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CCU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研究和体会

时间:2022-10-07 11:57:30

对CCU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研究和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入住CCU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使CCU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得到改善,帮助患者从焦虑抑郁状态中解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恢复。

关键词:CCU患者;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本文对患者入住CCU后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现状,结合临床,分析原因,并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CCU 2010年11月~2012年1月年住院的符合CCU住院标准(如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患者,本调查共发放115份,男59份,女56份,年龄45岁~94岁,监护时间7~20 d。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对入住CCU的患者发放SAS,SDS,首次评定在患者入住CCU 3 d内完成,由于精力或体力,视力等原因无法填写量表的患者,由本人口述,护士代其填写,出院前进行第二次评定。SAS,SDS量表各有20项,测评所得分乘以1.25得标准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高.通过入住后与患者交流,观察,询问等方法,分析出现存的心理状态和原因.我们把同一批患者入院3 d内评定的结果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后,在出院前评定的结果设为干预组。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入住CCU患者现存的心理状态所占比例,见表1。

2.2患者SAS的评分的比较,见表2。

2.3患者SDS的评分的比较,见表3。

干预组评分较首次评分下降(P

3讨论

3.1 CCU患者现存的心理状态原因分析

3.1.1紧张恐惧心理 CCU设置各种医疗器械,使患者活动受限,加上监护仪及微量泵的信号声,报警声,使患者倍感焦虑,烦躁,继而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和休息.还有起搏器安装手术患者,对手术存在较多顾虑,如怕痛,担心自身生命安全及由于手术而带来的形体和功能上的损害[1]。

3.1.2焦虑疑惑心理 CCU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过重,还有,患者入院后往往要进行自身角色转换,这些在患者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困惑。

3.1.3孤独心理 由于CCU特殊环境,探视规定严格,导致患者被迫与亲人分离,因此产生孤独感。

3.1.4悲观抗拒心理 ①无法预知自己疾病的预后,信息缺乏,引发悲观情绪。②每天调整电极,导联线,暴露胸部,有损隐私及自尊[2]。

3.1.5依赖心理 部分患者认为CCU的先进仪器使其生命安全的保障,一旦停用即产生不安全感,对CCU产生依赖感。

3.2对CCU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程序 在SAS量表中,第7,16,19条以及SDS量表中第5,8条都显示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的生理需要相一致,SAS量表中第2,3条与安全需要相一致,而其他项通过了解负性根源后,也是和马斯洛层次需要论一致,所以我们实行心理干预的程序就根据层次需要论来,先进行心理评估,提出心理护理诊断,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然后效果评价。

3.3实施具体干预措施

3.3.1营造舒适的环境,满足患者生理需要

3.3.1.1环境舒适 病房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整齐。定时开窗通风透气,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光线柔和,据相关文献报道[3],病房内的色彩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1.2基础护理 每日早晚用温水清洁面部和梳头,协助为患者擦浴全身。做好口腔护理和各种管道的护理。协助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拍背,帮助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3.3.1.3疼痛护理 有些入院的患者会因为疾病产生疼痛,如心绞痛,或合并其它外伤,骨折等。对这些患者来说,解除疼痛很重要。我们可以尝试让其松驰肌肉,如打哈欠,深呼吸,欣赏音乐,读书看报等。

3.3.1.4护理 我们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协助翻身,卧位取功能位,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间隔适当时间给予被动活动下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3.1.5排泄护理 由于冠心病患者要不同程度的卧床休息,尽可能让患者床上或者床边解便。协助患者放置便器,注意屏风遮挡。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排便困难者给予开塞露或口服缓泻剂。

3.3.1.6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以减轻心脏负荷。

3.3.1.7睡眠护理 充足的睡眠是减轻焦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做好晚间护理,睡前帮助患者热水洗脚,喝牛奶等,必要时给予安眠镇静药物帮助睡眠。

