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范文

时间:2023-03-12 09:18:54

物价上涨范文第1篇

特邀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瑞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 高 粱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徐则荣

天强(中国)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

背景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蝴蝶效应在物价上涨中更加明显。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2月份反弹0.4个百分点。而就在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油价上调通知,我国油价正式步入“破8”时代。一时间,油价被大众当做CPI反弹的窗口,纷纷指责油价助推物价上涨。理由正是油价、电价处于基础性领域,它们的价格上涨,传导至其他行业导致物价上涨。

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这些领域一般都由一些国企垄断。也正因此,国企垄断导致物价上涨的质疑再次被推到前台。

我国物价上涨根源是国企垄断吗?垄断国企在物价上涨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国企》杂志特邀相关专家一同探讨物价上涨的真相。

私人垄断推高物价

《国企》:历次物价上涨,多有油价、电价等基础性商品上涨的影子,而这些行业一般属于垄断行业。因此,有言论质疑正是国企垄断才导致物价上涨。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刘瑞: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第一,从经济学常识来讲,物价上涨是两个规律起作用,一个是商品价值规律,另一个是供求规律,跟垄断没有关系。

第二,油价、电价上涨和国企垄断无关。以石油为例,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受市场调控,而且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沙特产油成本每桶8美金,油价每桶100多美金,利润并非沙特独得。我国石油价格早已跟国际接轨,为了屏蔽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维护经济安全,保证油价不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采取了成品油政府控制价格的办法。国有企业确实对石油进出口掌握绝对的垄断权,但是并不是必然会涨价。因为油价的调整是受政策引导,国企只是执行国家政策,油价涨跌国企无权力控制。这是政府行为,不是企业行为。其所得高利润是国家的政策性利润,留在国企,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可以利用之前的利润进行冲减,以减少损失。所以,国企不会像非国企那样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社会。

这样一来,油价的波动跟政策产生了联系,国内CPI中的燃料动力的上涨,最终会反映国际市场的变化,但是属于滞后反映。国际油价涨了我们没涨,国际油价跌了我们还没跌,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是在国内国外市场上建立隔离带,是对市场的保护,也是对人民稳定生活和用油企业的保护。

徐则荣:国际油价上涨的确会给国内CPI上涨带来一定压力,但“物价上涨主要是国企垄断导致”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去年已达56%?57%。近几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高油价传导到国内,对国内的CPI上涨带来了压力。因为油价上涨会导致煤电价格的波动,导致物流成本加大,从而抬高了其他产品的价格。

我国物价上涨不存在国企垄断的因素。因为我国石油市场定价并非价格完全市场化,而是实行政府指导价。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是成品油价格却脱节,形成价格倒挂,也造成了油企炼油板块的巨额亏损。这是石油企业为稳定物价、保障供应做出的牺牲。电力企业也是一样,因为政府定价也常年亏损。垄断国企并无定价权,又何来垄断价格,助推物价上涨的条件呢?

高粱:发改委管控油价、火车运价、电价等基础性商品价格,目的是保证总体经济发展的平稳,照顾广大老百姓的安定生活。

目前,我国的油价是垄断性价格,但并不是国企拿油价来宰割老百姓,幕后的宰食者是世界石油大亨。实际上,国际石油开采成本一桶不会超过20美元。本世纪初,油价还不到30美元一桶,有的中东产油国批发价格是3美元一桶。我国是贫油国,油层深,地质层比较密,那个时候我们平均价格也才13美元一桶。原油炒家通过战争、政治危机、期货市场来抬高石油价格。在原油价格高涨的2007年、2008年,因为企业板块结构侧重点不同,进油价格依然按照国际价格,中石化炼油板块全线亏损,而中石油上游业务比重大亏损较少。我们不能独立于世界石油市场之外,而国际市场被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操控,尤其是美国和他们的垄断私人大亨,政府不得已才提价。

更关键的是,我国的提价幅度比较小,并没有达到应有高度,这也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比如这次提价在延缓涨价时间的同时,政府亦适当压低了调价幅度。如果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涨幅,此次调价幅度应在每吨700元左右,而不是600元。同时,数据显示,除去美国外,我国的油价比欧洲、拉丁美洲等国家都低很多。很多老百姓并不很清楚这一点,一些媒体和学者总是抓住国企存在的一些问题痛斥国企一无是处,欲拔之而后快。这些都是不理性的。随着监管的加强,自身的努力,国企的问题也会逐步改善,我们要冷静的去看待这些问题。

《国企》:大众质疑国企垄断造成物价上涨,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国企私有化是否会导致物价下降呢?

徐则荣: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企业在性质上都是私有企业,但这些国家频繁发生通货膨胀。因为私人垄断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互相勾结,制定垄断高价,坑害百姓,会推动全社会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与私有企业有关,而与国企没有什么关系。

物价上涨范文第2篇

第一招:超市购物有学问

很多超市的蔬菜、水果、糕点、熟食等,都会在晚上打折,有的甚至会降至原价的四五折。晚饭后出去散步,顺便去超市逛下,淘点品质良好的“便宜货”回家,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在节假日,大量商品往往会搞特价、做促销,其价格比平时缩水不少,还常常有赠品相送,这时可有计划地多囤积一些搞特价的日用百货。

第二招:去批发市场批发

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如果你弄清楚了本城批发市场的分布和特色,可以和周围的邻居或者同事、朋友,将每家每月所需的用品,累积到一块,列个购物清单,大家分头去日用百货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等批发采购,多半会满载而归。

第三招:培养网购习惯

同一样东西,在网店买通常比实体店便宜。因为网店的经营成本更低,商品价格更容易被比较(有搜索引擎比价等帮助),顾客转移购买目标更轻易(鼠标点一下就行了)。因此价格竞争更激烈。如果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等各项消费,都能通过网购解决,一年下来,能节省好多钱。当然,网上卖家鱼龙混杂,买家要小心辨别,多向有经验的买家请教。

第四招:尽早付清房屋按揭

2010年,央行已经连续两次加息。这意味着偿还购房贷款时,要多付更多的利息。怎样提前还贷才最划

浦发银行理财分析师张晖认为,有大量资金的市民,可首选房地产的投资。虽然政策一再调控,但是其仍有潜在价值。而对于中产以下水平的市民,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可作为投资的主要选择。但目前金价较高,风险也较大,投资者一定要注意其投资比例。其次,市民可以选择投资股市,现在基本可以认为股市中长期会看涨,而且通胀的环境会带涨股市。

