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黑导游要破旅游宰人局

时间:2022-10-08 12:44:07

揭黑导游要破旅游宰人局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揭黑导游”邬敬民(多年来,他实名在央视及诸多媒体上,揭露旅游业不规范管理问题,曾被列为全国十大维权人物候选人),这段时间又火了起来。这次不是因为揭黑,而是他在旅游业是非之地海南,创办了一个“尊严之旅”。

此次,邬敬民可否为旅游业打造出一个健康的成功样板?又或许,老邬的尝试又会跟以前一样难以为继?

从误入旅途到勇曝黑幕

1994年,为了“打开眼界,领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邬敬民进入旅游行业,做兼职导游。三年后,他成为正式导游。邬敬民挺喜欢这份工作,除了视野开阔,收入也相当高,第一个月就赚了1万元。不过后来,邬敬民发现,高薪导游职业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接触到内部一些谋取暴利的潜规则,这让从小长在新疆的广东汉子邬敬民良心备受煎熬:他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完全是靠牺牲游客利益得到的。旅行社常在某些线路上标注低于成本价的报价,以此吸引游客,然后依靠与旅游地各类商家合作,诱导游客购买质差价高的商品,再分层赚取利润。

一个普通商场卖6000元的玉器,在景区商店可以卖到好几万。导游带一个团到商店买东西,游客消费1000元,旅行社可以拿到500元,多的甚至可以拿到700元,而旅行社也会给导游一定分成。游客毫无经验,甚至会买到价格奇高的假货,而一旦旅行结束离开景区,想维权也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

迫于压力,邬敬民也会带团去购物,但从不给游客推销产品,有时还会善意提醒游客不要买太贵的商品。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个老年团出国旅行,途中他将自己的矛盾心理向一位老大爷倾诉,临分别时,老大爷语重心长地劝他:“小邬啊,以后别干这种只有汉奸才能干得出来的事了!”

他深受触动,这个海外游,不就是和外国人联手,骗同胞钱吗?连当地最著名的景点都没时间去看,许多时间都花在了购物上。邬敬民痛苦极了,“那天下着大雨,我就这样无意识地在雨中慢慢挪着步子,不到一百米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那以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不仅是导游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管理体制出了问题。”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真相说出来。

2006年,邬敬民将旅游业的种种黑幕写在了博客上,几经周折,又在朋友的帮助下,绕过各种阻碍,以《叫我如何不宰你——一个导游的自白》为书名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黑心导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随后,邬敬民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各类报纸、电视台、网站纷纷找上门来。邬敬民出名了,旅游业中的一些乱象却并没有因此规范起来。在某些旅行社、景区和同行的眼里,邬敬民成为阻碍他们挣钱的死敌。

因痴心不改而颠沛流离

一炮而红之后,邬敬民的生活改变了很多。

“社会关注的力量让我吃惊。”邬敬民自豪地说。那段时间,邬敬民已在工作的那家深圳旅行社站不住脚,此后,他辗转多个城市,希望找到一份没有欺诈的导游工作,但每次都干不长。艰难度日中,他对行业的良性回归却充满信心。这么多人在关注、议论,他相信,这种竭泽而渔、宰一个算一个的混乱状态持续不了太久。

可事情没他想的那么简单。社会上确实有过一阵对导游管理、旅游行业制度规范讨论、反思的时段,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过一些政策,来纠正一些管理混乱的问题。但没有一个根本措施,能解决事件背后存在的症结。

媒体的关注如同一阵风,刮过去以后就再不留下痕迹。时间一长,大家淡忘了这件事,人们依然涌向价格低得离谱的旅行团,欺瞒游客的推销每天在各个旅行团中上演。

2008年前后,随着奥运带来的旅游热,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状态。旅行社和导游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很多线路中,游客所得到的服务却不见增加,甚至有的旅行完全变成了“购物之旅”,游客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这些情况让邬敬民急在心里,这一次,他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在国家旅游局门前开始了长达27天的绝食,意在推动出台措施严肃、执行认真的相关法律法规,彻底整顿旅游市场。

邬敬民认定政府的作为是出路所在:“如果有好的市场环境,如果导游作为旅游业最底层的从业者,不是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又怎么会违背操守,向游客推销商品?”

