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7 12:09:56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医院;改革;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一、绪论

我国医院的信息化进程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开展和应用起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药经营企业也迫切要求加快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是时展的趋势,它不仅可以让医院摆脱过去人工操作的低效率等问题,还可以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整体业务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

目前,我国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相对落后。建设好小型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还能加强对医院效益的监控,促进医院的信息化管理。

二、相关技术综述

(一)软件开发模式

软件开发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在内的全部过程及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式是一个映射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六个子过程。在软件开发的初始阶段,选择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好的系统结构会随着需求还在不断变化,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对系统的技术方式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体系结构是可以有所演化的。在建立体系结构的初期,选择一个合适的体系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根据对本系统的设计分析,在系统所采用的是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式。

(二)SQLServer2005概述

SQLServer2005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98的桌面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5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三)J2EE及相关技术介绍

J2EE是基于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的体系结构,按照功能区分,它将系统的应用逻辑划分为不同的组件,定义根据每个划分出来的组件所在的层不同而将它们放在不同的应用计算机上。按照大的划分,可将J2EE划分为有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它们分别是客户层、应用服务器层和企业信息系统(EIS)层[14]。由于,应用服务器层又可以分为表示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所以,按照详细划分,可将J2EE划分为有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客户层、表示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和企业信息系统(EIS)层。

三、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和平医院HIS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模块有:医生工作站、门诊收费、门诊药房、院长工作站等,并增加系统管理功能。医生工作站包括挂号功能,开具药品处方、检查和治疗处方,并且有查询、修改处方的功能,并可以在权限范围内进行相关报表的查询。门诊收费就是根据医生工作站开出的门诊编号对处方进行查询,然后计算药费,并进行收费,其中收费方式支持刷卡付费。产生收据编号,根据收据编号可以查询病人的所有药方。还有当班收入结账等功能。门诊药房根据处方编号取药,同时自动减去库存的功能,并可以进行药品统计、库存查询功能。院长工作站,主要是给院长等相关负责人查询医院的各种收入,包括医生的工作量统计等功能。系统管理,主要提供人员权限管理、角色管理、药品信息管理、收费信息管理等功能。

(二)系统其它需求

系统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还应该满足如下需求: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可扩展性。界面要求简单友好、保持界面一致性、较好的容错能力。

四、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医生工作站子系统首先是录入患者信息,产生一个门诊编号,然后根据诊断给患者开具药品处方和医技处方,包括就诊处理、工作报表、处方查询。

2.门诊收费根据门诊编号计算患者需要缴纳的费用,收费后产生收据编号和收费标志,避免出现重复收费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收费人员应对每日系统初始化,产生新工作日。

3.门诊药房,根据处方和收费标志给患者取药,处方的所有信息都会显示出来,药品可以进行条码扫描,取药完成后,生成确认标志。可以对某个时间段内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等操作。

4.院长工作站。针对医生的工作情况、药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医院的各项收入等进行查询和打印,便于对医院的整体管理和把控。

五、结论

通过对本系统的设计,拟使医院的就诊流程更加清晰,主要按照就诊、缴费、取药的流程进行,就可以完成看病的全过程,而不需要向以前那样在医院来回奔波,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多的是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医疗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冒晓斌.医院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方案[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8,3.

[2]张春生,宋琳琳,张景山.关于医院管理系统中通用性的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3]程进.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2.

[4]任朝彦.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5]秦彦.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

[6]田俊松.基于J2EE的Web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医院门诊收费系统凭借着其自身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收费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不同于传统手工收费方式,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门诊收费系统具有快速、省时等特点,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逐渐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并由此推动医院就诊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1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

由于我国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使我国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时展的需要,推动医院管理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国民就诊意识的逐渐增强,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渐增强。为了有效地缓解医院就诊的压力,优化繁琐的收费流程,不少医院都构建起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事实上,该系统的构建,能够使病人从挂号、处方划价、缴费等环节实行自动化计算、监控,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医院收费压力,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1.2 流程分析

目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流程如下:输入门诊号自动生成发票号录入门诊医师信息(如果科室与挂号处不一样,可输入科室号)根据处方输入收费项目及数量自动显示收费信息小计费用并打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医保,则需要输入医保卡余额。

1.3 数据流图

关于分析门诊划价收费系统的数据流,其主要内容是:对门诊挂号病人的划价进行处理,形成处方费用,最终形成处方病人,并获得处方表。在这一过程中,费用数据流和退票处理数据流形成汇总统计数据流。而汇总统计数据流可以产生操作员收费、各科室药费统计报表,以及形成处方信息查询功能。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现阶段,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课分为5个管理部分,分别是查询、收费、统计、字典和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一台专用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而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则可以依托客户机上的收费系统客户端对系统进行访问,并由此推动收费环节的优化。具体应用的模式,如图2所示。

