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8 06:26:19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谈到化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太烦琐.的确,化学是一门琐碎的科学,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化学属于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好多初中化学知识根本看不到摸不着.所以,有些学生对于学习化学就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一门学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学生有兴趣了,愿意听了,那么教师的讲课就会有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下面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有效教学策略.

一、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其实,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时候还是在课堂上.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出现走神等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听一整节课.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这是学生的一种正常的听课习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一种师生之间互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在乎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引导.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教师完全可以对时间进行一下分解,前三十分钟教师讲课,十分钟学生提问自己没有听懂的问题,最后五分钟自由讨论.教师应该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物质构成的奥秘”时,这一单元主要涉及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和比较难的化学式、化合价,甚至还会讲到一些电子的质量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陌生的知识,都很抽象,根本看不到实体,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听着就可能睡着.这时教师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来提出问题,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在课下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多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只要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枯燥乏味的学习,肯定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汽水瓶一打开时有很多气泡?为什么原子会有质量?这些常见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努力去查阅资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简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抓住这一点将其扩大,通过设计动情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设计精彩的引言,或者根据实验现象讲述一些相关的实验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一些争论、化学在生活中作出的贡献,等等.教师还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化学里有很多实验,学生对于自己动手做实验更有兴趣.化学药品是五颜六色的,可想而知,化学实验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制取氧气实验在初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如果单纯地说,今天我们要制取氧气,学生肯定不感兴趣.如果先让学生看一下实验原料,这个实验中用到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氯酸钾(白色晶体)、氧化汞(红色粉末),这些都是有颜色的化学药品,可能学生就会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这个实验.

三、师生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也需要学习,尤其是化学这种非常琐碎的学科,更应该不断学习.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一种共同备课的方法.在讲一节课时,要从解说大纲、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教学方法、重难点、课件准备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都准备和教师一样的备课内容.这样,不仅起到了预习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引导学生以制作PPT的形式来讲解.引导学生在备课时提出一些问题,如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等.让学生找出这一单元的侧重点,还可以准备一些实验.比如,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把胆矾研碎,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这样,把课堂交给学生,师生之间共同备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有效教学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后练习的深度,课下的交流程度等,都会影响教学效率.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也是化学课堂的内在呼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NBA英语新闻标题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初三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