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构筑网络安全基石

时间:2022-10-08 12:26:26

人才培养构筑网络安全基石

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的联网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将逐渐增多。但是在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却存在着很大缺口。对此,《经济》专访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杨义先教授。

《经济》:目前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前国务院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在网络安全领域人才至关重要,但目前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缺口,在体系上也存在着诸多漏洞,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义先: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信息安全学科的院校的实验条件落后,信息安全学科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截至2009年,教育部共批准全国70所高校设置了80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其中信息安全专业64个,信息对抗技术专业16个,已经培养信息安全类专业毕业生约3万人。但据业界人士统计,国内目前对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高达50余万。今后五年,社会对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量大约为每年增加1.2万人左右。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的需求极不相应。信息安全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瓶颈。急迫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信息安全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经济》:您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难点在哪?

杨义先:完善信息安全学科建设,改革现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和实践动手能力。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北京邮电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第一批高等院校之一,正在积极推行此项计划。

北京邮电大学正在联合学会,企业和认证机构等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力争培养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经济》:我了解到目前正在开展“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您认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义先: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已经在包括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等在内的国内100余所大学的重点专业试行推广。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从“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三个特点和实施专业实施层次不难看出,该计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牵头成立了“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建设联盟”,联盟单位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交流和探讨。 赵 记

上一篇:流动性推高疯狂的白银 下一篇:值得关注的中小企业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