为了更好地介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笔者以九江市某医院为例,进行相关的讲解。该医院在使用相关系统时,将服务器设在中心计算机室,并保证时刻记录其运行状态,继而保证了各工作站对于服务器的访问。此外,关于计算机的数量设置,该医院也做了相关的安排,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在医疗保险改革办公室设置了一台计算机。该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查看、监督公费以及自费药品处方,并以此为基础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该院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划价收费全程处理的模式,继而有效地消除传统医院分开收费的弊端,节省了病人排队的时间,并提高了医院的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事实上,该院在构建网络收费系统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收费人员及时了解相关药品的价格调整,继而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解决了过去因商品价格临时变动而导致的错收费的情况。该院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实行的是网络和单机并用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各工作站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断网情况下,各计算机还能够自动切换成单机运行模式,继而能有效地推动门诊收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该系统在对药品、费用名称的输入过程中,通过制定了首字母、数字编码等输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收费环节的工作效率,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使用该方法,使划价到打印发票的时间缩短到15秒。

3 推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措施

在加强相关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继而推动医院服务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

一是加强财务科、门诊部等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具体划分各部门的职责,防止推脱责任导致发生事故时无人解决的状况。

二是加强转变相关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打破其传统的工作习惯,并通过相关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二是建立完善的相关系统操作流程,并在门诊室与药品仓库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防止因药品库存不够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因为系统构建的目的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医院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向患者宣传新型的就诊流程。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建议,对系统服务进行相应的改进。

4 结 语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民生大计及社会的安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加快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流程等方面,并以九江市某医院的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了该系统的运用以及推动该系统发展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质的突破,并由此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降低病患的看病难度,并最终带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功贵.医院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5).

[2]倪雪梅.门诊划价收费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门诊;流程;优化

Abstract: Outpatient business proc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clinic ,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ospital 's image and efficiency . In order to solve the crowded problem at the three peaks ( registered peak , peak attendance , checking peak ) during the patient process, this paper is going to put forward some better principle considering the outpatient medical service process.

Keywords:outpatient;process;optimization

我国医院现行的门诊流程基本是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工作流程,“患者围着医生转,检查围绕设备转,一切围着收费转”,流程设计没有反映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角度考虑较少,在给患者就诊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利用先进的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理论和卫生信息技术进行医院门诊业务流程的再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1、门诊流程的关键环节

医院的门诊服务规模往往很大,涉及的机构也颇为复杂,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存在很细密的职能划分和职责分工。因此,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相关作业流程,相对也比较复杂。如何让整个门诊服务流程以方便患者就医为原则,使得每个关键环节都可以环环相扣、顺畅流利,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或者失误的发生,是整个医院门诊服务的管理重点。

(1)挂号 挂号环节是患者与医院接触的必经通道,挂号作业实际上扮演着患者与医院的中介角色,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开端[2]。

(2)医生看诊 医生对患者的问诊以及对患者的病痛与身心状况进行的详细病理学检查,是整个门诊服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患者是否满意医院门诊服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划价与缴费 在我国,门诊医生一般是在初步的问诊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开立检验单、检查单等相关医院服务的凭据交予患者,以便安排进一步确认病情所需要的检查、检验,或者治疗所需要的项目、药品等。患者携带单据到医院的缴费窗口,由专业的划价人员根据相关的价格规定,进行检查、检验、治疗项目的费用核算并收取医疗费用。

(4)病历 病历汇集了患者过去与现在的各种医疗信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对于患者过去的病史需要确切掌握,以增加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正确性。病历调送的效率化,除了可及时为医生进行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以外,也可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品质。

(5)检验检查与取药 患者在划完价、缴完费之后,携带已盖上收费人员印章的单据,到药房领取本次门诊的处方药品,或者到相关的检验检查部门接受门诊医生医嘱的检查、检验与治疗等,相关服务全部进行完毕后,患者才会离院回家。

2、当前我国医院门诊流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绝大多数公立医院门诊工作流程沿袭计划经济下的“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存在许多弊端,患者就诊过程中“三长一短”的现象(挂号、候诊、处置等候时间长,看病时间短)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诊时间过度集中是造成“三长一短”现象的重要原因。对很多医院门诊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医院70%~80%的门诊患者集中在上午8~11时这一时间段内就诊,其中挂号的峰值在8~9时之间,收费的峰值在9~11时之间,在该时段处于超负荷状态。