3.3.2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满足患者安全需要

3.3.2.1 CCU内的各种声音,光源,监护仪器设备等对患者都是一种刺激。噪音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其中心理表现为情绪改变,焦虑,烦躁,愤怒,恐惧等[4]。而监护仪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常见有恐惧焦虑感,卧位不适感,拥挤压力感,视觉刺激感[5]。CCU各种监护仪器报警声,负压吸引器抽吸声,电话铃声等,给患者造成感觉超负荷,这种影响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出现[6],Kahn等将噪声按其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与机器有关,不可控;另一类与人的行为有关,可控。并且认为50%以上的噪音属于后者[7]。因此应尽量减少工作环境的噪音和防止感觉超负荷[8]。具体措施:①调整CCU内的温湿度,光线,夜间实用床旁灯,灯光柔和。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监护参数的上下限数值,将报警音量尽量调低。③满足患者对空间的需要,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头部,减少对患者视觉,听觉的刺激。④整理好仪器上的导线和管道,尽量使患者活动方便,暂时不用的仪器要移走,待病情平稳,及早停心电监护。⑤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做到四轻,走路轻,讲话轻,操作轻,关门窗轻.避免大声喧哗。

3.3.2.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CCU护士对监护仪的各种参数的意义及变化能知其所以然,能准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护士对监护仪的操作技术过硬,动作熟练,对各种简单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排除,使患者感到安全。有研究表明,危重患者首先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技术操作,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使患者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的重要保证[8]。

3.3.2.3吸氧和心电监护治疗中,护士应经常检查联线和导管是否缠绕,保持适当的长度让患者翻身,电极片应每天更换粘帖部位,粘帖电极前用皮炎平软膏涂擦粘帖部位,可有效减轻心电监护电极对局部皮肤的损伤,且不影响心电监护效果[9]。

3.3.3加强有效的沟通,满足患者爱和归属的需要

3.3.3.1语言沟通技巧 根据患者SAS,SDS量表的单项数据分析,了解患者负性心理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原因,以保持心态平衡,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期。而对于不合作的患者要掌握其病情特点,接触时最好先了解病史,再掌握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爱好,生活习惯,发病经过等,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症状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接触方法,使患者乐于接受,从而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10]谈话时不要急于求成,认识和解决问题要有个过程,态度要诚恳,耐心听取对方陈述,用平静的语气安抚对方,戒骄戒躁。对情绪低落的患者要主动接触,给予积极的语言刺激,从而提高患者情绪。总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不同护理,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报道称监护环境下,患者唯一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护士[11]。

3.3.3.2非语言沟通技巧 CCU也会收治危重,虚弱,言语困难,失语或听力障碍的患者,这就要求护士通过眼神,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患者[12]。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患者情绪从而减轻入院时产生的焦虑抑郁心理,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接受治疗。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消除患者疑虑,给患者安全信任感,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轻拍,抚摸,搀扶可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感情交流。还可以采取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等进行沟通。

4体会

入住CCU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与其所患疾病本身和CCU特殊治疗环境有关。

在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干预措施都贯穿在护理流程中,不以经验式的专科护理为主,而是区分心理问题的轻重缓急,针对性强,有规范化程序,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来进行干预。避免了心理干预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本结果显示,实施心理干预后,实验组SAS,SDS水平分下降(P

参考文献:

[1]杨忻,向明芳,杨蓉,等.肿瘤全麻术后ICU综合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23):2162-2163.

[2]杨明霞.CCU患者拒绝心电监护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33-334.

[3]王婷,重症监护室患者82例舒适护理人员[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109.

[4]陈玲,侯芳.帕金森病患者术后血压增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

[5]孙淑兰.监护设备给患者身心引发的伤害及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4-35.

[6]刑书慧,闫海春.探讨护理干预在CCU病房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56.

[7]Kahn DM,Cook TE,Carlisle CC,et al.Identificc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in an ICU setting[J].Chest,1998,114(2):535-540.

[8]敖新.国内护士压力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2.

[9]师苏蓉,施常琴,朱攻玉,等.皮炎平预防心电监护仪电极致皮肤损伤[J].护理学杂志,2007,22(3):66.

[10]单月英.心理护理在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10).

[11]钟瑞英,徐玲芳.ICU患者精神异常的观察和护理护理康复,2005,4(3):230-231.

[12]陈宇,林明南,林欣.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0,5:38.

上一篇: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 下一篇: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青少年输尿管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