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有机机械艺术研讨

时间:2022-10-08 12:17:04

齐格有机机械艺术研讨

齐格(HRGiger1940-)是当今世界知名的以黑暗题材为主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雕塑家、设计师。他既是制造恶梦的休普诺斯又是天才的黑暗美学诠释者,他极具个性的将有机生物体机械化、魔鬼化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黑暗艺术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艺术甚至对美国好莱坞科幻恐怖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80年由他担任美术视效设计的科幻恐怖电影《异形》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他终其一生的创作主题诠释了个人情感和心理历程,他往返于困顿人类生死、孤独、情爱、罪恶、恐惧、痛苦的煎熬之中,并在生死、恐惧、情爱等多种冲突的压迫驱使之下,为我们描绘了世纪末之黑暗颓废的美学图画。他思考现代工业文明同地球上有机生命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的作品里常常标志性的充斥着机械金属零部件和工业排气管道与人的结合体。他擅长把深藏人性背后的种种隐蔽的焦虑、罪恶、痛苦、疯狂、裸地呈现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他的绘画庄严而又震撼的揭示了人类对死亡无奈的恐惧与脆弱疏离的心里状态。人们在他那令人压抑不安、冰冷无情的绘画背后,嗅出了纠缠艺术家内心种种不确定的对自身恐惧本源的认知,这种内心不安与焦躁紧张的情绪隐含了艺术家强烈的心灵博弈与精神诉求。正如齐格所言:“我想打动的是别人不曾触及的心灵领地”。

齐格是一位多产全能的艺术家,他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完成了他一生对黑暗的艺术探索,包括绘画、雕塑、音乐、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电影艺术、纹身艺术等,至今影响深远。在齐格的艺术作品中毫无传统观念的禁锢,他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自我内心世界,常把自我幻想并置放在其表现的作品之中,努力挖掘潜藏在表象之下现代人焦虑不安的心里压力,用写实的手法将人类内心的恐惧呈现于画纸之上。他一生迷恋黑色,长期以来,齐格作品的颜色都是单一的黑灰色,作画工具主要是喷笔,他能熟练的使用喷笔画出逼真的金属光泽和锈斑,以假乱真的程度让人惊叹。甚至有一次,荷兰海关认为他那充斥着人体器官的作品就是照片。齐格作品里透出的毁灭感、神秘感以及死亡的气息,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并对哥特文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权威摇滚杂志认为,由他设计的两张专辑封面在音乐和视觉上取得的成就,对后来的哥特金属和黑金属乐队深具启发。

齐格的艺术作品包含了浓郁的悲观色彩,神秘、黑暗、颓废。毫无疑问,这与他的家庭、个人经历和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他的求学经历是我们解读其艺术灵感来源的最好解码器。齐格1940年出生于瑞士小城库尔。他从孩提时代起便对一切黑暗阴森和奇异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迷恋,这一独特的爱好也贯穿了他整个人生的历程。他回忆到:8岁的时候,在当地库尔瑞特人博物馆中,他惊喜的发现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此后每个周日的早上,他都会来博物馆长久的注视着这具木乃伊,几乎着了魔。正是这次经历引领齐格进入了神秘的想象世界,也使他狂热的迷恋上了古埃及艺术。儿时的经历给他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致在后来的艺术展中,木乃伊被作为贵宾请进了展厅。成年后的齐格曾多次去埃及考察,埃及的死亡文化影响了他的创作主题。他说:“如果没有古埃及艺术和埃及的死亡文化给予我灵感,就根本不会有我的作品。”齐格于1962年进入苏黎世的美术学院进修室内设计与工业设计,那时除了专业学习外,他开始着迷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洛夫克拉夫特的科幻恐怖小说,并坚持写记录梦的日记,这些日记成为其艺术作品的源泉和灵感来源。这个有“记录癖好”的人,在他之后所有创作的作品中,每件作品都被编上了序号。大学里工业设计的课程,使他在这一时期的个人创作方面偏向于工业机械,他的画风也受到了当时激进的德国表现主义和达利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迷恋心理学、恐怖小说和达利的绘画,使得日后齐格艺术表现的趋向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阴郁、苦闷的情调。他在探索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奠定了个人独特的风格,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黑暗有机机械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种种被压抑的欲念以梦般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隐藏在黑暗和死亡下的色情、潜伏着的杀戮欲望以及沉重的罪恶感。齐格在1966年开始创作“垂坑道”组画,正式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在这期间他曾想进入出版公司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屡屡碰壁,因为一般人看到他的画都会大吃一惊,把他当成疯子。他的画卖不出去,生活很艰难,整天闷在家里。但也有一些精神和心理有问题的人,总是固执的去他家里拜访,和他讨论“艺术”。