(2)职能划分过于精细、部门分布分散、信息不共享等因素影响了流程的通畅性和连续性,患者需要多次重复排队和来回往返。如门诊划价分散在不同科室,药品划价需要到药房、特殊检验项目划价要到检验科、特殊检查划价要到检查科室等。

(3)门诊布局和建筑结构不合理增加了患者各服务站点之间的流动量和滞留时间。导医服务的欠缺更加剧了大量患者盲目、无效地移动,延长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极大地降低了门诊流程的运行效率。

(4)检查、检验项目等待报告时间太长,造成患者滞留门诊;病历资料保管不全,导致复诊患者的重复检查;患者对医疗收费价格不了解,有的患者在排队缴费时发现无法负担而再返回医生处修改处方等。

3、门诊流程的优化措施

(1)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预约分段挂号和分诊挂号,解决挂号排队“瓶颈”问题。医院应对每时段门诊接诊能力进行估算,通过互联网本院门诊信息,患者使用网络、电话或短信自助挂号,预约挂号系统将预约记录与患者提供的电话、电子邮件联机,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到诊[3]。

(2)门诊医生工作站信息化。医生通过就诊卡刷卡获取患者病史、问诊患者。工作站系统提供结构化门诊电子病历模板记录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诉、症状、体征等信息,可规范门诊医疗文书,减轻医生文书书写量,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则可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整合划价、交费和取药程序。患者在医院任何地方就近刷卡即可交费并打印交费发票,电子处方经交费确认立即通过门诊信息系统传送到药房管理系统,药房实行后台摆药,全自动摆药机接收处方信息后完成口服药品自动摆药,非口服药品由药师根据药房管理系统提示按处方摆药,核对后通过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传回门诊工作室,并通过显示屏提示患者取药,患者刷卡确认后即可取药。

(4)门诊检查、检验申请和报告实行网络传送。对于未确诊的患者,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直接将申请发到检查、检验科室,检查、检验科室将预约情况及时返回给医生工作站,患者按预约时间到检查、检验科室执行检查、检验。

【参考文献】

[1]崔霞,李耀东.复杂网络与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初探[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1):78-81.

[2]杨骅,陈剑伟,潘耀良等.精准管理在大医院门诊检验流程改造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7):27-28.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和公平、效率、可及性;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属地管理,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底,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组建工作,建成功能完善、设置合理、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四、工作重点

(一)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

按照《*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现有医疗机构的规模、功能,采取就近诊疗的原则,建立以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由政府举办,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负责的区域范围由县卫生部门根据设置规划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规定的区域范围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具体情况,原则上由服务于本区域内的公立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门诊和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改建而成,也可单独设立。县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应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作用。在城镇形成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县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在县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二)拓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领域。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建档率≥60%,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人建档率≥90%),密切同社区居民的联系,使社区医生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拓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有计划地增加服务项目,如针灸、推拿、理疗、功能锻炼等慢性病康复项目和口腔保健、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大医院缺乏而社区居民急需的项目;同时要与社区家庭签订责任书,提供系统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

根据*县城镇布局的现状,考虑居民的分布和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机构设置原则上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全县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主要为县城2.9万人口服务。20*年,完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2009年,完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到2010年,共设置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坚持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城镇社区建设中,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按照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按照添平补齐的原则,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主要通过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洪纳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县中医院承担,直接将原业务用房改建使用。

2.整合现有社区闲置资源。包括人、财、物、土地、房屋一并划转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管理和使用。

3.按照设置规划确需设置中心(站),但又无房屋可用的社区,可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编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项目,按程序由县发展和改革部门审核,列入年度投资计划,逐级上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五)调整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结合实际,整合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以适应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公立医疗机构,要将原单位人员进行分流,组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6名医生、9名护士;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2名医生、2名护士);

2.社区居委会防保站工作人员经培训后,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

3.社区居委会妇保站工作人员经培训后,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

4.社区居委会卫生接种员经专业培训后,承担临时性公共卫生工作。

(六)实行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由原派出单位管理人、财、物,业务上受县卫生部门指导,以合同契约方式考核和管理;

2.独立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县卫生部门统一管理人、财、物。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3.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其人、财、物由本单位自主管理,业务上受县卫生部门指导,以合同契约方式管理和考核。

(七)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费用。

1.减免门诊挂号费、诊查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可享受减免门诊挂号费、诊查费的优惠。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约定服务的患者,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向转诊至二、三级医院的,有关医院要建立接收转诊的“绿色通道”,并由接受转诊的医院给予门(急)诊诊查费个人减半的优惠。

2.规范服务,降低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从机制上转变趋利性医疗行为,认真执行部分检查、检验项目结果互认制度,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3.规范和控制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县卫生部门要及时出台《*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诊疗项目和收费标准汇编》,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比较低廉的收费水平。

