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中环境音乐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2-10-08 11:21:11

旅游职业中环境音乐的设计原则

摘 要: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音乐,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旅游特点,体现旅游韵味,使景色在音乐的衬托下更能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旅游职业 音乐 风格

环境音乐从古至今始终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从古时代的劳动歌曲、船夫号子等,运用统一的劳动节奏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消除疲惫,到战争中的行军作战,运用铿锵有力的音乐鼓舞士气,使他们英勇善战,这里面无一不体现环境音乐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1世纪是精神领域的全新开拓期,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音乐对个人情绪、内心世界方面的改善。环境音乐因其特殊功效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场面。例如在商场中使用优美、浪漫的环境音乐,一方面可以掩盖环境噪音,创造愉快舒适的购物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放慢顾客脚步、延长购物时间,提高商场销售业绩。据研究显示,合理有效地环境音乐会促使商场的销售量高于普通环境下的38。在旅游酒店、餐饮场所中环境音乐的使用则更为重要,它不仅是酒店品味与层次的象征,更是缩短顾客与环境之间距离的必要条件。《国家旅游酒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中已将环境音乐作为四星、五星级酒店必备的一个标准。像在酒店大堂、前厅的环境音乐,可以使酒店豪华粗犷的格调变得柔和、亲切,在顾客与员工之间营造温馨、愉快的氛围。在餐厅播放的环境音乐可以使顾客心情舒畅自由、增进食欲;在咖啡厅播放的环境音乐则让人更加放松、休闲。在多功能厅播放的环境音乐,是为了弥补隔音效果的不足,掩盖各种噪音,减少对相邻居室的影响。在客房中使用的环境音乐能够放松宾客的身心,让顾客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到家的温馨。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音乐,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旅游特点,体现旅游韵味,使景色在音乐的衬托下更能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可见,掌握环境音乐的设计原则对旅游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熟知风格,合理使用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的时候,声音的高低强弱成为思想与情感的基本表达方式。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音乐雏形随之诞生――劳动号子。至此,音乐在世人面前打开了长久序幕,囊括了各朝各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阶层的文化,成为人们抒感、表现情感、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并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使其获得美的滋润与享受。音乐的特性表现在乐曲形式、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是多种多样的。从演奏形式上进行划分,包括声乐和器乐两种方式;从乐曲体裁进行划分,声乐体裁中包括清唱剧、音乐剧、合唱、康塔塔、牧歌。艺术歌曲、小夜曲等,器乐体裁则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圆舞曲、随想曲等;从音乐风格进行划分,包括轻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拉丁音乐、宗教音乐、爵士音乐等;从地域性进行划分,可分为西洋乐和民乐,而民乐又可分为民间音乐(江南丝竹乐、广东小调等)和少数民族音乐(回族的花儿、纳西族的纳西古乐、侗族大歌、苗岭飞歌、壮族山歌等)。总之,音乐种类繁多,要想找到合适的音乐首要一点是了解音乐、熟知音乐,知道每种音乐的特点、风格、创作背景、表现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明确选择。

2.以人为本,相得益彰

环境音乐的选择有众多原则,但其基础是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设置的、是一种在快乐与幸福、自由与轻松中实现人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通过音乐,劳动者提高了工作效率、带动劳动热情;学习者增进了学习动力、提高审美能力;娱乐者放松心情,体验高品质生活。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和和声音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时,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毕达哥拉斯则认为“如果我们把各种优美的音调融合在一起,就能使各种行为缺陷转化为美德。”因此,我们在选择环境音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的因素,要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宜的环境音乐。

3.与景为宜,恰当选曲

环境音乐的实质就是利用音乐的声响效果,烘托周围环境,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因此,各个场所的主题功能、风格特色、环境需求就成为选择环境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准。著名的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全球第五个以迪士尼乐园模式兴建、迪士尼全球的第十一个主题公园。它以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等公园为主题,结合香港的文化特色,构思一些专为国人而设的游乐设施、娱乐表演及巡演。为了打造主题文化,突出主题形象,每一个乐园都配有主题音乐,或是迪士尼电影动漫中的音乐、或是专为乐园创作的主题音乐,经典的形象设计、精美的建筑景致、精彩的环境音乐,使游客在幻想王国中流连忘返。下面这个表格就是“香港迪士尼乐园”中几个主题公园的景观音乐。

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旅游景观,其环境音乐的特点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通过环境音乐展现景观的意境,即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结合。环境音乐的旋律、风格、内容千变万化,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意蕴补充,提升了旅游者对美感的体验,给他们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印象。

可以看出,旅游活动中环境音乐与景观的相宜性是如此重要。那么,旅游产业中另一个重要的项目――酒店业,音乐同样即辅助环境,也成为营造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我们以酒店为例,具体谈谈关于环境音乐的运用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3.1打造优雅柔和的前厅

前厅是彰显酒店整体形象、品味格调的代言者。每位入住的宾客都希望能在异地他乡寻找到一个优雅舒适、温馨高贵的居住环境。因此,“阳春白雪”型的音乐成为背景音乐的主题风格。宽敞明亮的大厅、舒适温暖的氛围、高贵优雅的格调,再搭配明快轻柔的旋律宾客很快就能消除陌生感,身心自如,步履轻松的入住酒店。

