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缪斯的垂青

时间:2022-10-08 12:03:05

缪斯是何许人?那不是人,是古希腊神话掌管艺术与青春之神,最激发艺术家的灵感,得到她的眷顾很难得。

人生若寄,多忧何为?在墙美术馆,艺术作品没有珠光宝气的浮华,却让人看得心胸舒展。针对“粉红丝带”这样的公益活动,四位蕙心纨质的女性以她们的方式和智慧,呼唤着人性最本源的关爱和情愫,唯有先懂得关爱自己,才不枉到世上来一遭。

姜杰 对生命洞若观火

女人,天生母性。当都市人每天为了所谓的“有为”营营役役、疲于奔忙的时候,源自人本的关怀早已荡然无存。或许偶尔的英雄情怀、偶尔的感人场面可以让人内心本能的爱和关照再次回归一下。然而,当忙碌接踵而至,一切又被抛之脑后。

作为女性,作为艺术家,姜杰将女性特有的心思缜密、敏感通过艺术化的语言锻造成一种最柔美、也最有力的呼唤。近年来,代表“弱小”的婴儿和孩童形象已经成为姜杰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和主体符号,或许这也是姜杰的艺术诉求。2009年度,姜杰被评选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姜杰显然很有女人味,身材高挑,长发披肩,颇有江南女性的钟灵毓秀,其实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人。作品轮廓简洁,外表光滑且线条柔润,其创作主题流露出本能的人文关怀,这虽在女性艺术家中较为普遍,然而她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运用简单流畅的雕塑线条带给观赏者繁复丰富的内在想象空间,用女性视角审视世界的同时,亦能超越性别,直指生命本真的脆弱与无奈、矛盾与张力。

《娱乐2007》中两个全身被涂成鲜亮粉红色的女孩,看似游戏人间的不羁神态却无法掩盖她们与周围世界的隔膜和疏离。姜杰作品的深刻艺术表现力不仅源于她对生命的极致追寻,也同样得益于她对艺术作品表层处理上的独辟蹊径。丝线、薄膜等轻质物品所结绕烘托出的是一种充满诧异与戒惧、浮动与不安、令人心生敬畏的氛围,而作品光洁如流水的形体又宛如精细的瓷器,艳丽而夸张的色彩处理更渲染了氛围的缥缈和不真实性。这种美好中隐含着危机的感觉传递给观赏者一种对生命的疼惜与感悟。

由于女性艺术家的敏锐与包容共存,所以才能以开放的艺术直面无奈的人生。

蔡锦:于内心盛放的坚强

蔡锦于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毕业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任教,是目前在国际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从1985年开始,蔡锦参加过10多个群展,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香港等地举办过10余个个展,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收藏。

看得出,她是一个内心充满创造热情的女性画家,她的题材是她潜意识的直觉映象,作品中既有可感知的具体性,又被抽象的形式语汇浸染着,在超现实的层面上闪烁出抒情的魅力。从1990年至今,“美人蕉”的形象贯穿于她的作品之中。美人蕉这种原生长于南亚次大陆的植物因其中文名字而被赋予了娉婷女性的意涵。蔡锦在艺术中将它逐渐演变成非常私人化的女性经验的语境,从二维的平面走向三维的实物,从唯美的表现走向观念性的处理,艺术家讲述的似乎是她人生经验中私密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演变。按照禅宗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是一种超大型的花朵。在骄阳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的是它强烈的存在意志。作为时代女性,就应该如它一般,在盛世里努力地热烈盛开,绝不甘心为了最后的决绝而枯萎。

女人啊,活着就一定做个勇往直前、乐观进取的女人吧!因为,美人蕉的花语就是――坚实的未来。

陈秋林:这个美女爱跨界

陈秋林今年34岁,是川美版画系的高才生,是四位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也是最漂亮的,眉宇和脸部轮廓颇像影星赵薇。

她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艺术家,她更是跨界艺术实践者。2006年,ACC(亚洲文化协会)颁发年度奖助金,她是当年中国唯一一位获得该荣誉的艺术家。2008年她又应邀到美国纽约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和学习,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创作实践,她的纸浆雕塑便是她对于材质的一次全新尝试,并且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陈秋林的作品一贯以记录关于时光、记忆和流逝为主题,同时聚焦在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的生活的关系上。

像陈秋林这样的艺术家既有灵性,又具胆色,对时下都市白领呆板、紧张、乏味的生活,也投以了恰如其分的反讽和省思。

邢丹文:用光影探索时代

邢丹文是从古城西安走出来,现在,这个古老的城市中老旧的楼房同新建的大楼交织在一起。邢丹文痴迷于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甚至是一个悬于空中的角度看城市的飞速变化。

她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获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生活创作在北京。邢丹文的作品在国内外频繁展览,作品被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广泛地收藏。2008年,邢丹文从全世界650位参赛摄影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成为荷兰REAL国际当代摄影大奖6位最终提名人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摄影师。2007年,世界最顶尖图片社“盖蒂”挑选出的将改变世界广告摄影发展趋势、引领广告摄影领域新风向的35位摄影师中,她是两位入选的中国女摄影师之一。20 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她是中国玩摄影的少数派之一。

在邢丹文近几年的艺术实践中,除了摄影表现形式,也涉及摄像短片与多媒体装置的领域。其实在20年前她才开始拿起相机,第一架相机是一台二手的美能达,开始的纪实摄影创作与布列松有些语言上的共鸣。她认为,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说,10年,是一个阶段,前面的5年用来找榜样,找语言,找知音;后面5年才是一条路走下去的创作。而现在自己丝毫没有受到任何“才尽”的困惑,大家也乐见其成。

  说到做到,她始终以摄影这个媒介,联系起她所处时代的现实状况与她对这个时代的个人评估。

上一篇:不知不觉 我成了“剩女” 下一篇:是在找你的生活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