4.降低社区卫生服务的药品零售价格。按照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的要求,以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为平台,采取以县为单位,组织医疗机构联合采购药品,并加强中标药品合同签订、履行、回款等环节的监管。在不突破物价部门公布的药品最高零售价的前提下,以药品实际购进价为基础,按规定差率制定药品零售价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压缩药品实际购销差率,将药品加价率控制在5%以内,逐步试行零差价,进一步降低虚高药价,积极推广使用临床疗效好的廉价药品。

(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

1.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建立上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人,力争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得到诊治。加强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应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县卫生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城镇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支持。二级医院医务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服务半年。

2.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加大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临床医生全科医师比例。鼓励二级医院医生转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需要返聘二级医院退休医生,转岗和返聘的医务人员需经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后方可上岗。县人民医院要充分发挥医学教研优势,切实承担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20*年,要完成所有社区60%临床医生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

3.加强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县卫生部门要制定和实施社区公共卫生医师、护士岗位培训计划,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水平。

4.吸引医学人才到社区工作。落实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医学人才到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队伍结构,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

5.充分发挥中(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社区推广应用中(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提供便捷、有效、价廉的中(民族)医药服务。

(九)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改革。

1.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发展。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转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进全科服务建设,试行患者双向转诊和约定服务,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

2.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管理,建立与收支两条线管理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试行按项目实施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

3.完善医疗保障支持政策。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基本用药、诊疗项目、服务项目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费用个人支付比例,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共同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结算系统,负责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药费用的统一结算。

4.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分配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务人员收入增长机制,合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分配总量,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与服务工作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挂钩的分配制度,确保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区域内同类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收入水平。

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监督考核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和质量控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准入管理,加强医疗检查、治疗、用药的日常监管和监督执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和医用器械的质量监督管理,规范采购行为。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管理,成立由居委会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委员会。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制度,形成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

(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补偿机制和监督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从20*年起,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基本设施、工作经费、人员工资等经费,按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预算;企事业单位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适当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政府委托的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服务项目与标准,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助。县财政设立城镇社区卫生专项补助经费,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1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其中:中央财政按社区服务人口每年人均4元、自治区财政按照每年人均4元、县财政按照每年人均不少于2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标准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县财政、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的规定,加强对社区卫生专项经费的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社区卫生专项经费安全使用。列入政府招标采购的设备,必须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上级拨付的补助经费按服务人口、服务质量、考核结果进行补偿或以奖代补,经费的5%预留在县卫生部门统一调剂使用;重点对服务于低保人群、困难群众的社区卫生机构或人员进行补偿(具体见《*县城镇社区卫生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截留社区卫生专项资金和造成损失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十一)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税收优惠政策。

经县卫生部门认定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规定收费价格取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享受国家规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优惠政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的房屋和土地等不动产,在无偿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期间,按国家规定免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实施步骤

20*年*月—2010年11月,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软、硬件建设及人员配备、培训等工作,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正式运作。

(一)20*年拟设置健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人员由县妇幼保健站承担。健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由第一社区居委会提供,承办单位待定;

(2)第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由第三社区居委会提供,承办单位待定;

(3)第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由第四社区居委会提供,承办单位待定。

(二)2009年拟设置洪纳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人员由县中医院承担。洪纳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由第二社区居委会提供,承办单位待定;

(2)第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由第五社区居委会提供,承办单位待定。

(三)2010年拟设置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镇乔仑木图社区卫生服务站,承办单位待定;

(2)*镇吐格勒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办单位待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负责研究制定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调查研究和统筹协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解决业务用房和新建房屋用地问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办公室主任由哈力木江同志兼任。

(二)加大经费投入。

县财政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确定的相关项目,及时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必需的医疗服务设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予以保障,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行。

(三)落实部门职责。

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加强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县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订推动中医(民族)医药为城乡居民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农牧区医药价格政策。

县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做好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

县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城镇社区贫困居民医疗救助政策,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监督工作,把支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考核评选的条件。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设置全科医学职称评定办法,制定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制度。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保险的政策,制定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

县编制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标准。

县建设部门负责按照有关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并落实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

县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经费审计提出具体要求,做到每年审计1次。

县宣传部门负责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形成有利于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5

分布式设计是指医院的改变传统的集中挂号、集中划价收费、集中取药、集中检查模式,将挂号、划价收费、取药、检查分布在各楼层,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内完成所有的诊治工作。在医院门诊大楼的每层楼设置1~2个挂号、划价收费窗口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病人的排队时间、来回奔波的次数、滞留医院时间,极大地方便病人。分布式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这也是目前各家医院最流行的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分布式管理和服务成为可能。通过信息系统,做到病人不动信息流动、病人不动管理流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2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医生工作站的核心

