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08 03:55:57

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总结干预方法。方法 预见性收集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血压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第10d,干预组脑出血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0±11)mmHg、(91±5)mmHg,脑梗死)(123±7)mmHg、(84±4)mmHg,对照组脑出血(147±21)mmHg、(97±9)mmHg;干预组、对照组合计并发分别为3例、10例;干预组脑出血、合计不良事件例分别为6例、10例,对照组则为14例、2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行血压护理干预可有效抑制并发,改善患者结局,特别是针对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

脑出血、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其发病率可到5%、致残率达33%、死亡率达30%[1]。虽然有关于脑出血、脑梗死血压控制标准并不明晰,尚存在较大争议,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于急性发病时血压通常会有所升高,就诊后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严重偏低者预后较差,因此探究有效的血压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预见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8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卒中、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57~72岁,平均(63.8±3.2)岁;脑出血37例、脑梗死43例。有既往高血压病史55例,未有高血压病史25例;首次就诊血压升高者72例。纳入标准:发病至送院时间≤48h;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排除标准:血管病变者、患有严重原发病。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入院时需手术者给予手术治疗,进行清除血肿、颅内降压等措施,待患者各项生理体征平稳后据临床表现、医嘱、相关疾病执行护理路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用药护理等,积极控制原发病。

1.2.2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压护理干预:①据患者病情表现,如是否伴有血压升高,升高状况如何,何时回落,回落状况,手术情况,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既往发病史等,结合医嘱,参考相关文献报道,设定血压控制标准;②进行血压监测,间隔1~2h测定1次血压,以作为干预依据;③选派精干护理人员,结合病因,提高血压监护标准,重视患者主诉;④饮食护理,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血压控制食谱,给予易消化、低盐、清淡食物,多饮水[2];⑤基础护理,给予心理支持,戒激动,嘱卧床休息,略抬高头部;给予指导,以自由舒适为宜,促进静脉回流;提高监护标准,抑制意外事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包于Window7平台操作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置信水平,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对照组与干预组第10d间收缩压、舒张压优于第5d,第10d,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不良结局对照组并发、不良结局合计例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脑出血不良结局例数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有关于脑卒中的血压干预标准并不明晰,但有资料表明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病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血压升高反应,多数患者会在发病后2w左右逐渐下降趋于平稳[3]。在此期间,脑出血者血压虽有自行下降趋势,但若不能如期下降,可能引起缺血半暗带加或出血改变甚至是再灌注损伤,加重病情,因此针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的降压措施,维持恒定非常必要[4]。对于脑梗死患者,有研究显示,适当的控制维持脑梗死血压,有利于激发脑血管自我保护机制。

据此,本次研究以文献统计脑出血、脑梗死血压维持标准制定血压护理干预方法,应用血液综合护理干预,维持血压稳定下降,其中脑出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2]罗朝宁,胥雪梅.脑出血与脑梗死114例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5-126.

[3]汤明路.急诊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22-23.

[4]阎奇.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5):478-479.

上一篇: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青少年输尿管囊肿 下一篇:大颗粒栓塞剂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