物价上涨范文第3篇

从韩国旅行回来的朋友告诉我,那里的物价上涨得厉害。年初那里降下了大雪,蔬菜、水果价格开始大幅上扬,这还在情理之中,但工业产品价格也持续上升似乎和天气不相干了。比如,600ml可口可乐的价格从以前的770韩元上涨到800韩元,1.8升的可乐价格从原来的1440韩元提价到1500韩元,355ml的瓶装可乐也从250韩元涨到400韩元左右。此外,雀巢提价7%,白糖的价格从950韩元/kg提高到1083韩元。韩国经济界对此的解释是原材料上涨加上供应不足造成了物价整体上涨。

这样的解释是否成立?我国与韩国隔了并不算宽的黄海,我们这里的可乐、白糖和咖啡并没有齐唰唰地涨价。恰恰在这个时段,韩元是大幅度升值的,2005年末1美元兑换1012韩元,但到了2006年1月末,已经变为1美元兑换970韩元。货币升值,等于用相同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物,升值带来购买力。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同样的外国货物,韩币购买起来应该更便宜。偏偏这个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经济学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若抛开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的价格模型,或许能得到更让人信服的解释。据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由于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上涨,以美元表示的韩国国民收入也急剧上升,明年或后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GNI)很可能突破2万美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万美元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也就是说,韩国将很快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发达国家是彻头彻尾的消费社会,物价自然高涨,韩国现在的物价上升只不过是向着富国俱乐部看齐罢了。2004年韩国人均GNI约为16400美元,比2003年的14162美元增长了16%。这是参考了2004年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了12%和3.9%的实质经济增长率以及3%的物价上涨率之后得出的数据。今年1月,韩币升值了4%,仅汇率差一项,韩国人均GNI就增加了660美元之多。按照韩国政府估计,如果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并且年平均汇率维持去年的1美元兑换1000韩元水准,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将超过18000美元。一个个数字罗列出来,见证着“富人俱乐部”里又将多出一个近5000万人口的中型国家,但同时也佐证着一个数字游戏的开始。

为什么是数字游戏?曾经有幸到韩国访问,对那里的高物价可谓印象深刻。期间参加了一次民宿活动,接待我们的是个普通教师家庭,男的在高中教历史,女人持家,孩子刚上了大学,正服兵役。一家3口,靠男人的薪水生活。听起来,薪水的确是很高的,男人工作了25年,薪水逐年上调,月薪已涨到500万韩元,相当于5000美元。按理说,这样的收入,在西方也算得上中产了,但在首尔,他们一家的房子只是坐落在郊区的,100平米左右的3室1厅,开的车是一辆老旧的van。几公里外,世界杯的主场已经改造成巨大的超市,西瓜8美元一个,樱桃1300韩元100克,相当于11元人民币。他家所在的地方离市中心有30多分钟的车程,房价相当于20多万美元的样子。

首尔的房价很贵,汉城奥运会所在的江南地区动辄相当4万人民币每平米。为稳定房价,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只允许拥有一套住房。甚至在乡村,小镇居民们也住在二三十层高的高楼里,一个村子有那么五六栋高楼,其余的地方都是庄稼与森林。一碗面条的价格是上百人民币,一次烧烤,每个人的费用相当于我们这儿一桌人的价格,早使钞票失色了。首尔的人均月收入约是三四千美元,白领的收入六七千美元,但孩子的教育费就除去了1/4,再除去住房,所剩无几。我们参观了海军陆战队,午饭的时候在军队的食堂里吃饭,一勺泡菜,一勺炒泡菜,一碗牛肉汤,外加几片干海菜。

坚挺的货币还是能给国民们带来些不同感受。在首尔,买不起房子却频繁换汽车的大有人在。我们民宿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韩国国内,娱乐似乎有限,但国际化的经历却令人艳羡。身为主妇的女主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来过4次中国,到美洲和欧洲旅行不下20次。男主人退休后,一家人甚至打算到海外生活。这些,靠的是韩币与外币的比值和他们颇高的人均GNI。有了大笔的美元,他们有了和全世界交换商品的基础,能轻易享受到海外的货物和服务。

物价上涨范文第4篇

关键字:民生;物价;上涨;稳定

Abstrac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livelihood issues continue to be improved, from food and clothing to the overall well-off "and then" well-off "" harmonious society ", to draw the Government was concerned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track,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livelihood issues are also under development, while the current price rise is a prominent issue.

Key words: people's livelihood; prices; rise; stable

中图分类号:F7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物价上涨成为眼下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油价、房价、食品价格等纷纷上涨,物价上涨就像“兔子跳”,不停地往上“窜”。

物价上涨的表现

2011年物价上涨如同“过上车”一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年初的4.9%的月度同比涨幅一路上涨,进入5月之后,CPI涨幅迭创新高,直到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了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

粮价的上涨:去年11月份食品价格突然上涨3.7%,造成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突增0.5个百分点,又创下新高。在百姓眼中,买任何东西最大的体会就是贵,以前几毛钱一斤的青菜,现在涨到二、三元。我们的蔬菜价格已经进入了“元时代”。

能源价格的上涨:据调查,2010年的煤炭600元每吨而到2011年涨到1000元每吨,涨幅约40%。而在这方面,山西省对出省的煤炭征收附加费的决定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同意,这就意味着我国多数省份用煤价格仍将上涨。

没完没了的涨价衍生出蒜你狠、豆你玩、油你涨等等这些百般无奈的称呼,这些流行语的接力不断,印证了过去的一年又是物价飞涨的一年。我们不能任由其无止尽的涨下去,要挖掘深层的原因,遏制住这种势头。

物价上涨的原因

虽然此番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起来的,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此次物价上涨有其巨大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所造成。因此,我们对物价上涨这个问题不能轻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价格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首要因素。

据调查,2010年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9.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约2.79个百分点,部分食品价格涨幅超过两位数,如粮食、鲜菜、食糖价格分别上涨14.3%、11.5%和28.3%。

是什么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呢?比如,大米价格出现反弹,主要是因为主产区稻谷价格上涨以及运输费用的增加。就拿北京市场来说,其大米主要辽宁和黑龙江,今年以来辽宁地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北京大米市场出现波动。随着天气的变化,大米市场的销售量也将逐步放大,大米价格还会在高位徘徊。而蔬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汽、柴油价格上涨,增加了蔬菜的运输成本,同时,近期产地遭遇降温天气,导致蔬菜生产缓慢,供应不上,也是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其实,食品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从来都是非常清晰的,降低税费、稳定油价、减少路费,始终是绕不开的痼疾。

物价上涨更深一层次的原因是房价的上涨。

为了防止物价上涨,今年以来政府频频出手,先是祭出了“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遏制房价,最近更是强化了对房价上涨的调控政策。但是现实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目前的状况是越调越涨,调一次涨一次。

我们知道,房价在统计上是不计入消费物价指数的,那么,房价上涨是如何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呢?