在门诊、住院流程中,医生工作站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它是所有病人信息的会聚点和诊治指令的发出点,没有医生工作站,整个流程的信息链被切断,新型的流程无法实现。

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是密不可分的二个系统,医生工作站为电子病历生产信息,电子病历为医生工作站提供信息。医院信息系统:就是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目标,以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合理用药:医生开处方、下医嘱时,系统自动进行配伍禁忌检查,并对处方、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有效减少医疗差错。

病历书写是医生十分繁重的劳动,医生工作站提供了一套有效提高病历书写效率的工具--病历模板,医生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就可完成病历书写。

病历模板提供三个层次的权限控制:个人模板、科室模板、全院模板。

医生根据三级检诊制度分为三级。一级:主任医生,对病历具有最高管理权,可以查看主治医生和经治医生编辑病历,并有电子病历的最终编辑修改权。二级:主治医生,可以查看和修改经治医生的书写的病历。三级:经治医生,负责起草和编辑修改病历。上级医生只能查看和修改本组内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历,无权查看修改其他组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历。当主任医生经提交病历之后,任何人都不能再修改病历。

医生工作站是一个综合平台,提供医生诊断治疗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信息。因此,必须将大量的临床信息系统整合到医生工作站中,例如:医嘱处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病历模板工具、LIS系统、PACS系统、手术室系统等等。医生工作站只有与临床信息系统集成,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病人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才能最有效的降低医疗差错。

电子病历(Computerized Patient Record)不是单纯的病历书写系统,而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数字化记录 ,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大量病案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疾病的规律,方便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改进医疗技术。

电子病历的作用:①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提高医生病历书写效率;减少护士不必要的转抄工作,降低差错概率;检查申请与结果的无纸化传递,可以加快结果的回报速度;②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并作出治疗决定的过程,实质上是依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医生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及时,判断就越准确。③加强医疗过程质量监控。传统的医疗管理主要是对结果的管理,象三日确诊率、平均住院日等,使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往往是亡羊补牢。实现电子病历后,管理者可以在医疗过程中及时掌握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做到防范于未然。对三日确诊、术前住院日限制的实时监控,根据病人的用药情况,自动判断是否发生了感染等。④提高管理的深度。由于拥有了详细准确的病人信息,许多手工达不到的管理内容可以实现。从电子病历提取多种衡量指标,对科室甚至是医师个人的医疗质量和效率进行自动评价,对单病种进行质量效益分析。许多手工统计不准确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象病人的抢救次数,可以从医嘱中统计出来。

3提高管理水平

3.1加强物流管理,降低营运成本

所谓零库存管理,可以用公式来表示:申请量=采购量=领用量。科室网上申请,库房定时汇总,供应商按时配送,科室当天领用。

医用耗材的零库存管理,可以节省积压资金、医院可以减少占用资金、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库存期间的损耗。

药品实行低库存管理,也可以减少大量资金占用;可以减少占用资金;低库存还带来低损耗和低管理成本。

传统的库房管理只管金额,不管数量,因此容易出现换药的漏洞。由于药品价格实行全院统一控制后,只要管准数量,就自动保证了金额相符,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

3.2开展成本核算,实行精细化管理

3.2.1早期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动力是发奖金

但现在医院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①收入降低:药品降价、大型检查项目降价;②成本提高:人力成本、固定成本、营销成本;③利润率降低:让利、竞争性降价、一日清。

以上挑战使医院领导意识到,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医院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变为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工作,医院要实现企业化管理,必须实现成本核算。

3.2.2 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①降低成本:减少浪费、降低病人费用;②考核依据:业务科室的经济效益;③决策依据:人员配备、专科发展、设备配置;④自动预警:库存预警、成本预警、审计预警。

3.2.3成本核算分四个层面

全院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可以细化到每个医生工作量的核算。

3.2.4实现成本核算的前提是必须由全面准确的数据

成本核算的数据来源:

①业务收入数据直接从医院HIS系统中获取

例如:门诊收入从门诊收费系统获得

住院收入--住院收费系统

药品收入--门诊、住院药房系统

检验检查收入--医技系统

其它财务系统

②支出数据从相关库房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中获取

例如:药品支出--药库管理系统

材料支出--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物质管理系统等

设备折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由于建立了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在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自动准确地收集收入、支出信息,为开展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注重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6

一、基本功能

1.基本医疗服务

(1)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

(2)提供出诊、家庭病床和家庭护理等家庭卫生服务。

(3)提供院前急救服务。

(4)开展康复期医疗服务。

(5)运用针灸、火罐、推拿等技术开展适宜中医药服务。

(6)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专家每月至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2天。