环境音乐的选择在遵循音乐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要凸显酒店的主题特征,创造个性化、特色化的主题形象。像商务性酒店,主要接待商务宾客,纯音乐式的古典乐曲会是成功人士的钟爱。会议酒店则主要是承接会议和参会人员,除了优雅明快的古典音乐、恢弘大气的交响乐也会提高酒店的文化氛围。此外,外国游客对民乐的喜爱有时远远大于国内游客。因此,主要接待外宾的酒店可选取品位高雅的民族音乐,如改编过的“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这样有利于增强浓郁的民族气息。

3.2创建风格迥异的餐厅:

当饮食成为一种文化,人们内心的需求不仅仅是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更多是对饮食环境、进餐氛围的渴求。古代《周代・天宫・膳夫》一书中曾记载:“与乐佐食”,用音乐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可见,自古以来,音乐与隐士就相伴相随。餐饮场所采用的音乐多是节奏平缓、旋律简单的抒情音乐,可以愉悦进餐者的心情、提高食欲,延长进餐时间。据调查表明,速度缓慢,节奏悠扬的音乐虽然没有增加进餐者的食量,却大大提高酒水的销售量。这一点对酒店来说是一举两得,既有好的消费环境,又有高的销售效益

当然,音乐的选择是为餐厅环境服务的,其风格必然要符合餐厅的主题文化。以中西餐为例,其风格特征就大不相同。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大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大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馆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厅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馆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厅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可见中西餐饮文化本质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分析比较这些差异,在经营管理中巧妙地处理这些差异,是餐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3休闲惬意的娱乐场所

都市的喧嚣、繁忙的工作成为现代人不可摆脱的压力根源。人们需要找到不同场所释放压力,排解郁闷。为此,各大酒店均增设酒吧、咖啡吧、茶座等休闲娱乐场所供宾客消遣。不同场所,其音乐的选取也是各有特色。咖啡吧,休闲典雅,略带小资情调的浪漫生活。音乐的选择种类很多。如果是欧式化的古典风格,音乐可以选择西方的古典音乐,典雅高贵却不失华丽。如果是现代的中式风格,音乐则以现代轻音乐为主,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此外,布鲁斯、古典吉他曲、乡村音乐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任何一种音乐都没有绝对的适合与不适合,只要整体风格与环境相宜就可以。

3.4营造温馨舒适的客房

宾客入住酒店,看重酒店整体环境的同时,最为关注的就是客房。舒适温馨的客房让宾客有如回到家一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客房的背景音乐同样重要,它会给宾客营造一个个性化、独有的空间。因此,酒店要考虑到顾客的这种需求,通过背景音乐管理系统提供多种选择空间。通常背景音乐系统是通过智能布线,隐藏安装,利用视频服务器、采编工作站、机顶盒、应用软件完成视讯服务系统,并将多个音源接入各个房间及任何需要的地方。宾客在房间内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音乐,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4.区分时段,选择风格

环境音乐选择同样需要考虑不同的时间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音乐是有所变化的。清晨之时,心情明快、舒适,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精神焕发,神清气爽。中午,宾客一般需要午休,这时的音乐可以缓慢柔情,带有一些催眠的作用。夜晚,经过一天的繁忙,有些宾客可能会想要安静,这时的音乐不要持续播放,可以间歇性、时段性的播放。据一项研究表明,“人耳听觉能够感受从每秒钟震动16次到20000次的音高差别,但在音乐中主要使用的、可明显表示音高的是从约每秒中震动20次到5000次范围内的音”。[1]也就是说,长时间的高音量刺激或是长时间的播放音乐都会降低听众的感受,引起听觉疲劳。

不仅一天之中音乐有变化,一年之中不同节日更要有所区分。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都应该适当播放带有传统特色的音乐,如《步步高》、《新春乐》、《花好月圆》等。圣诞节、平安夜,则主要播放西方的艺术歌曲,像《平安夜》、《雪绒花》、《铃儿响叮当》,以此来烘托节日气氛。

总之,环境音乐虽然从古代时期的劳动歌曲就已经兴起,但真正发展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我们对于环境音乐的应用要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在了解宾客需求、熟知音乐风格、掌握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通过音乐来美化环境、改善环境。

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英文字样为:Supported by ]。

参考文献:

1.【日】服部正著、司有仑、张帆、顾建华译《环境音乐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出版社

2. 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M].三环出版社

3. 蔡岳建.潘孝富.庄钟春晓 音乐的速度与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心理科学》2007

4. 李磊 “环境音乐”辨析[J].社会音乐生活.2006.11

5. 刘建 背景音乐商业环境应用设计[J].商业现代化.2008.4

6.毕敏 环境音乐对现代生活的影响[J].音乐创作.2009.3

7.王红霞 环境音乐探究[J].时代文学.2008.8

8.刘中燕 论现代旅游饭店背景音乐的设计原则[J].文教资料.2006.26

9.马艳霞 旅游音乐及其在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重亲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注 释:

[1] 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M].三环出版社.1989,7

上一篇:薪酬如何再谈判? 下一篇:浅谈湄洲湾水域LNG船舶进出港通航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