房价上涨首先影响的是工资。住房消费是当前劳动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上涨必然会导致工资上涨,这也是这几年工资上涨的原因之一。在工资上涨的带动下,农产品涨价就是应该水到渠成的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必将引起新一轮的货币贬值。从房价与收入来看,如果房价维持不降,未来一段时间工资上涨幅度将惊人,即使在非中心城市也是如此。

因此,房价偏离房子的价值,并不影响市场经济按照商品中所包含的等量的人类一般劳动进行交换的原则。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物价互相拉升,达到某种平衡。正像马克思《资本论》里所说:“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外部大环境也影响着我国物价的水平,比如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预计美元仍将保持弱势格局,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亦将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

此外,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直接造成人民币购买力的下降。打个比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6年的时候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8061。而07年是1:7.11。假如一个企业出口了1美元的货物,在06年1美元可能换成8块钱,那么这8块钱,可以很好地保证这个企业的利润,而到了07年,同样的1美元只能换成7块钱,这7块钱,可能连他的成本都不够。由此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原材料上涨—商品上涨—出口价格上涨—更多的美元消化到国内—下一轮涨价,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怎样稳定物价?

通过之前分析,我们知道高物价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危害,高物价不仅使民不堪负,还会使国家发展缓慢下来,更严重的来说,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最终将不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所以,稳定物价刻不容缓,好在我们的政府已经重视到这一点了,积极出台政策措施稳定物价。

1、政府于2010年11月20日出台的16条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具体措施。

国务院颁布的这十六条措施简称“国十六条”,具体来说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供应;做好煤电油气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制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级联席会议制度。这十六条非常全面细致的给出了稳定物价的措施,条条都有可行之处,如果真能落实到实处,我们的高物价降下来就指日可待了。

稳定物价还应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我们的干部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应把稳定物价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各级政府应参考这一意见,把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纳入对各市、各有关部门及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凡不落实,不执行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有关工作要求的,或组织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作为企业,要不断的做大、做强民族企业,不能过多的依赖进口,否则将永远被美元所牵制。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进步了才能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进而稳定物价。

总之,物价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负担,老百姓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稳定物价是天大的事情。尽管面临很多新挑战,但只要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措施,今年的物价调控是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2004-1-2[2]叶檀.控制物价上涨应对症施治[J].金融博览,2008(5).[3]如一.农产品涨价别低估资本力量[N].经济参考报,2010(5).

物价上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价;原因;对策

近年来,物价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体会最为深刻的社会问题。2007年5月份以后,我国物价上涨的问题开始凸显。在此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了急剧上涨的势头。到2008年2月份CPI更是一度达到了8.7%历史高点。一国经济运行状况一般都会最先体现在CPI上,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必然会导致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大的影响莫过于通过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所产生的再分配作用破坏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导致收入差距的增大来降低人们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和社会凝聚力。

价格围绕价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必然现象。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价值来源于凝结于商品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不同行业中的配置和分布在不同时期出现集聚和分散。一定时期内,在需求量没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生产资料集聚于其中的行业,其所生产的商品价格必然会下降而生产资料缺乏的行业的商品的价格会在一定幅度内上升。因此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反观我国物价,近年来一直呈总体上涨趋势而且超过了市场波动的合理范围。分析导致我国物价上涨的具体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物价上涨的原因不仅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天灾”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在干预市场过程中违背客观市场经济规律而导致的“人祸”。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上涨和一定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商品和服务产品的的价格总是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上涨趋势。因为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体现便是国民对商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量的增大,同样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相关生产的生产者的人工成本也会在同一时间增加。二战以后,由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为了保持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在经济疲软时期国家干预的最常见手段莫过于加大货币投入和兴办公共工程来进行经济刺激。在社会总供给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货币量的增加必然会稀释货币的购买力而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因而,可以说一定程度范围内的物价上涨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来的必然产物。然而我国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势头远远超出了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合理范围,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人民越来越“不差钱”,然而由于物价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钱却越来越不值“钱”。若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必然将导致我国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和生产者生产积极性的下降。

物价的上涨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笔者认为时下我国物价的大幅上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超发的巨额货币。据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量(M2)最大的国家。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此项数据的1.5倍。2012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2013年M2增长目标预计13%左右。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4月11日公布的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2013年3月,中国M2供应同比增长15.6%,预期增长14.6%。与美国相比,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都远远大于我国;我国在社会总供给大大小于美国的情况下货币量确实美国的一倍多。货币超发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而且由于美元在国际社会中充当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即便美元出现了超发也不会对其国内经济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就我国而言,在商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总供给远远小于美国的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却大大超过美国,必然导致国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和通货膨胀的危险增大。而且由于人民币尚不具备世界货币的职能和地位,超发的巨额人民币首先会冲击我国的国民经济导致物价的上涨和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2011年3月之后,为了遏制物价同时调节市场中的货币量,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上调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巨大的货币流已经流入金融和商品市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已经无法遏制物价上涨的势头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现阶段的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的结果。政府,按西方政治学的观点,其主要职能是解决政治、社会性问题,为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创造适宜的环境。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宏观干预和调控也必须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才具有合法性。因此在政治制度发达和完善的国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必须经过国会的充分论证和各方力量博弈之后才能实施。反观我国,作为对政府工作的主要监督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对政府的监管中长期“隐身”,很多时候在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时根本不受任何监督。我国的政府成了几乎不受任何监督的国家机构,因此很多时候政府制定的政策成了既缺乏远见又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拍脑袋”决策。在这种境况下我国政府对经济干预出现行为错乱也就不足为怪了,很多时候政府甚至从根本上颠倒了其原有的职能,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政府既是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积极参与其中变成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如2011年,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保八增长率进而进行经济刺激就拍板决定了进行四万亿的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计划。巨大的政府投资在给经济带来“刺激”的同时极大地稀释了货币的购买力,导致通胀的压力加剧和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运作重新流入了股市和房市。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低迷态势, “地王”却不断在我国房地产业中涌现,我国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在全球经济中成了一枝独秀的“奇迹”。而奇迹的代价就是物价总体水平的持续上升。此外,政府职能的错位还体现在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待我国市场经济主要参与者的态度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政府设置大量的审批和监管程序;对国有企业却一味地纵容和忍让。国有企业不仅掌握着大量国计民生的行业,而且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反观近年来的国企的经营模式,其经营亏损由全国人民买单;经营利润却与全国人民无关。更为甚者,利用自身对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和优势,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不断上涨其产品价格来获得巨大的垄断利益。国有垄断行业不断对相关产品上调价格,而且由于其经营的行业大多是煤炭、电力、成品油等处于生产加工业的上流产业,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和交易成本的上涨。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进而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和监管,国家的经济调控就无法落到实处。有人曾调侃说:“国家发改委自成立以来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涨价另一件是为涨价辩护”。