2.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每月在社区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得少于1次,重点做好卫生应急,重大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食物中毒等防治知识的宣传。

(2)每季度或根据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在社区宣传栏制作防病知识专刊。

(3)每季度发放《*健康管理报》和其他的健康宣传资料。

(4)深入特定场所(如新引进驻区企业等)开展肝病等传染病、职业卫生、心理健康、亚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5)为每位居民建立1份电子健康档案,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达90%。

(6)管理片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季度随访1次,80岁以上提供2个月一次的契约式管理和随访服务,同时根据老年人需求及时提供上门服务,签订健康保健合同的健康管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对其他35岁以上人员开展就诊测量血压,对吸烟、酗酒、久坐等高危因素进行干预。

(7)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实施规范的动态管理,慢病管理率达85%,至少每季度1次的定期跟踪随访,随访结果(临床治疗、生活行为、健康指导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并保存纸质的随访记录。

(8)开展社区居民的死因监测和调查。

3.卫生应急与疾病预防控制

(1)对社区范围内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管理与宣教。

(2)协助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及流调。

(3)根据周边居民服务需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2008年应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景明佳园、春江新城、丁墙、天后、金叶花园、上怡二村。2009年后由区公卫办确定)。

(4)根据需求协助开展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2008年应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景明佳园、天后。2009年后由区公卫办确定)。

(5)开展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协助开展各类相关的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6)开展学校因病缺课、发热、腹泻早期预警监测,配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

4.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1)配合做好2个系统管理。

(2)协助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及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和登记。

(3)开展产后访视。

(4)协助做好免费婚检宣教等工作。

(5)做好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孕前宣教,负责发放避孕药具工作。

5.康复医疗服务与惠民救助

(1)掌握社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医疗康复需求,社区人群残疾发生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并建立资料。

(2)开设红十字爱心角,设立红十字募捐箱。

(3)基本用药零差率品种不少于药品总量的50%。

6.合作医疗

(1)建立辖区“大病救助卡”、低保户五保户惠民减免工作台账,实行五免五减半,并如实做好登记工作。

(2)执行医疗服务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诊断、合理检查、严禁大处方、乱收费现象。

(3)有专人对合作医疗系统进行管理,确保网络通畅,收费项目维护准确无误。

二、基础管理

(一)人员管理

1.人员配备

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数量适宜的卫生技术人员。人员配备要以精干、适量和高素质为原则,要求医护人员一专多能。

每个站人员配备以团队组成人员为主,工作日白班在岗人员不少于3名[1名医生、1名护士、1名收费人员],夜间有1名医务人员值班,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站医务人员构成[其中全科医师不少于2名(1名中级或高年资住院医师、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2名护士,1名药房人员兼收费、操作合作医疗刷卡,1名医技人员兼B超、心电图、检验、1名公卫医师,其中1名医务人员(女)兼产后访视]。

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人员掌握血、尿常规的检验分析技术。全科医师应全部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接受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在内的至少1种中医药服务技术;能够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与咨询,指导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应掌握所服务区域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社区主要疾病谱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熟知法定传染病分类、报告方式、报告时限等各类卫生应急常识,重大传染病防治常识。

人员配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法定的执业资格,医护人员必须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护士资格证书,并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其他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医师、护士经注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基本医疗和护理服务;未经注册的,不得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2.人员聘用

(1)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由中心统一管理并实行聘任制。对符合聘任条件的执业(助理)以上医师,经个人自愿申请,由中心进行考试考核择优调配聘任,并报区卫生局社区科注册备案。

(2)鼓励聘用离退休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为其开展服务提供便利,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3)对聘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聘期为一年,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决定续聘、转岗、辞退。

(二)业务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康复、人员培训等业务工作由中心统一安排,并进行检查指导。

2.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对急危重病人应采取措施积极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护送转诊到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与中心双向转诊协议,保证就诊者得到便捷、连续、优质的服务和急救渠道的畅通。

3.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和诊疗行为、诊疗文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首诊医师负责制,必须公示值班电话;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疗执业活动中实行统一的门诊登记、处方、收费发票和操作规程等。必须做到看病有登记、观察有记录、开药有处方、转诊有记载、收费有发票,并严格执行各项医护操作技术规范,杜绝医疗差错,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4.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从事超范围诊疗业务。

5.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区卫生局及中心定期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药品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由中心统一配送,实行一体化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站用药必须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用药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与中心药房托管统一实行10%让利,对基本用药零差率品种药品做到首选、必选、多选。

3.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药计划必须每月报送中心,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药计划采购和调拨药品。

