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探析

时间:2022-10-08 07:41:27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探析

摘 要:自闭症儿童又称为孤独症,他们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希望别人进入他们的世界,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漠不关心。自闭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问题,主要的表现特征有语言障碍、日常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等症状。自闭症多发于男孩,至于具体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明确,并且没有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

一、家庭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注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地纠正孩子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家长要及时地纠正,这种错误一旦形成,在后期是很难改正的。因此,家长对于自闭症的儿童经常出现的语言错误以及行为错误要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教育方式,遵循适当的处罚以及强化纠正的原则。如果自闭症的儿童出现过激的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并进行适当的惩罚,而不是严格地限制错误和孩子的行为。惩罚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个过程应该和强化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表扬积极的行为,这样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二、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1.锻炼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注意力

自闭症的儿童存在着严重的注意力障碍问题,他们一般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事情,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的目光对视能力,在与自闭症儿童进行对话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目光对视,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注意,知道在等待他的回答和反应。在对视的过程中,家长要和孩子保持在一个高度上,并用手挡住孩子的两侧,避免他们注意力的分散,让他们只能看到家长。对视的时间可以有长有短,可以根据训练的时间逐渐地延长对视的时间,如果孩子的目光转移,家长要及时地提醒孩子。此外,家长在与自闭症孩子交流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距离,通常情况下,最好与他们面对面、近距离地进行交流和接触,当他们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时,用一些他们平时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再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2.社会交往的训练

家长应该给予自闭症儿童充分的关怀,让自闭症儿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快乐和幸福感。父母要经常地拥抱孩子,并在拥抱的过程中,面带微笑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对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此外,父母可以经常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有可能不愿意理睬这些,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可以让小朋友主动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自闭症儿童的被动参与,也能促进孩子与他人的接触。最后,家长要经常鼓励自闭症儿童与熟悉的人接触。出现正确的语言现象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3.行为习惯的训练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行为习惯的训练越早开展,取得的效果越好。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他们本身可教育性比较差,所以,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良好行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充分地重视自闭症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把每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分解,每一个细节和过程进行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行为习惯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能完成的,家长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对自闭症儿童要充满耐心,切勿操之过急。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习惯的训练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4.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自闭症儿童的场所,一般都需要家长全程陪伴和护送,家长是给予他们教育的唯一支持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模式还不健全,社会无法提供自闭症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家长是孩子全部的依靠和希望,父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承担了主要的教育和支持角色,其中的艰辛和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很多的家长为了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放弃自己的工作,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如何给予自闭症儿童家庭正确的关注和经济上的支持,这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关注,我们国家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应体制,这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闭症儿童和正常人只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式,他们也需要得到正常的生活和关怀。目前,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融合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闭症儿童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希望社会能够给自闭症儿童建立相应的教育机构,对于轻微的自闭症儿童可以进入普通的学校,与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这对于他们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自闭症儿童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注,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希望他们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叶发钦.家庭教育与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J].教育讲坛,2011(9):60.

[2]韩刚跃.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康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8):15-17.

[3]刘建梅.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康复教育[J].时事文化参考,2010(5):87.

上一篇:“动”之有方,“行”之有效 下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