物价的飙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来源于当前存在于我国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中的权力腐败。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同样一集装箱的货物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所耗费的正常物流费用竟然超过了从广州到美国的费用。由于公权力的腐败和权力寻租的肆无忌惮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商品在流通中的交易成本。按照科斯定理的相关理论观点: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只要市场上商品或服务产品在交易费用等于零或很小的情况下,商品的流通和财富的分配最终必然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权力寻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寻租行为导致了市场活动过程中商品交易的交易成本增加,在寻租的过程中权力本身被物化成为商品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权力的寻租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由于我国长期权力监督机制的缺失在很多时候权力寻租呈现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权力寻租在增加交易成本的同时还导致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原则丧失殆尽,众多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参与市场的方式从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转向了寻求权力庇护下巨额利润。因此,权力寻租不仅导致物价的上涨而且会动摇市场经济参与者对市场的信心;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而且还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制度的痼疾和权力的腐败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毒瘤更是物价上涨的幕后推手。要改变物价屡调屡涨的尴尬局面,当务之急就在于从源头上降低商品的交易成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转。

除上述原因外,我国实行的间接税制的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物价的上涨。间接税,指的是这样一个税种,他的纳税义务人并不直接纳税,税收的实际负担人即纳税人通过购买和消费高价位的物品和服务来实现间接纳税,而税收被隐藏于商品和消费之中。间接税的纳税人在表面上并没有承担纳税义务,但是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实际上已将自己的税款在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中上缴给了国家。间接税制,虽然在表面上减轻了国民的税收负担,但是在物价上涨的特殊境况下无疑会加剧物价的失衡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改变我国现有的税收制度,改间接税为直接税的同时切实减轻国民纳税负担不仅可以遏制物价的持续上涨势头,而且可以增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由于2008年后西方国家收到了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热钱大量流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证券以及商品生产领域,大量热钱的流入是我国本来就已经持续上涨的物价进一步焕发活力。国际热钱由于其固有的投机性,大量流入了我国房地产业等固定资产和金融行业。不仅推高了相应领域内商品价格而且极大增加了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剧了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对国际热钱和投机资本进行有效监督不仅有利于对我国现阶段物价的调节而且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物价上涨是国内外众多原因合力的结果,不仅有客观规律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现行政治经济制度和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应该清醒认识到,物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他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解决当前的物价问题,不仅要从经济规律出发逐步实现货币发行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平衡;而且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减少权力寻租同时适当转变我国的税收和财政政策,真正实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作者简介

刘征,男,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人,曾获学历:石河子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

物价上涨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价问题;物价上涨原因;应对举措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非常特殊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面临很多过去不熟悉、非常复杂的问题,物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近期的物价上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诸多关注。但我国的物价问题非常棘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不是单方面的措施就可以改变的,政府出台一些宏观政策也无明显作用,而且考虑到宏观调控的滞后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相关影响,我国在处理物价问题时一直都是持着谨慎态度。

一、我国近期的物价问题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国近期出现的物价上涨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从物价上涨的表现和负面影响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物价上涨这个问题。

(一)我国近期的物价上涨状况

自2010年来,我国物价上涨的幅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棉花掌”……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对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城市的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显示:31种产品中,近80%出现价格上涨。从整体看,2010年中国GDP增长10.3%,CPI上涨3.3%。我国这次的物价上涨是一个矛盾的集合:高储蓄率基础上的需求不足和使物价上涨的矛盾;以及大部分产能过剩和物价上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集合体在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尚未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国的物价直到现在仍然是高居难下。

(二)物价上涨的基本影响

1.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弹性为刚性,对于以工资收入为主的老百姓来说,物价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支出,物价上涨折射的就是老百姓的生存质量打折的民生问题。

2.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从农业品的生产到各行各业的的生产,最终产品到消费者的手中经历了无数的销售环节,而在每个环节的运转中,盈利最多的是销售者而非生产者,生产者仅仅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

3.引起农产品的供给缺口

现在的农民工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群体。虽然粮食价格在上涨,农民的收入仍然非常有限,他们都是因为农业收入低而离家到外打工的农民,这必会引起农产品的供给缺口。

以上影响都是最基本的,但物价上涨的影响绝不止这些,诸如居民精神上的压力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都逐渐凸显,所以物价上涨问题的严重性绝不容忽视。

二、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但我认为货币资产绝不是唯一因素,在浅析近期涨价预期陡升的原因时,筛选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前几年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明显偏多的流动性

通胀是一个常年货币超发的累积效果, 不是某一个时点货币发多了,也不是反金融危机这两年货币信贷膨胀的事。加上国际宽松的货币环境,尤其是美国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输入性通胀压力更加增大。

(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过程中,不只是说决定于供求基本面的一些因素会影响价格变化和价格传递,还有金融因素也影响价格变化及其传递。很多迹象表明,当前的物价情况在国际上互相悸动。

(三)价格改革不到位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物价改革开始的,但是直到今天,一些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仍还没有充分的到位,最主要的就是资源价格以及现在我们的广义环境的价格。

三、对2011年物价增长趋势的预测

(一)对影响物价的下行因素的分析

1.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主要是利率将会继续升息、信贷增长及货币供应量增长都会有所放慢,这会使今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将会有所抑制。

