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

时间:2022-10-08 07:28:12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测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作业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成绩。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教学过程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测教学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新课标要求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逐渐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注意作业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成绩。传统的英语作业模式要么抄单词或课文,要么做各类练习或试卷,评价的方式单一,这类作业起到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的作用,但没有完全反映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所以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更谈不上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生活化的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英语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活学生自己学习英语知识的活力,学习完七年级下“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时,该单元要求学生会写招聘广告,当时学校艺体节即将来临,我让学生为学校艺体节设计一张英文海报,招聘演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共同完成。这次的作业非常受欢迎。学生做作业时,感到兴奋又好奇,还觉得富有挑战性,从而认真努力地完成。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文章的信息,加深了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是一个单元一个话题,课本中的英语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学习了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单词后,我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如“sofa”“pen”“TV”“table”等,要求学生精心书写、装裱,然后把这些卡片贴到各类物品上。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二、趣味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我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Children’s Day、Spring Festival等节日或班上某个同学的生日来临时,我让他们亲手制作精美、漂亮的贺卡,上面写上学生自己编写或抄写的英语贺词,送给自己的亲人或同学,丰富了他们语言的积累,也起到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三、以合作性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善于与他人合作,就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交流、分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新课程作业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但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合作精神是学生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品质。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下“Unit5 I’m watching TV”后,我在课堂上对第四部分的四副图片分别作了对话处理后,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布置情景剧表演作业,第二天做课前表演。第二天,同学们的表现在演技、着装、语音、语调方面都非常棒,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设计层次化的作业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不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必须承认个体差异,认识到学生在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在容量上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要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由易到难的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在分层布置作业时,将学生分为ABC三级,按照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C级的学生作业一般是课本上的抄写练习、翻译和简单的连词成句等,作业要求适中;B级学生的作业内容是课本上写作或对学习内容的模拟写作,作业量充足;A级的学生要对所学内容归纳,对文章进行改写(包括人称和时态的改写)或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和善于自学的良好习惯。例如:学完八年级下Unit 4课文“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我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一背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让中等的学生背会整篇课文;让语感好、悟性高、语言运用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背会整篇课文还让他们仿写课文等。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使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吃得消”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觉得有挑战性;。

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课外作业,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业的多样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在实践中诠释“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下一篇:创设交际情境,实现听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