4.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药品进销存明细帐,药品实行季度盘点。严禁社区卫生服务站从其他渠道和个体药贩手中进购药品及其它医用材料。

5.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要有专人负责,并按要求落实防盗、防鼠、防潮、防霉变等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严禁将药品分散保管。

6.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得经营品和一类。

(四)财务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收支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不允许私立帐户独立核算。

2.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严格执行物价政策,统一收费标准,按照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做到临床常用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项目标准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和物价部门的检查。

3.全面落实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减免政策。

三、基本规范

(一)基本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制度:

1.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制度

2.24小时值班制度

3.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服务制度

4.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制度

5.社区卫生服务站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6.团队工作室制度

7.公卫工作室制度

8.社区康复室制度

9.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二)基础台帐

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统一格式工作台账,并规范填写。每月各中心对站点工作台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有书面检查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

1.基本医疗服务登记本

2.双向转诊登记本

3.传染病、结核病人管理登记本

4.院内感染管理登记本

5.残疾人(精神病人)康复登记本

6.妇幼、计划生育服务登记本

7.辅助检查登记本

8.医疗事故差错纠纷登记本

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本

10.“五小”单位基本信息登记本

11.健康咨询登记本

12.惠民医疗登记本

(三)绩效考核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7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粤府〔*〕23号)精神,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注重服务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区域规划,全市统一布局,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辅以其他卫生资源转型和新建,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逐步规范;坚持与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同步。

(三)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市街道基本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居民可就近便捷享受费用比较低廉、质量比较优良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

二、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卫生服务网公益性基层卫生组织,实行区(市)管理,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综合服务,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街道设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根据需要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内已有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认定一个机构,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已有区综合医院或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和历史形成的城中村卫生站,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无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无区级综合医院或镇卫生院门诊的,由区(市)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从辖区内已有其他卫生资源中,在同等条件下首选公立卫生机构进行转型、改造或新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后,不再新设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层次相同的综合性医院、综合性医疗门诊(诊所)和服务中心。*区、*区政府不再办区级医院。

(五)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工作方式,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六)按法规和标准,规范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科室、床位设置和设施配置符合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定要求。社区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用房面积、设备、布局应达到提供专项服务规定要求。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原则上按照低于3万人口的街道(含3万),按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大于3万人口的街道,按每万居民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按1:1比例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5%。设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5张病床增配1名执业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设药房的应配备药剂士以上的相应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核定人员编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等要素按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实行准入制度。

(七)建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协作关系。调整市级预防保健机构职能,逐步将适于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区、*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所在区(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

*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区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所在区(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实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部分疾病社区首诊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院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相应医院诊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院转诊病人,应按医院建议和病人要求,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等服务。公立医院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提供便利,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命名和标志应符合规范要求,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不得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及以上名称。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中、西医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财务、药品、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其他有关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或个人“契约式”服务制度。

(九)深化改革,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力。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服务需要和精干、效能要求,实行定编定岗、绩效考核,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分别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切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绩效考核,对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对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直接挂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核算,与其下伸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没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指导。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

(十)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市卫生行政、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有关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本地社区卫生服务年度发展计划,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准入管理,完善工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由区(市)卫生行部门按市发展规划,征询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意见后,对符合要求的,依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机构唯一名称进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开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论证基础上,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卫生局审核,对符合规定的,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项目行政许可。

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平台,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接受服务的居民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进行年度考核;要协同有关卫生监督所加强机构日常监管,规范医疗行为;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十二)加强编制管理,确保新进人员素质。区(市)编制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财政部门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卫生资源和卫生机构职能调整情况,以精干、高效为原则,落实人员编制,加强编制使用管理;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和工作需要明确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应在机构编制人数控制范围内,符合岗位要求,医生类应具备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医技类应具备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护理类应具备国民教育中专以上学历。要完善各类人员管理、奖惩和分配措施,吸引优秀卫生技术人员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十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区(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根据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按要求报批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采购招标、投标工作实行公开。建设项目严格按批准规模、标准和内容建设。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加强稽查、审计、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十四)落实财政投入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区(市)财政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原则上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个人付费等方式补偿。

要积极开展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逐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药品加价率,弱化药品收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政策原因造成基本医疗服务亏损,由同级财政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差额,统筹考虑整体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经费由区(市)、市按省有关规定共同承担。

区(市)财政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发展和改革部门依法对政府补助资金的分配、核拨、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追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要在财政部门严格监督下,按卫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情况予以核拨,对服务绩效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对服务绩效差的相应扣减补助。

区(市)财政和卫生部门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办法,明确收入和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规范收支行为。