2.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比2010明显减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这会进一步加大国内工业品价格的回调压力。

3.今年实际消费增长可能继续回调,将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受消费增长周期因素的影响,GDP增长的高点比消费增长的高点早两年,今年消费增长将会继续有所放慢。

(二)对影响物价上行因素的分析

1.投机因素或气氛仍然相当浓郁,虽然随着金融政策适度收紧,其影响有望减弱,但风险投资者追逐的最大利润目标是不变的。

2.一些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这是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内在因素,但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改革或税收改革,也很棘手。

3.综合分析

因为影响物价下行因素增多增强,相比较,今年影响物价上行的因素将减少、减弱,由此,通胀压力趋于减轻,物价增长将有所回落,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从货币供应来看,央行紧缩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对控制短期通胀预期有很大的帮助。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轮流使用,目的都在收紧流动性。但在抵御通胀的同时,也难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

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主要举措

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加大治理流动性环境的力度。有关部门需要继续打击投机和炒作作为,同时也应该疏导游资,正确鼓励和引导民间游资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

2.国民收入分配优化方案尽快实施。政府部门应该适时推出“指数型工资”政策,以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与通货膨胀保持同步,增加对居民的就业支持和政府转移支出,以做到缩小收入差距。

3.加强对农业的调控和对农业生产者的保护。通过适当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过快上涨来稳定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让农副产品价格上升的好处主要流向生产者,而不是销售商。

参考文献:

[1]李杨.穿透宏观迷雾解决物价上涨之道[R].理论导报,2010,(12).

[2]原松华.中国经济面临通胀考验[N].中国发展观察,2010-12-1.

[3]郑风田.国16条能否平抑物价国[J].今日中国论坛,2010,(1).

[4][美]彼特・鲍泰利.物价困扰中国人[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12).

物价上涨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物价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市价格水平呈持续上扬的态势,特别是菜价、肉价的持续走高,让普通老百姓直感生活成本增加、压力加大。物价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一直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

一、当前我市物价上涨的特点

自2010年初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一直居高不下,2010年上涨3.0%,2011年上涨5.2%,2012年上涨2.8%。本轮价格上涨的特征主要还是结构性上涨的因素在推动,但是上游产品向下游产品传导的价格上涨压力在加大,因此也要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从居民消费品价格来看,消费弹性较小的食品类价格和部分垄断性商品价格上涨较快,食品类中又主要是粮食、油脂、蛋、水产品和蔬菜等价格上涨最为明显,分别上涨2.5%、8.8%、5.5%、7.1%和19.5%。如下图:

二、拉动物价上涨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变化制约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着市场物价的变动,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由于粮食作为人们消费的生活必需品,缺乏消费的价格弹性,几乎没有替代商品,因此,无论粮食的价格怎样,消费者的粮食需求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当供应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粮食需求时,市场就只有通过涨价来使得市场运行达到均衡。从2006年以来,我市粮食产量增长甚微,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仅为1.6%。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93。37万吨,与1993年的水平相当,而1993~2012年我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21.4%的增长,粮食明显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二)国际因素。

1、成本推动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渐走高,市场价格来自成本推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石油及食品价格的剧烈变动。一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加剧了国内价格水平上涨。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据工信部统计,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55%,已超过美国。石油作为最基本且必需的自然资源,使用范围涉及到众多领域,其价格的变动也就间接影响了其他商品的价格,石油价格上升引起其他商品成本的增加。二是全球范围内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扬。我国现阶段粮食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在逐年增加,2012年已超过6000万吨,其中大豆进口超过全球交易总量的60%。三是金属及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也超过了50%,而其价格五年涨幅超过600%。自工业化起步以来,我市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已进入明显重工化的阶段,对原油及金属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原油价格、矿产品价格的波动就会很容易影响到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当前,我市物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国际石油价格及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作用。

2、人民币升值因素。

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各种经济行为都必须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行为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已给我国原油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带来了上涨的动力,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来自人民币汇率的变动。2011年12月,美元对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跌至6.2254,对比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前的2005年6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2.9%。在我国日益融入国际的背景下,物价水平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上涨了,但国际计价货币是美元,国内重要商品、原材料都来自国际市场,由于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疯狂上涨,上涨幅度超过了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国内物价也就随之持续攀升。另外在资本市场供求方面,自2010年10月以来,亚洲等新兴市场正面临相当严峻的资本流入,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国际游资的巨大套利空间,吸引更多非直接投资的短期资本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不平衡,增加对地产、股市等的投资和投机,甚至会制造虚假繁荣和泡沫,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还会引发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三)国内因素。

1、政府调控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应该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即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近几年来我国为保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流动性过剩。

2、货币扩张因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为了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扩张政策。199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1998年增长了12.6%,此后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末,广义货币(M2)的总量已达到96.90万亿元,比1998年末增长了8.27倍。货币超量供应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大增,此时,如果市场供应量不能满足增长后的购买力需求,市场只有涨价,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四)影响物价变动的经济计量指标。

物价上涨范文第8篇

摘要:从最初的“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糖高宗”…从最初的猪肉、蔬菜、鸡蛋、食用油,到后来的快餐、方便面、苹果、牛奶…去年开始大量日常消费品价格纷纷上涨,“物价上涨”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一个话题,直到年底,物价接力走高,就像一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但凡有关衣、食、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通货膨胀”也慢慢被人提出来。然而这种现象到底是“物价上涨”还是“通货膨胀”?本文旨在结合现阶段经济现象分析这两个名词,找出其区别于联系,以期能帮人们认识当今现象的实质。

关键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区别联系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 年1 月2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1.5% 一直上涨至11 月份5.1% 的高位,12 月份CPI 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涨幅为3.3%。由此可见,CPI的上涨已经是一个很显著的现象。

通货膨胀始终和物价上涨相连,并且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划等号,但从理论上分析,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还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概念,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自然有其区别于联系。

一、从定义来看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采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CPI连续6个月在超过3%,就称为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所谓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一般说来,通货膨胀必然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如某些商品如牛肉或房租等价格上涨,并不就是通货膨胀。因为一些商品价格上涨,而另一些商品的价格可能下降,二者相互抵消。只有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上升,才能使货币的购买力降低。

