永乐大典》赋字韵注云:‘开元二年,王邱(丘)员外知贡举,始有八字韵脚。是年试《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为韵’”,《文苑英华》中也确是收录有开元二年进士李昂《旗赋》一篇。[4]p172经他选拔及第者中很多人都是词赋高手。如王冷然《文苑英华》就收录有诗赋八篇,《全唐诗》也存诗五首,其“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全唐诗》卷一百十五)成为传世名句。孙逖“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7][孙逖]更以一首《竹廉赋》(现《文苑英华》为《廉赋》),震撼王丘,而得有殊礼待遇。李昂即是唐朝著名诗人,应举前即是当地有名才子,“工诗,有《戚夫人楚舞歌》一篇,播传人口,真佳作也”,[7][李昂]上京应试之诗,相传也让主考官王丘连连击案叫绝。

3 重德行

唐代科举中对应试者德行也很看重。“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顶定其留放,为之注拟。五品以上,以名上而听制授;六品以下,量资而任之”。[2]p1187这是对官吏的考课选任标准。另外,还规定“四事(四才)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2]p1171 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关系到以后为政之优劣。“大唐考课之法有德义、清慎、公平、恪勤各一善”。[6]选举三,典八七从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德行在唐代科举考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重德行这既是朝令规定又是民族之传统美德,但因为德行没有统一的衡定标准,也没有量化的尺度,所以不免留于形式之嫌。但这种重视官员德行的意识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尤其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要借鉴和反思。

4 不足之处

唐初科举虽在草创阶段,但务实才重德行与文辞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唐代选人标准的实施情况。取士受贿,选人过多且滥一直是唐代科举的一大弊端,至使罢选”。[6][选举三,典八五]但神龙、开元年间此风又盛,“玄宗时,士子殷盛,每当进士到省者常不减千余人,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号之为‘棚’,推声望者为棚头,权门贵盛,无不走也,以此荧惑主司视听。其不第者,率多喧讼,考功不能御”。[9]p33

5 教学策略

5.1 注重分析科举制创立原因之一―庶族地主要求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主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纲纪大紊”。武周时宋 、李 、卢从愿曾“革前弊,量缺留人,虽资高考深而非才实者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从而也就实现了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5.2 对科举制发展的阶段性把握。

科举是在隋朝时开始的,隋文帝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唐朝是科举发展的重要时期,唐太宗设明经科和进士科为主的科举取士制度,但是进士非常难考,数量稀少,明经较多;武则天时开设武举和殿试,使科举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命令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惯例,考试加诗赋;宋朝时实行糊名法,并且大量增加进士数量,三场试成为定制。但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科举取士也就成为了统治者用于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更是使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5.3 立足于史实,论从史出。

现在高考的考试方向也逐渐趋向于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历史科则表现为以新材料新情景(教材教辅资料从没出现过的)来考查学生基本历史研究方法和素养。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而应把自己放在历史研究者的角度,立足于材料去辩别材料,分析材料,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即是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因此,对科举制的评价不能再以阶级的立场去批判,或对教材的照搬;而应多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材料出发,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科举制做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后晋刘 .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75

[2] 「宋欧阳修等. 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75

[3] 「清彭定等. 全唐诗「M. 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

[4] 「清徐松. 登科记考「M. 北京: 中华书局.1984

[5] 李希泌. 唐大诏令集(补编)「M. 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3

[6] 「唐杜佑. 通典「M. 北京: 中华书局.1984

[7] 「元辛文房. 唐才子传「M. 网址:http://

[8] 邹绍志等. 中国状元(修订本).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 「唐封演. 封氏闻见记「M. 学苑出版社.2001

上一篇:试探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下一篇: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