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规范化输液巡视的实施与效果

时间:2022-10-08 03:44:19

门诊输液室规范化输液巡视的实施与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规范化巡视的实施与效果。 方法 建立输液室巡视工作制度,自制多功能门诊治疗单,标准化巡视班三看动作及护理告知内容,量化巡视班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巡视工作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除了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规范化输液巡视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保证了输液过程的安全,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规范化输液巡视;效果;实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164-03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输液室是我院的服务窗口之一,静脉输液占所有护理工作的98%,服务对象为7个月~14岁的儿童。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不完整或不能表达,自控能力差,血管穿刺难度大,容易漏针。且流动性大,在院时间短,照护难,家长对患儿的照护能力参差不齐,对疾病的变化、护理常识、药物的不良反应认知不足。输液室工作重复、单调、环境吵杂让护士易产生疲劳,所以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本研究根据所在门诊输液室患者及工作特点,通过实施规范化巡视管理,在规避护理风险,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1 000例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12月500例患儿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输液巡视。7~9月500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输液管理,即由穿刺护士穿刺完,在输液室休息,有需求时呼叫巡视护士(巡视护士兼做其他工作)。两组患儿在年龄、诊断、治疗用药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输液室有60个座椅,7张观察床,共有护理人员12名,其中护士1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工作人员固定。

1.2 方法

对照组按“1.1”项下方法操作,观察组采用规范化输液巡视的方法,具体如下:

1.2.1 安排专职巡视班,详细制定工作职责 上巡视班的人数以当日输液人次而定。职责主要为负责对输液室所有患者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及时根据医嘱合理调节滴速,及时换药拔针,及时发现处理液体渗漏,及时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并有效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及时协助指导家长护理输液中的患儿,做个性化健康指导。

1.2.2 使用自行设计门诊多功能治疗单,及时做好巡视记录和各种信息的统计 多功能门诊治疗单由楣栏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楣栏记录患者的信息,正文左边是医生开具的治疗医嘱,右边共6列3行,分别是核对药物、配药、穿刺、巡视、换药、拔针6列,各个责任护士签名,并登记时间,重新穿刺后可在第2行3列开始记录,4、5、6列依次执行和记录。发现病情变化记录在右下角空白处。治疗单用低碳复写纸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用于配药穿刺后,再用专用写字板夹好悬挂于输液滑杆上,复写一份由患者保留,在穿刺前和护士再一次核对后收回,与拔针后手写的一份分别进行整理。做好治疗单上各种信息统计的管理,通过统计每小时患者流量,护士长根据门诊工作规律,一日各时段工作量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巡视弹性排班,推出各个时段的上班人次,避免资源浪费和短缺,合理使用各级护士。治疗单同时可以反映调节滴速的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完成时间,从而判断记录滴速是否真实。使用不同颜色的写字板夹,对年龄小、病情重的患儿做好标识,巡视时重点观察。

1.2.3 标准化巡视班观察动作,突出巡视班工作重点 在巡视时做到“三看”,即向上看,液体是否输完,及时换药拔针;平视,滴速是否合适,及时合理调节滴速;俯视,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患儿面色呼吸是否正常,有无病情变化,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巡视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2.4 标准化巡视时护理告知内容 先告知家长如何护理输液中的患儿,重点是照护什么;调节滴速时,告知家长不得擅自调快滴速,危害是什么;告知家长药物不良反应,重点观察什么;协助家长和患儿取舒适,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观察发热患儿四肢循环,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按压拔针处即同时压住进血管和进皮的两个针眼[1]。指导家长回家后如何护理患儿。

1.2.5 及时监控巡视班工作质量 安排一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质控员和护士长一起每日抽查巡视班工作质量,监控内容有;输液滴速、家长呼叫拔针换药频度、家长对门诊用药、护理、了解程度,液体渗漏情况、拔针按压情况。主动及时发现、正确报告处理病情变化,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 评价方法

随即抽取实施前后3个月门诊输液患儿中各500例,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巡视班工作满意度调查、巡视班工作质量监控、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满意度评价标准:输液后5 min内调节滴速,滴速与医嘱相符(正负不超过5 gtt/min),输液管活塞统一卡在莫非管以下10 cm处(利于判断是否控制了滴速,利于发现家长擅自调快滴速),液体渗漏面积不超过1 cm× 1 cm护理处置及时。家长呼叫换药拔针频次少。拔针按压方法正确,无针眼处渗血。无护理投诉。抽查时间安排在患者高峰期、中午晚上及患者少时各个时间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患儿及家长对拔针、换药、护理指导的及时性、对巡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上一篇:2004~邹城市居民宫颈癌死因分析 下一篇:天津市武清区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