可见,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不能等同。通货膨胀包含物价上涨,但是通货膨胀这个概念有一个假定前提,就是说这个物价上涨主要是从需求面,特别是货币因素造成的。

二、从形成原因来看

共同原因:

(一)货币因素

首先,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政策,投入巨资“ 救市”,2009年除投入4 万亿财政资金,并增加了数万亿信贷资金,我国外汇储备到2011年3月已经增至3.044674万亿美元,。2010 年12 月M2 的余额高达725774.05 亿元,约合近11 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货币供应量M2只约8.8 万亿美元,我国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3,货币供应量却超过美国1/4。

其次,西方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增发货币,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2008 年,西方各国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欧元,大大增加了世界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推高了全球物价水平;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又两次推行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首次实行量宽政策,购进总额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两房”债券;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又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对于物价而言,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而且由于美元占据世界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美国增发的货币很大一部分迟早会流入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寻求更高回报,使新兴国家面临货币汇率上升压力,制造资产泡沫,推高商品价格。

对于通货膨胀而言,当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大幅度的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在缺乏价格结构调整机制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会进入流通市场,变为现实的购买力,从而导致货币供求失衡,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货币发行量过大是导致长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就会引起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就会有投资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

(二)非货币因素

1.需求拉动

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2008年年底,中央出台了4万亿的刺激投资需求的计划,这个计划在刺激积极、恢复增长方面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10.3%,而当前的物价上涨也是近几年连续超过10%的经济增长所累积的收入效应的正常释放。

2.成本推动

首先,受到国际粮食储备下降、国际价格传导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粮荒”,粮食价格普遍上涨,而粮食又是食品产业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其次,由于国际市场上美元持续走软,导致石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急剧攀升,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再次,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民工荒”凸显了农民工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部分上涨的劳动力工资成本最终将会转移到相关产品的价格中。

不同原因: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格则由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值增加了,商品价格就会随之上涨。这里,价格上涨是由商品价值增加引起的。

(2)如果商品价值不变,生产货币(金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了,也会引起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化。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是成反比的,如果货币价值减少了,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在这里,价格上涨是由货币价值减少引起的。

(3)在我国进行价格改革,克服某些商品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的不合理现象,调整不合理价格体系时,由于一般是通过提高价格低于价值的那些产品,如大幅度调高粮食棉花等产品价格,以便理顺价格关系,这样不可避免地也会使价格上涨。在这里,物价上涨是由国家对物价进行结构性调整而引起的。

(4)对市场和物价的管理放松,流通秩序就会比较混乱,乱收费用、垄断价格、牟取暴利、搭平涨价、攀比提价、漫天要价、欺诈宰客等等自行性涨价现象也会比较普遍,同样会引起物价上涨。

三、从影响来看

共同影响:

(一)对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CPI调查的范围基本涵盖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价格高低变化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特别是其中的食品类、衣着类。价格上涨会使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特别是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使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消费在总支出中比重加大,会给低收入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压力。

(二)对企业的影响。从生产角度来看,物价的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若产品不提价,则企业利润会减少,进而影响职工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职工作为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易导致商品销售不畅,从而企业资金流通不顺,融资成本增加,造成企业间债务增加,减少生产,甚至出现企业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等情况;若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水平而对产品售价相应地提高,则会引起工业品价格上涨,并带动使用该产品的其他行业的价格升高,最终拉动消费品价格上涨。

不同影响:

通货膨胀对国家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1.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会大量增加:通货膨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害,其所造成的货币的贬值也会触及到大家都极为敏感的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整体的上升,许多社会不和谐现象就会无法避免的产生,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

2.国内商品出口的竞争力下降:只要通货膨胀的程度较为剧烈,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就会极大的削弱。这对于本就已经处于困境中的出口行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此外,通货膨胀还会造成我们的黄金与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只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汇率必定会贬值。

3.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货币贬值,引起通货膨胀。国家会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如国家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4.对股市的影响。俗话说“通胀无牛市”,在通胀环境下,政府往往采取紧缩政策,控制货币发行,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而极易造成股价下跌,股指下滑。

四、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这两个经济范畴,不管是从其定义、形成原因,还是其影响来看,都有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对于现如今到底是物价上涨还是通货膨胀,不能简单的下定义,必须找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及本质,并结合现如今的种种表现,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余跟钱.国家统计局2011年一季度监测报告――通胀压力尚未消除.经济增速趋于加快,2011;5

[2]陈清涛.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重庆大学,2010;12

[3]吴琼.浅谈物价接力涨的背后.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2010;6

物价上涨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物价上涨 公民 经济影响 生活质量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发展、政策及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收支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收入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较大,低收入群体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一、近年来物价运行总体特征

我国的物价在2003年以后开始就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通过CPI观察,2003年5月的0.7%持续攀升到2010年12月的7.4%,增上10倍以上,主要是由食品和原材料等中上游产业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多数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但大部分分类消费支出价格上升趋势明显,CPI存在较强的上涨压力。而在公民的收入增长当中,却与支出上涨情况形成对比差异,其在2007年时公民的收入和支出较2006年增长13.7%和12.6%,是近些年以来的增长比例最高的一年,而在2009年~2010年时,分别增长为9.2%和7.9%,收入增幅降低。同期情况下,物价的上涨比例较高,公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支出情况也较少,根据调查研究,这种情况的形成,与物价上涨具有很大的联系。从上升角度来看,假定物价上涨10%,而收入上升8%,那么这种情况下,公民的收入相当于缩水症状,且公民的消费过程中会出现消费压力,导致物品的堆积等。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我市的700名居民进行住户调查,包括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物价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在2011年第二季度当中,人均可支配收入4343元,同比增长7.3%,同期支出增长6.5%,实际增长0.8%,这种情况也表明,在物价增长情况下,公民的实际的收入情况会造成很大的缩水,影响公民的生活质量。

在物价上涨的调查当中,本研究对同一家超市、加油站等进行调查,结果在居民日常消费当中的食品上涨、油价上涨都较多,这种情况下,对前来消费的700名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并记录居民的收支情况,结果采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处理,其实际提高0.3%。在2012年第一个季度的调查当中,700名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约3800元,2011年约为3600元,上升200元。

据国家统计局的居民调查队对我市600户居民进行调查当中,300户家庭认为物价上升较多,难以接受,200户居民可接受,100户居民没有明显计算,但认为物价需要进行一定下调。在家庭消费使用当中,2012年汽油上升情况较为明显,有车居民340户,均认为油价上涨过快,涨幅较大,用车带来负担。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

