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原因趋于复杂 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新推手

时间:2022-10-08 06:00:31

物价上涨原因趋于复杂 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新推手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32个月新高,CPI非食品价格上涨超越了2008年最高水平。国务院总理在3月份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中国2011年的CPI要控制在4%左右,而CPI前三个月持续上涨态势表明,政府要完成这一既定目标面临的难度不小。

多种混合型成因的集中爆发构成本轮物价上涨不同以往的特质,呈现复杂的趋势,并进一步拉高未来人们对于物价高涨的担忧,其中,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成为了以往历次物价上涨都不具备的一个推手。

物价上涨存在三大推手

2010年下半年,物价上涨苗头已开始显现,并于当年11月份CPI达到了最高点5.1%。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和物价上涨,央行从去年至今已经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利率。投资需求推动的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热钱的流入以及劳动工资的上涨等因素相互交织,混合型通胀使此次物价高涨的趋势与历史上的情形相比更加复杂,再加之通胀预期的助推,物价上涨势头,难以平息。

通过对2011年一季度通胀数据回归测算后发现,流动性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首要决定因素。过去两年的货币超发明显。2009年广义货币M2平均增长28%,超过9.2%的经济增长水平以及-0.7%的通缩水平所对应的货币需求19.5个百分点;2010年M2平均增长19.2%,超出10.3%的经济增长与3.3%的通胀水平所对应的货币需求5.6个百分点。对此,政府已在有意识地收紧信贷。2月份M2增速15.74%,是历史上连续27个月以来的最低值。然而3月,M2增速恢复到16.63%,环比增加了2.99%。这表明我国投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虽然各种实业企业投资的自有资金可以占到总投资的50%~60%,但是剩下的部分,须由贷款来配套。在“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家电网、高铁、信息产业,甚至保障房的建设,都将是未来投资需求的主力军。而2011年为开局之年,地方投资冲动的惯性一时还难以遏制。

大宗商品价格的一路高歌,输入型通胀压力猛增是物价上涨的第二个因素。一季度,中国铁矿砂进口量增长14.4%,价格上涨59.5%;原油进口量增长11.9%,价格上涨24.3%;成品油进口量增长27.7%,价格上涨18.8%。这三类产品进口额合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75亿美元,其中因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进口增加177亿美元,占比近2/3。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上的资源、能源类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其中石油、铁矿石和铜三种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达到了55%、60%和70%。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有直接的传导作用,并会间接影响CPI。

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十分明显,成为CPI走高的第三个推手。近期在珠三角经济区调研发现,当地企业2009~2010年间用工成本普遍上涨30%到40%,2011年预计仍继续上涨10%到15%。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抑或迫近,这使得劳动力价格将不可逆转地长期上涨,成为普遍共识。工人工资上涨的呈现另一种循环,即货币投放过多,导致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导致消费价格中的居住类价格上涨,并驱动人工成本上涨。同时,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促使农民工的用工成本增加。劳动工资的上涨将不断推升企业的成本,使产品价格和服务品价格升高,而物价水平的升高,反过来还将进一步促进劳动工资的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趋势。

上下游产业呈现出两重天

终端消费品价格上升,仅仅是最直观现状。更为深远的影响,是生产链条各个环节上产品价格的不同走势,将给各类产业在未来2~3个季度的生产及利润空间,带来明显影响。当前物价上涨的形势,对上下游产业将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一般分析认为,以铁矿石、钢铁、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产品,将因目前的物价上涨形势而获得更多利好。

一方面,主要因为美元贬值而形成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构筑起一定的缓冲,从而使国内的原材料加工企业在进口价格上减缓压力。而另一方面,由于身处产业链的上游地带,从而使得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转移优势。2011年地方政府面临的一系列工程任务,对上游原材料产业的需求,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从而使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成为今年的大趋势,并扩大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

地方需求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各地方在2011年必须完成的保障房建设指标。住建部曾于2011年3月表示,全年计划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而这一规划将形成1.3万亿元投资。由于通过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推进,这一部分形成的投资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从而使得各地方对钢铁、水泥及上游建材产品形成巨大需求。

投资需求的另一个主要支柱,来自于区域结构逐步调整下、中西部大规模提速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趋势在2011年第一季度投资数据中已有显现。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465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73%。其中,中西部地区起到主要拉动作用,西部地区在1~3月的投资增长达到26.5%,而中部地区则高达31.3%。这一投资格局会成为一个中长期走势,对上游产业的产量及产品价格发挥明显作用。如果说物价上涨在未来2~3个季度对上游产业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那么以终端市场为主要发力对象的下游产业,则将面临更多的“利空”因素。

调研情况表明,2009年以来,无论是原材料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2009~2010年,原材料成本最低涨幅达到15%左右,其中餐饮业的原材料成本涨幅为100%,电子行业成本上涨35%左右。

由于下游产业的竞争性比较充分,转嫁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弱。2011年第一季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比历史同期水平下降约2个百分点。这是下游产业面临市场动力不足的征兆,由于物价上涨而造成的需求萎缩,将在未来几个季度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使下游产业全年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这些产业主要以需求刚性较弱的可选消费品为主,例如汽车业、家电业,以及牛奶等食品加工业。以汽车业为例,2010年全年销量增幅达到30%多,但业界目前预测2011年的全年销量增幅约为10%。销量增幅的大幅收缩,这主要是成品油价格上涨带来养车成本明显提高,从而抑制了消费者在今年的购车欲望。

行政调控面临尴尬局面

尊重市场选择与维护价格和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发改委目前必须修炼的平衡术。2011年第一季度高企的CPI数据再度刺激众人的神经。针对终端消费品价格涨势明显的现状,国家发改委在进入4月份以来,先后约谈日化、方便面、白酒等行业厂商与协会,希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稳定物价的作用。与此同时,全国工商联24家直属商会于4月中旬物价维稳倡议书,提倡非公企业不要人为抬价与共谋涨价。

有人认为,此做法表明我国价格调控恢复行政干预,不合时宜。发改委表示,目前的“约谈”远非行政干预措施,仅会起到“劝说”作用。在2007~2008年通胀周期中,商务部、农业部曾针对猪肉价格暴涨,通过农户补贴、加强猪肉储备,以及管理供应链系统等措施,对价格调整施以行政手段。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价格水平没能达到政策预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排除采取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但现在来看,涨价形势远未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尚未到需要行政干预出马的阶段。

市场价格的反应表明行政调控正在面临尴尬。发改委“约谈”多家企业、行业协会数日后,部分消费品厂商开始变相涨价。以本轮通货膨胀中价格涨幅最为明显的食品为例,部分牛奶、瓶装饮料品牌通过缩减净含量而维持原价的方式,舒缓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上一篇: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增长30% 下一篇:多重因素推高出口成本 中小外贸企业再现亏损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