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研究

时间:2022-10-08 10:17:42

在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了解在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提升的因素。以推动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发展,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意识 体育行为

一、前言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形成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规范、增长体育健身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那么大学生对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是怎么样的认识?大学生的体育认识、兴趣和体育行为现状有什么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1.在校大学生对科学健身了解的情况分析(表1)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科学健身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仍有少部分同学需加强对科学健身方法的认识。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还需向学生大力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使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2.在校大学生对《全民建身计划纲要》了解的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知道体育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但对国家颁布的体育相关文件大学生了解程度不够。说明了现代大学生真正的缺乏体育意识,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只是盲目跟风罢了。这种行为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目的背道相行。

3.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意愿的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意愿不是很乐观,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还不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体育意识还非常淡薄,急需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体育意识。

4.在校大学生对终身体育了解的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终身体育”这个概念大部分同学知道,但了解不够。非常了解“终身体育”的人数并不多,仅占总人数比例18%。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有一定影响。

(二)在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1.在校大学生闲暇学习生活的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体育活动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中仅仅只占有很小的比例,没有达到《全民健身纲要》和“终身体育”概念提出的目的。个别学生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半小时。

2.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太高,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经济来源不多,另一方面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有很大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养成是导致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因素

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是自身养成健身意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是影响大学生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其次场地器材的缺少也是阻碍一个重要因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缺少体育运动群体,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在因素,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常常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体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它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协调性和公开性,开展体育活动,就需要一定的竞争对手、娱乐伙伴以及进行集体项目的协同者。在团体活动情境下,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效率比单独活动时高。

三、结论

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存在不均衡状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行为低于对体育锻炼的认识[6]。大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不仅有内在因素,还受不同外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不强烈,对体育意识的认识还反应不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知识水平。大学生关注的体育赛事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单一,体育消费意识没有树立起来,体育消费比例很低 。

四、建议

(一)培养体育兴趣,为形成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大学生能不能顺利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兴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激发体育兴趣方面缺少激励作用。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增强兴趣。

(二)加强思想素质教育,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大学阶段是我们学习体育和形成体育意识的最后一个阶段,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加强思想教育,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学校应注意优化体育环境,营造出浓厚的w育健身氛围,对体育意识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指引力[7]。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

随着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多,体育设施使用的频率也增加。为了满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和设备的维护密度,增加运动场地,保证学生能够随时都有锻炼的地方和选择所要锻炼的体育项目,如网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等。

参考文献:

[1] 李跃年.体育行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伯唬,思维.技能与体育教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赖大炜.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报.2009(5-7,11-15).

[5] 张丰涛.高校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

[6] 张中军.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报.2010.

[7] 程方.大学生体育意识及现培养[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

上一篇:浅谈中长跑教学训练策略 下一篇:李宗伟汤姆斯杯全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