在形成物价上涨的因素当中,根据统计总结,其主要的方面有3点,详细情况如下:

(一)国际市场价格带动

在国际市场当中,如果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造成上涨,那么国内的物价情况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如在美国等大型资源过程中,其玉米等价格出现上涨,这时国内出口的玉米价格也会造成上涨,那么其国内的玉米价格也会上升,同期居民消费当中的玉米类产品的价格也就造成了上涨,出现物价上涨情况。

(二)成本原因

在物品生产的过程中,社会是一个整体性因素,如玉米生产过程中,燃油、肥料、种子等价格上涨,那么在生产过程中的耕地拖拉机成本增加、种地施肥成本上升、种子成本也出现上升情况,那么在玉米销售当中的价格也就会造成成本价格价高,如果玉米供需水平相当,那么市场价格就必然上升。

(三)供求关系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品价格变动情况除了成本、运输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效果,如在玉米市场当中,假定某一年的玉米总量变小,这是市场玉米供求关系中造成失衡,其价格必然会出现上升,反之则下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的物价情况多处于上涨阶段,特别是石油类能源产品的国际价格上涨,造成带动整个产业链、社会结构、生产成本的增加,出现物品价格上升的情况。

三、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物价上涨会造成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公民收入增长比例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消费当中的消费观必然造成影响,如2011年某公民月收入3000元,一袋面粉80元,而在2012年公民月收入3000元,面粉90元,这时公民的消费当中,会造成同等生活质量下的支出增加[3]。假定每月该公民消费需求600元,那么由于物价上涨,其实际支出可能达到650元,造成消费压力,而根据调查显示,因食品、居住等价格上涨,我市城镇居民家庭户均要多支出595元,给居民家庭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当中需要控制公民的收入增长和物价增长比例,稳定市场,我国的GDP增长8.3%,通货膨胀4.5%为最低影响标准,在这种情况,针对物价上涨情况可以通过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继续压缩资金流动性,防止货币供给过快增长;通过信息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减弱通胀预期;深化教育和体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抑制服务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炒作行为等几个方面出发,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

参考文献:

[1]黄连新,徐世友.波兰通货膨胀的剖析[J].税务与经济,2009,2(04):23~24.

[2]罗承熙.关于战后美国物价上涨问题[J].世界经济,2008,1(02):45.

[3]罗承熙.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J].世界经济,2007,3(04):78~79.

物价上涨范文第10篇

【超市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

从20xx年8月份以来,关系民生的肉类、粮油和煤气价格不断飙升,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物价上涨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倾听一下老百姓的心声。

以下是2月1日至5日我们在花都各大市场、超市随机对200名不同阶层的市民所做的调查,以及对猪肉、花生油、煤气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上涨的情况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统计。

一、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主要物品价格上涨调查表

价 格物 品 20xx年-20xx年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猪肉/kg 17.8 19.6 23.2 27.6 29.2

花生油/L 15.6 17.8 19.6 21.2 23.2

煤气/m3 13 13 15 18 18

二、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月工资增加调查表

月 工 资 增 加(元) 0 0-100 100 ~ 400 400

调 查 人 数 141 29 26 4

占总人数的比例 70.5% 14.5% 13% 2%

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调查表

影 响 程 度 无影响 有一定影响 很大影响

调 查 人 数 60 72 68

占总人数的比例 30% 36% 34%

四、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图表分析:

由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之上图观察得知:在物价迅速上涨的今天,仍有许多市民的工资没有增长,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0.5%,并且工资上升幅度较大的人仅占总人数的2%!这是多么严峻的问题啊!关系民生的各种物品价格不断飙升,而居民的工资却得不到与物价同幅度,同比例的上升。自然而然的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进一步反映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在物价上涨严重时就已经出台各种抑制物价飙升的规定,我们的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则显示民众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体现出一些商家没能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办事,同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强。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推动工资的增长,让民众能够坦然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 ,而不是为他们构筑起一个并不存在的虚拟的幻觉。超市调查报告的范文里说:国际经验也表明,扩大居民收入份额,使居民收入增速等于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湿度快于经济增长。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应适度向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倾斜,保持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应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于物价上涨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

2.物价上涨的原因

3.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

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近几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

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总体情况介绍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物价涨了,工资没涨。工资涨了,物价涨的更快!

目前中国通胀的表现比较特殊,因为主要是食品类涨价幅度超过10%,带动整体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升至5%以上。但是美国的物价指数是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原因是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不足以反映社会整体通胀的真实情况。而中国除食品外的价格指数上升仅仅1.9%。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结构性的,广义上讲是流动性过剩(即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但如果仅仅用收缩货币存量的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食品类商品价格的上涨的本质原因是原材料,能源价格的增长,如电力,化肥,运输(汽油价格提高运输成本),当然也有中间商的投机行为的作用。目前,政府采用各种行政手段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这类商品的涨价压力已经缓解。但是,原则上讲,这类商品,主要是蔬菜和农产品的价格应该适度上涨,这样可以使农民得到较多的利益。当社会都在注意城市人口失业率的时候,有谁会注意农民的收入是否合理呢?

生活用品的涨价只能说明生产商的资金充裕,不必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降价处理商品。例如衣服的价格,确实可以发现商场的价格提高许多,但再仔细了解可以发现,高价格的商品通常是新上市的样式,而且没有节假日的打折活动。笔者曾经花200元买到国内某名牌的西服,原价将近XX元,通常打折到最低也要4-5折。而我买的西服大约是3年前的样式。在任何时代,不考虑价格仅以自己喜欢为买的标准,都是富裕到一定程度的人群的消费行为。

工资水平需要调整。提高工资,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这些是调整社会分配格局的措施,会缓解通胀压力。但是,如果调整过快,会形成物价与工资轮流增长的恶性循环。

人民币汇率偏低。由于我国经济对进口物资的依赖性很高,石油等商品价格高企对我国物价上升构成压力,这是美国过量发行美元的结果。如果人民币汇率提高,会使目前的通胀得到缓解。只是人民币汇率提高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会使我国经济受到伤害。

蔬菜元时代

蔬菜价格已经进入元时代。在近20种蔬菜中,至少1/3的蔬菜要价超过4元/斤,1元/斤以下的蔬菜几乎绝迹.

