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浅析

时间:2022-10-08 12:25:44

当前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浅析

摘 要 :本文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况,对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内涵进行了设定,寻找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学业评价的构想,探讨了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任务与途径,并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的体会做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专业;学业评价

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它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也应改变传统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的需求,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因此,对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模式进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职语文教学及其学业评价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更是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要“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的特色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专门的创造性活动,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散发性思维、求异思维、独创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构建适应企业、社会需求的平台。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有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对其进行多元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通过改革完善现有考试评价办法,加强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可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激励、引导学生扬长补短,可促进其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其看得见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使得中职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语用能力,培养合作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二、当前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现状分析

(1)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正确的课程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和动力的保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检验提出了一定的规范,但在学校层面,考核评价仍以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来做规定。比如教师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时,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应该有所区别,甚至有时会有巨大差别,但实际情况是在学校组织的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统一考核评价中,仍是用一张试卷统测各专业,只测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缺乏考量,没有体现专业区别。这也是部分语文教师缺乏研究分专业评价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2)评价理念没有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有效的评价必须跟教学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师、学生将评价作为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指南。中职学生虽然普遍基础薄弱,对语文课程不感兴趣,但其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并不差。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中切不可忽略中职生自身的特殊性,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特有的知识构成,巧妙借用专业知识,鼓励学生为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而主动参加语文实践。目前虽然多数教师认同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仍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评价,只局限于甄别作用,并未结合中职生的特点,也并未起到指导下一步语文学习的作用。

(3)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熟悉。中职语文教学强调要与专业相结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之余多留意专业方面的资讯。但如果教师不能固定教某一专业,那么在熟悉专业、挑选与专业结合的资源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问题在综合类的中等职业学校尤为突出。综合类中职学校由于每个专业的规模受招生人数限制,每年都会有波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也会有相应的变动,这给语文教师了解专业、熟悉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干扰。与此同时,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中职学校的语文课课时不断被压缩,语文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本就不易,要分专业教学、评价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完善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思考

(1)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应该多样化。随着课改的推进,更多新的评价方法为大家所熟悉。没有不好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只有使用不当。每一种方法与工具都有其优点与缺点,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例如,采用纸笔的测验对于基础知识来说可能是恰当的,它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用纸笔测验可能就难以评价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科学运用各种评价方法的能力,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取长补短,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2)学生和教师都应成为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对象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这显然无法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与潜在能力。新《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构建的多元价值判断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应该参与评价的全过程。要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使评价成为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正确的自我认识能激发有效的主观努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重视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才能使教与学得到真正的改善与提高。

(3)评价时应考虑专业的差别及评价过程的系统性。中职学生是分专业学习的,随着专业课程的展开,不同职业能力培养也随之展开。中职语文的教学与评价也应根据专业进行区分,只有多设置不同的专业情境,才能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进而转变对语文学科的轻视态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业评价不应仅仅在期中期末考试时一次决定,而是应该根据中职语文的学习规律进行系统性设置,不仅要有专业上的区分,还要有阶段性的、动态的变化。只有呈阶段性动态变化的评价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的欲望,激发其追求成功、体验成功的欲望。

(4)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中职学生职业特点。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在校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把眼光放长远,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及合作,将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融入日常的教学,在评价中逐渐渗入,使学生在校时就提前完成职业化。企业与学校的评价标准毕竟不同,用企业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人的角色,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转变和适应。可以说,结合中职学生职业特点进行语文学业评价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变被追学为乐学,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开展合理的学业评价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了窘境,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强,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通过调查分析,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相对滞后;语文教师对学生专业不够熟悉,等等。因此,要改变中职语文课程学业评价的现状,就必须努力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 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设想[J].法制与社会,2007(7).

[2]任桂平,倪文锦.国外语文能力的新视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

上一篇:体态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我国的犯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