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好处

时间:2022-10-08 05:53:03

浅谈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好处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增加阅读量。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有利性;广泛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67-01

运用信息技术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固有的基础上达到最优化。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本和板书是静态和呆板的,难免枯燥乏味。而计算机让课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地讲,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皇帝的新装》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又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即将下课时又在教室内响起欢快轻松的春的乐曲——《春天在哪里》,这样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绪从上课开始到结束都持续高涨,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对于美文、说明文等某些课文而言,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学生缺乏实际的现场感和难以把握抽象理论的难题。远比教师口头描述精彩、完整,大大便利了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情感

在激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春》的教学中,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一课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组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并培养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平时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教学传统篇目《社戏》,运用课件,学生听的津津有味,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五、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阅读量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网络来弥补不足,网络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课后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文章。如在初中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到初二上半学期为止学生就已经学过两篇他的文章,学生对他的了解比较多,但这都是表面的,要想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思想,了解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此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鲁迅。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上一篇:小议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 下一篇:飞翔在民间的“采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