蒜你狠是时下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这是源于大陆大蒜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蒜你狠的菜价,让老百姓在掏荷包里的银子买蔬菜时,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最后只能感慨:什么都涨了。

泡菜,对于韩国人而言,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食物。但由于气候异常,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白菜的价格持续上涨,有的地方价格甚至是以往的4倍。这让韩国很多普通家庭吃不上泡菜,被当地媒体称为泡菜危机。

菜篮子综合症,中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比前上涨0.3%,是连续第6周上涨,网民们纷纷发贴诉说物价上涨之害,城里人说物价涨了坑了城市居民,富了农村群众;农村人说物价涨了,种啥养啥都赔本,物价上涨不只伤害了农村群众,伤害了城市居民,物价上涨严重伤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粮价涨了,粮农未曾得到多少实惠,肉价回升了,猪农也未尝到甜头,蒜价涨了,蒜农依旧未实现增收。这就是物价上涨下农村的真实情况。

以上是关于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简单解释。

四、市场调查

去菜市场逛一圈,竟然很难看到1元/斤以下的菜。有些当季菜,比如苋菜,都是4、5元一斤。带100元出门买菜,经常兜里空空回去。回去一算账,连雇主都不相信钱用得这么快。一名打工的专职钟点阿姨反映到,今年以来,每个月与雇主核对买菜的账单时,她就愈加清楚地感觉到东西贵多了。后来她说,她服务的几个家庭都经常吃蚕豆。可是她又说:蚕豆卖4元5斤,几乎是菜场里最便宜的蔬菜了。

一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称原本不太在乎钱的白领最近也体会到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她在博客里抱怨:茄子8元一斤,散养母鸡20元一斤,买两只鸡花了200元。现在花钱都觉得肉疼。

一位在超市蔬菜柜台工作的职员对今年以来的蔬菜价格变化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她说过年后,蔬菜价格一直在上涨,她所在超市上架蔬菜的零售价比年初时平均翻了近一番。

除蔬菜外,包括水果、粮油在内的其他食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继房奴出现后,最近,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

有人反映,杂粮涨价比之蔬菜更为凶猛:去年绿豆3元/斤,今年已经卖到11元/斤。前两天,家门口的超市还卖断货了。

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轮接一轮;一个产品接一个产品;一个环节传导到一个环节。

除了农产品涨价外,衣食住行中的衣这一项也让消费者感觉手头吃紧。

五、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和制约、影响因素

根据大家的反映的普遍观点来说主要有一下方面的原因:

其一:国家宏观调控(即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所谓的宏观调控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其二: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这几天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

其三: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其四: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

其五:热钱炒作的因素。

我看了一些文章不完全一样,我个人认为这次物价为什么涨?

第一,有成本的原因,尽管大宗农副产品没有怎么涨,但是与消费息息相关的蔬菜等涨起来了,这里面确实有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民工一天的工资相当高,我曾经听说原来新疆棉花收集时找河南的农民去一天50块,现在100块也找不到。这是一个例子,说明有成本推动的因素。随着如何把蛋糕切好的呼声下,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做大了,收入分配怎么解决好?想尽办法把蛋糕切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推动和引起的物价上涨会持续一段.在民工荒或者是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的时机大背景下会维持一个阶段,现在物价压力不仅仅是这个。

第二个原因是输入性的,在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尽管加强了资本管制,大家很关心热钱问题,货币供应多的问题,担心超发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客观上有些关系老百姓国计民生的商品原材料许多是进口的。比如像大豆,几乎四分之三是进口,植物油大多数也是进口的,在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全球货币多,全球商品价格包括棉花、糖、咖啡、石油都在涨价,而且大幅度涨价情况之下,我们进口的东西能不涨价很难!

第三,物价上涨环境中,市场投机炒作也相当厉害,我在一些场合说,比如网上的语言豆你玩、蒜你狠,这样的炒作本身对物价推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 仔细分析最近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几个方面都有。但是不管是炒作原因,成本推动也好,还是国内一些需求原因,说到最后物价问题还是货币问题。

六、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可行性

1、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促进消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有效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强信心,减少过度储蓄,扩张即期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于我区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偏低,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应增加在岗职工收入,以支撑居民收入的增加,政府应实行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优先的政策,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2、加大对低收入户的扶贫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关心弱势群体,一方面要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增加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支持和转移支付,发放低保补助费是一个方面,同时应注意解决低收入户家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政策,着力解决由于不合法不合理收入存在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问题,重点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比重,加大对低收入户的扶贫力度,使之尽快脱贫。

3、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更新消费观念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应从研究生产和供给,转向研究消费和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着力从体制和政策上调整消费结构,启动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严厉制裁商业欺诈,提倡、鼓励诚信促销,规范市场秩序,消除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后顾之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生产经营单位应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大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力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租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目前,我区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白点还很多,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4.稳定价格

稳定价格总水平的24字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市场价格稳住;同时,考虑到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成本推动因素等可能会长期起作用,所以要把采取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就是要打好组合拳:针对供给面的因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合理利益,保障主要农产品和重要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完善储备制度,合理降低运输等流通成本;针对需求面的因素,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最基础性的货币条件;针对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密切跟踪和防控境外热钱流入,搞好重要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调节,增强国家储备的吞吐调控能力;针对市场管理因素,把维护市场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打击串通涨价、变相涨价、囤积炒作等不法行为;对于政府所管价格特别是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要把握好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就是要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针对通胀预期因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澄清各种不实报道,客观分析物价变动趋势,稳定各方面的价格预期。所有的货物,不得高价进口,不得低价出口。物的最高价格,超过上线,禁止进口;限制出口货物的最低价格,低于下线,禁止出口。什么昂贵出口什么,什么便宜进口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七、个人结论

对于调查结果我最深刻的体会是:

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混乱,失业率上升,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安宁。物价上涨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展开。物价上涨会造成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失衡,造成商品积压;也会影响卖主的利润.物价上涨不利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对于物价上涨,由于市场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所以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调控。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从技术资金上为农民提供支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市场供给;做好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工作,确保为鲜活农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价、工商、农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肃查处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稳定物价。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特别是要在当前这一阶段要求各地政府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力度。为了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政府也要加强信息引导服务工作,要及时合理地提出工资增长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以及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

上一篇:物价调控范文 下一篇:稳定物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