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结合生活实际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08 05:07:14

浅谈如何结合生活实际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英语学习也应该生活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实践的要求。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把生活化引入英语教学,得出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试图说明生活化英语教学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英语课堂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真正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

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应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健康发展,又在发展中愉快地生活。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意点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因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教师的转变,做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正确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灌输语言的人。教师应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

二、布置优美的生活化英语教室环境

教室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这种“拟人”的教室环境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氛围。为了缩小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应在班级中努力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多给学生习得语言的机会。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布置学生喜欢的、形式各样的英语卡片、图片、英语格言、英语标语等,在教室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活泼的、轻松的语言环境,使教室成为一个五彩缤纷、吸引学生的英语文化小岛。还可在每期黑板报上特设一个英语角,增添英语歌曲、英语谚语和英语文化知识等,可让学生去找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确实让学生感觉到教室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学生可以时刻感觉到英语的存在,时刻有英语映入眼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

三、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能使学生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孩子们容易接受。教师应在《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近课堂。有人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5 How much are the pants? SectionB笔者事先精心准备了一些有关clothes的挂图并要求课前让学生准备带一些其它生活用品。上课时要求学生把坐位分开,把教室布置成商品展销会,一部分扮演卖衣服,一部分扮演卖鞋子,一部分扮演卖水果,一部分扮演卖学习用品等。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的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可望。

四、创设生活化的语言交际情境

根据语言交际的功能要求,我们要使英语课堂交际变成语言交际,从而创造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也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掌握语言的运用。教师可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去完成某个任务,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间建立联系,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把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结合在一起,开展以生活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例如,在学了人物介绍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就其家庭成员进行介绍:This is my sister. Her name is…. This is my brother. His name is….新的教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其优点,让学生尽量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为了学生能开口说,我们应从他们一开始进入这个新环境、新的大家庭起,就要求他们开始做起。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习惯。其实,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只要教室努力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无形之中便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英语。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教育志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使他们能说感兴趣的话题,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生活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等,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交际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才能圆满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牟永女.初中英语教学不妨追求“生活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5).

[2]陈凤云.活化英语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01,(2).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