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8 09:16:08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是一新型的学科,其教学模式及应用规律仍处于不定状态。但信息技术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变化性强、技术应用性极为突出及社会时代性显著。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能全部的延续传统教学方式,应依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出独特的新型教学模式。据资深教师的实际经验总结分析通过论证的手段探讨其教学模式的网络环境下以协作学习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辅助应用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0-01

1 前言

基于现代化计算机在中学生的协作学习中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已被广大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师纳入研究重点。其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网络学习策略,充分把学生与教师间的各种信息的学习的协同性及实时交互性发挥体现出来。进而保障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新型的网络教学两者的优点得以有效的连结,以更好的为中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适应时代的迅速发展。

2 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

2.1 软件资源短缺。 现今阶段,我国一些学校中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材已处在停滞阶段。学校的信息软件资源短缺,而信息课程又经常会重复出现,其教学网站建设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未能发挥其真正的功效。师生交流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并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出来。此外,学校对网站中组建的学科资源的应用及发展稳步不前。

2.2 教学空间有限。 机房及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均反映,因在中学教育中,信息技术课本的课时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分配中,教师普遍侧重于机房操作时的知识讲解,而多媒体展示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却很少。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安排的课时少、且课程时间分配不合理,间隔时间较长。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并不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2.3 硬件资源受制约。 多数学校常因资金或时间有限为由,对机房的创设一再推延。致使机房的设置陈旧、更新比较落后。而通常在学生的家庭中,电脑的配置是与时俱进的,此类情况也对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制约阻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学校需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学校及家庭的有利资源以实现教学目的。

2.4 计算机水平基础不等。通过实际调查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构建合理的协作互助的学习环境、创设轻巧有趣的学习模式,可有效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即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开展协作学习的互助理念开展课程教学,完善课堂教学的主题及学习活动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营造康堂内外双重协作、互助学习的良好环境。改善以往死板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创建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强烈兴趣、最大程度上提高学校的信息技能教学质量及效率。

3 协作互助学习模式的应用

3.1 交互性学习。 网络信息是通过双向传递的沟通实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可通过接收网络信息又可发送网络信息进行学习、交流。学习的节奏灵活多样,学习的知识统合性强,从而保障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四通发达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课堂学习的自由空间较大,信息内容也充足多样。因此,协作互助的学习形式也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自由的平台。

3.2 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保障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法及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交流活动,避免了学习的单调枯燥,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另外,信息技术是一门交叉性课程,波及计算机、教育学及文献检索等学科领域,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涵盖率高的特点。所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师生互动的要求较高。协作学习不仅体现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又可凸显以学为主的学习宗旨,帮助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从以教促学模式走向教学互助的双向教学准则,实践性强且可操作性显著。

4 促使学生有效的发挥自主性

有学生自主推选出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及最佳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借助多媒体网络途经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由学生讨论进行鉴赏、评析,使其学会欣赏与发现。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论,指出不足之处,认可、赞赏其优点。独特之处应引导学生继续发扬,在班级里互相借鉴学习。而对其不足的观点,应多加指导、耐心讲解、加以纠正,但不可严厉批评、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合理的奖罚措施且重奖轻罚,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奋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目标。

采取的各种措施均是为加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一目的做准备的。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材需结合学生实际恰当的选用及规范的操作,最大限度上协调利用已有的资源及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等有利条件进行综合性教学。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自由操作、自由交流沟通。另外,也要充分完善网络媒体的应用过程及通过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学习系统。网络科技化的多媒体技术虽含有很多传统教学无法超越的优点,但其教学作用只能用来辅助教学,无法取代教师的讲解,也无法代替学生进行思维。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由发挥想象、创新思维方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及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便是最好的促进力量,适当的鼓励、引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欲望。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使学生学习到基础的信息技能、提升个性化发展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交流及合作、学以致用。通过现代化的科技平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及综合学习水平。

5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能再固步自封,积极开展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发展优势,合理有效的应用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策略 下一篇:社区德育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研究课题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