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时间:2022-06-18 10:45:28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生活基地与启蒙教育场所,也是学习的第一个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正如报刊中所披露的那样,“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心血”。然而,事与愿违,“中国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父母面对如此多的困惑:自私、任性、好吃懒做、不讲礼貌、没有理想……”。那么,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在家里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形成烙印。目前,有些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任性、一切以个人为中心。分析根源多半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理智,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也是启蒙老师,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孩子的,比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还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都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言行堪为孩子的表率。一个合格的家长懂得如何去爱自已的孩子,对孩子的管教是既不苛求,又不放任,即使孩子处在家庭的温暖、幸福之中,又有道德教养。

2. 培养健全人格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间的人格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人格品德、为人秉性、处事风格、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无不是在小时候养成的,而这种养成便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不仅难以改变,而且会代代相传,代代复制。

3.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形成教育合力

所谓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合力是指:所有的家长,包括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共同的目标,在方法上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对子女的教育保持一致性,这是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又一重要原则。

从理论上来说,一般家长都会同意在教育上的一致性,问题在于具体到某一时、某一事,家长之间很难达成一致。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谋求一致性的办法是,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求同存异,不要将“异”暴露在子女面前。家长应就教育子女的话题,经常交谈,探讨。在教育内容、方法、进程等具体问题上,要互相通气,取得共识,在实施教育时,使孩子感到家长在这些地方是一致的。如果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4. 加强情感教育

许多父母执著地认为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让孩子无忧无虑,什么都不缺。诚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缺钱,不缺钙,但缺失了童年的快乐,缺失了学习动力,缺失了精神文化,缺失了亲情沟通。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一些少年犯年龄之小、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而他们在犯罪后表现出的冷漠更让人痛心不已。比如日前京城审结的四名少年绑架杀人案,因不满18岁而躲过死刑的孩子竟在听到法庭的判决后相视而笑。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更视别人的生命为草芥。“法官妈妈”尚秀云说:“一切良好的行为都来源于善良的情感”。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 ,完美的个性和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主要特征,是让孩子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尊重人,不仅要具有开拓的竞争精神,而且要善于与人合作。正确而持续地对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5. 加强与学校间的沟通

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商讨、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因此要与学校保持联系,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6. 注重挫折磨练

要想让孩子独立,必须让孩子自主。有些父母,嘴上说让孩子多锻炼,可事事都替孩子代劳,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自身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所以,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关心和爱护孩子,走出溺爱的误区,消除孩子的依赖思想,增强孩子的自立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自控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不要让孩子心理太脆弱,经不起风浪。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让孩子具有“身在苦中不知苦,面对困难不觉难”的素质,将对孩子的一身具有重要意义。父母要为孩子的长远着想,就要让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学会承受挫折、接受惩罚、经历磨难,这将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7. 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女教育不要脱离实际,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及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当前社会上各类兴趣班、补习班、加强班林立,一些家长轻信推销人员的话,不切实际的给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对孩子的课外教育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充分征求孩子的意思和建议,充分沟通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既然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她必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成为她最早的生存环境。为人父母者应做有心人,并根据自家的条件营造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既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事业,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因此,为人父母,必须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成为高素质、高智能、复合型的栋梁之才,以自立自信的健康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立足社会,奉献社会。

上一篇:试探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在Asp.Net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