在此之前,他曾给国家旅游局写信,反映行业问题。得不到正面回应后,他又采取法律途径,以公民个人身份,国家旅游局行政不作为。结果以“公民不能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为由而被驳回。这个案子颇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法官接到时,对邬敬民说:“虽然我不能受理你的案子,但我支持你的举动,因为我刚去旅游时就被黑导游‘大宰’了一笔……”对话遭到失败后,才有了这一次绝食行动。

而这种比较激烈的行为注定不会得到一个想要的结果,困窘中,揭黑导游披上了悲情英雄的色彩。

2009年春节,邬敬民准备离开广东清远老家去外地,靠微薄退休金生活的老母亲往他手里塞了500元钱,说:“孩子,我知道你没钱了,但也别苦着自己,有需要就跟妈说。”邬敬民泪如雨下,“想想,一个快40岁的男人了,还需要老妈接济,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而之前和他一起入行的导游,已在深圳拥有了四套房。邬敬民并不打算回头:“如果我炒作是为出名、为发财,我会落到这个地步吗!”

变挺身对抗为曲折探索

邬敬民尝试着去推行他的旅游理念。他在广州的旅游网站打过短工,在张家界试验过品质旅游,在海口当过旅行社顾问,在北京帮朋友开拓尊严之旅,最终都没多少起色。

2010年,几个网友邀他去丽江合伙搞“品质游”,他觉得这是实践理想的绝佳机会,欣然接受。

所谓品质旅游,就是向游客承诺在游玩过程中不存在故意欺骗,也不强行推销任何商品。就这样,邬敬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出“无购物旅游”的牌子,吸引了当地大量散客。这一举动引起了当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不满,有人在网上发帖质疑、谩骂邬敬民想“搞乱”丽江旅游市场,有人甚至在网上威胁,要“打断他这个旅游业叛徒的腿”。

当年9月的一天,丽江当地与旅游有关的一些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官员一起,邀请邬敬民到一家四星级酒店吃饭。饭局上,有人非常直白地告诉邬敬民:“你的‘无购物旅游’等于给游客洗了脑,他们都不消费了,当地相关行业都要受影响。”“你可以做品质旅游,但不能说别人坏。”

随后,一起合伙的朋友接连受到各方压力,关于邬敬民的广告不得不从旅行社网站、店内的显著位置撤走。

更令人丧气的,是事实上,那些抱着强烈兴趣而来的散客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选择邬敬民的无购物旅游。无购物旅游的入团价远高于其他旅行社,在爱贪便宜的游客面前,那些有消费陷阱的旅行团依然具有诱惑力。

无奈之下,邬敬民于几个月后黯然离开丽江 。

为再次出发设尊严之旅

2011年8月,邬敬民来到三亚,加盟海南雁南飞旅行社,成立了海南邬敬民品质旅游中心。他想以海南为试点基地,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品质游,让游客享受优良的服务,玩得舒心、放心。在旅游行程中,只有公平、合理的透明消费。他把这个项目取名为“尊严之旅”。

“我们目前已经吸引到不少散客。”生存问题基本保证了,这一点让邬敬民欣喜。“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遇到在丽江时那样大的阻力。”

等这个模式在海南运行成熟后,邬敬民打算推广到全国,在全国建立一个诚信旅游的网络,把尊严之旅做成中国最具诚信的旅游品牌。“我说的品牌不求最大,有时‘大’不一定代表做得好,只有把游客利益放在首位,才会得到认可与尊重。”

坚守中总会看到出路。邬敬民深信这一点。他期待自己的理想,能突围旅游行业困局。“其实,三亚旅游管理部门也面临两难局面,如果加大整顿力度,固然能促使海南旅游市场朝正规化方向发展,但就损害了依靠潜规则获取高额利润的外地旅行社的利益,这些旅行社将不愿推荐海南的旅游线路,相当一部分游客就会流失,会对海南旅游业整体带来暂时的冲击。当地的餐饮、交通、酒店、景区、旅行社、导游、商店等行业都可能受影响。”

邬敬民认为,必须全国一致采取行动,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游客都行动起来,才能改变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对于游客来说,要理性消费;对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要真正负起责任,严格执法,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旅游业整顿这个问题。就这个意义来说,尊严之旅是一次先行者的突围尝试。

2012年春节期间,媒体报道了三亚的“宰客门”事件,旅游业乱象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尽管横在邬敬民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尊严之旅能提供一个正面的样板。

上一篇:布莱恩·塞兹尼克:他的纸上电影《造梦的雨果》 下一篇:采购内控在制药企业降本增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