(十五)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价格。区(市)物价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收付费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定价药品实际零售价格,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十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措施。区(市)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按定点资格条件及规定程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医保定点机构,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要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参保人员的服务。

(*)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其他机制。区(市)民政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监督;要探索建立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救助体系。

区(市)城市建设规划部门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用房纳入城市新建小区或旧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在新建或改扩建居民小区时,按要求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与市政公用设施同步建设。

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落实社区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质量、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

(十八)做好宣传,加强领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区(市)政府要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要把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措施,解决广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争取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支持。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卫生、城乡规划、物价、劳动社保、人事、民政、人口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区、*区、曲江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解决实施社区卫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上级要求,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年度工作计划,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区(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在市领导下,统一步调,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

(十九)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步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步实施:

1、准备阶段。*年上半年,成立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文件,组织开展卫生机构现状调查,制定市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财政补助、人员编制、功能定位、医疗保障等措施。

2、试点阶段。*年下半年—2008年下半年,在*、*两区各选择一个街道,一间区医院,进行转型和结构改造,完善服务功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试点。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篇8

一、××镇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构建我镇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卫生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交通便利;全镇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农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及其他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名列全市前茅;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也渴望进一步规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不利因素有: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村级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改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任务繁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使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坚持规划指导,加快资源整合,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城乡均衡发展。

3、工作目标。以“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总体目标,到2009年底,初步建立起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会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以行政村为单位,2008年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三院)、唐家坞社区卫生服务站、杜墓社区卫生服务站、观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坑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洪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08年、2009年、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分别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30%、40%、50%以上。

2008年底前100%农民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国家有关基层公共卫生要求和农民健康需求,通过疾病控制、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站)设置规划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市精神病防治院”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牌子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增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中心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三部一办”即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预防保健部和中心办公室,其中预防保健部设立在现××镇防保所。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属机构,按照农村20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在中心村或每2000-4000居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卫生室进行撤并,站的模式可视不同情况而定,但站的内涵建设和服务功能必须符合市卫生局[2004]108号文件要求。根据全镇16个行政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村卫生室的现状,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设立“一中心六站点”。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置要求

1、设备、设施、科室基本依托现市三院现状,适当调整功能性分区。增设中心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医疗康复部以及全科门诊。添置必要的通讯、信息化管理设备。

2、指定2—4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药品购销、后勤保障工作和社区服务站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内设全科诊断室、输液治疗室、换药室、药房等工作场所和健康教育专栏。

2、基本医疗设备:诊断床、诊断桌、诊断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机、压舌板、耳镜、额镜、身高体重器、清创缝合包、氧气瓶、出诊箱、污物筒、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心电图等设备。

3、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电视机、vcd、空调各一台及电话机等通讯设备。电脑、刷卡机等设备视具体情况而定。

4、备有120种以上基本药品,包括常用急救药品。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和管理

(2)按镇政府确定的建站规划,采用成熟一个建成一个的建站原则,对全镇现有29个村卫生室逐步进行撤、扩、并。对原持有乡村医生证、年龄女60岁、男65岁以内的人员,经体检身体素质较好(按公务员体检标准),按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实施中心统一调配,原则上以事设岗、以岗定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因各种原因不能执业或按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已到年龄的乡村医生,由中心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后停止执业。

(3)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自主经营、以站养站、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管理办法。凡被聘用的乡村医生,符合上交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由中心统一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费用由应保人员每月上交中心。不符合上交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明确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是面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保健服务,以解决农村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目的,重点面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和农村贫困病人等人群。

2、预防保健功能。负责社区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工作。负责孕产妇、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3、社区保健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医疗保健的适宜技术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广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定期上站巡视,开设家庭病床,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社区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居民医疗指导,实行双向转诊。

4、卫生信息管理。门诊收费、财务、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原则上统一采用计算机管理。

六、服务机制

(一)中心对各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命名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绩考核;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信息管理。

(二)改进软硬件设施,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内部设施进行装饰改造,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及住院环境。高标准增设温馨病房,争创省级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三)以人为本、提供便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开展24小时门、急诊服务;

2、设立咨询服务点,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开展就医咨询服务;

3、建立巡诊制度,组建机动服务队,实行社区医生定期出诊制;

4、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为社区居民宣传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

5、以病人为中心,争创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七、实施步骤

(一)2008年制订“××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二)2008年成立××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三)2008年12月底前完成“一中心六站点”室内装修,建立好“三部一办”的工作,制订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服务规范、考核办法、奖惩措施,进入规范化运作。

(四)2008年12月底前完成居民健康体检率60%,并建立健康档案。

八、创建经费

上一篇:五官科门诊工作范文 下一篇:政协工作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