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量的问题及其解决

时间:2022-10-08 11:43:39

图书质量的问题及其解决

一本好的图书,可以让读者增长知识,让人树立人生理想、热爱生活、努力工作学习,而一本不好的图书则让读者的身心都受到不好的影响,也可能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当今,我国图书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图书选题水平不高,商业化、庸俗化倾向严重。畅销书成了众多出版人追逐的“热点”。这种在经济学上叫做“搭便车”的现象,使很多出版物泛滥成灾,这对出版业来说,无疑是一大灾难,长此以往,它将严重破坏出版生态,削弱出版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对出版社的品牌塑造是非常有害的。

另外,“名人”出书泛滥成灾,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近百家出版社大约出版了近300位各领域的名人自传或是其他作品,正版发行近3000多万册,盗版发行过亿册,这些图书多数缺乏对生活的认知,文字水平不高,可读性很差。

此外,野史类、杜撰类、悬疑类图书充斥市场,整体格调不高,无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文字差错。出版物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如果编校质量得不到保证,各类差错充斥其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无从谈起。现在出版物中的文字差错主要包括常见的错别字、多字、漏字、错繁、错简、互倒、旧字形等,还有外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等错误。

第三、知识性差错。现在,很多出版物中都有知识性差错,涉及很多,主要有历史、地理类知识性差错,人名称谓知识性差错、误解词语用法,自然科学类知识性差错、地图上的错误、音乐知识性差错等等。

第四、出版物整体印制质量不高。市场上很多出版物存在质量问题,如墨色不匀、糊字、缺笔断画、版心正背不对应、条码不合格、图像层次不好、套印不准、裁切露白边、色相不一致等等。一谈到这些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印刷厂的责任,作为加工企业,印刷厂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图书产品的开本、版式工艺设计、印前的原稿图像制作处理、照排图文质量的监控、校样的审定、印制过程中印刷机型和纸张的选择、印后的加工形式、样书的审查等重要环节均由出版社决定,所以,出版社是印制质量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彩色出版系统和照排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制版公司应运而生,有些价格较低,由于对制版及印刷性不是很了解,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其次一些设计制作人员不懂印制工艺,导致很多没法弥补的质量问题。

实践证明,对出版社编辑制定岗位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才能使图书整体质量得到提高。所以,要提高图书质量,首先要健全管理机制,在出版社实行科学管理。

首先,要在出版社外引入竞争机制,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增强活力,才能参与同行业及国内外图书市场的竞争。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管理效应不仅在于机制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机制的运行。机制的运行程度与机制效应成正比。

第三,奖罚机制。奖罚是竞争、考核的保证。只有三者协调,才能形成激励机制。奖罚必须在认真考核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严明。严明的奖罚是推动竞争的动力。

建立以提高图书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结合起来,力求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更好地发挥图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还要贯穿图书出版的全过程,包括选题策划、编辑校对、设计装帧、审读、印刷等各方面的工作。

“既出好书,又出人才”是出版界有识之士所追求的目标。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编辑的素质。当今,编辑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第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它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努力用丰富多彩、健康的图书向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出版物要符合“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

第二,要有较深厚的文化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以及熟练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编辑总要面对各种渠道的书稿,要有足够的学识来判断它是否具有出版价值,是否达到出版要求。责任编辑在对书稿进行审定、加工时,要对书稿的内容和文字负全面责任,才能使每本书的内容健康、文字规范。

第三,编辑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精神。责任编辑必须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坚持“两为”方针,要谦虚谨慎,关心和爱护作者,尊重和维护作者的权益等。

第四,编辑要对出版印刷行业的工艺、技术发展等有很好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制作出来的出版物更加符合技术标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总之,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出版社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图书质量是图书生命的保证,出版社应把最优秀的图书奉献给读者。

(作者单位系吉林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云门流浪者计划:贫穷旅行 下一篇:建立健全会计更正档案 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