当时他的心情和身体都很糟糕,他开始做噩梦,精神恍惚,画的内容全是内心抑郁和苦闷。齐格这一时期的画在若干年后引起了艺术界极大的大反响,艺术馆纷纷收藏,连复制品也买了几十万张,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纸也刊登了他的作品。在上世纪末,黑暗恐怖艺术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齐格的艺术也随之迎来了转机。在谈到令人压抑、窒息的“垂坑道”系列绘画作品时,他说到:“当时,我经常陷入梦游状态,被一连串的噩梦追赶着”,“我经常看到很窄的爬行通道,而我被夹在狭窄的大理石板中间,仿佛是在坟墓里,太可怕了”。齐格本人在现实中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那是在他参观埃及胡夫金字塔的时候,正半蹲半爬地过一条极窄的通向墓室的甬道,突然间,空间制造的恐怖袭击了他。这类作品如《垂坑道VI》,该作品多少反映了齐格对自身恐惧本源的认知,在幽回的路径与黑暗静谧的空间中,隐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未知感、疏离感与后工业时代的冰冷;空间的压抑、幽冥让人产生莫名绝望的恐怖感。1975年,与其相伴9年的妻子丽(如图)因抑郁症开枪自杀,这给齐格留下了极大的空虚和痛苦,也激化了其作品中的噩梦因素。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丽为原型创作的,他用独特的黑暗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丽的美。如《丽I》,在这幅画中,丽安详肃穆的神态令人窒息,骨感的面容,空灵的眼神,以及点缀发髻的骷髅头骨与肿瘤,无不透着亡灵的尊严。丽丽I(1974,70x79cm)齐格的作品爱表现毫无生机的人体器官、发着腐臭的工业垃圾和充满罪恶感的死亡,他创造的生物往往具有冰冷的金属质感,他的场景宛如遥远的地层与外星刑场的结合体。如他的代表作《神殿通道之生命》,残缺的人体与机械融为了一体,诡异恐怖的气氛直击人们的内心承受底线。他说:“我塑造的形象与造型是想象的作品”。

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尤其那种将人类改造后的“标本化”是让人窒息的,椎骨、肋骨、盆腔、生殖器、骷髅是他惯用的符号,观看他的画册仿佛是在偷窥来自地狱的摄影。这种对人体器官的偏爱与他的父亲有直接关系,他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与药剂专业协会会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使齐格自幼便对人体与生化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据他回忆说,早在4岁的时候便在父亲的药店里看到了人的头骨,那次经历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死亡。后来,他常常透过手术室的玻璃窗平淡的看着父亲给别人做手术那血肉模糊的场景。这些经历使得齐格将人体生化的超现实与佛洛依德心理学对梦境阐释的超现实合二为一,成就了他日后作品的独特与不朽。一些艺术批评家们认为,长久以来,人类历史将人的身体视为次序和权力,黑暗恐怖艺术对人体无情的破坏与重构,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将次序和权利的对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1978年他出版了预示成熟的艺术画集《死灵之书》,反响空前强烈。从书名可以看出此时的齐格受到了克苏鲁的文化体系较大的影响,克苏鲁神话是洛夫克拉夫特根据探索神秘外层空间的混沌这一主题所写的大量科幻文学作品的总称。这类充满邪异风采的黑暗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宇宙中人类的价值毫无意义,平凡的人类的法则、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无效的和没有意义的。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提到:“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很明显,齐格对克苏鲁的文化体系的理念表示认同,进而将该理念付诸于绘画艺术。《死灵之书》是洛夫克拉夫特在其八篇作品里面所提及的一本恐惧之书,书内所描绘的全是噩梦般的场景。根据其叙述,普通人仅仅是略微读到这本书就会导致疯狂甚至死亡。齐格通过画笔释放了自身潜意识中的恐惧和恶,他的画集所极力表现的正是克苏鲁的文化体系中的人类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感,他把生动的视觉经验与个人的痛苦体验相互融合赋予了《死灵之书》更为广泛的悲剧效果。作品《魔咒IV》是《死灵之书》一书的封面,画面描绘的是克苏鲁神话世界的黑暗邪神。同年,齐格与好莱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合作,将他的黑暗艺术引入电影。齐格为电影《异形》(如图)所作的出色设计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凭借该系列影片在全球的影响力,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这也确立了他在黑暗艺术中的大师地位。他无穷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另类表现力把科幻恐怖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齐格而言,绘画服从内心的冲动,任何外在的对象不过是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心幻想和情感的象征,他说:“我不知道我画的是什么,我只是感觉应该这样画”。

的确,他追求的是深藏内心的心绪。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齐格的重要作品中所描绘的图象,正是他的宣泄和反思。齐格部分作品中,性器官被象征性的使用,做为画面的一个构成元素,或是像异形的头部直接以男性性器官为轮廓,这种对性的反思,也许是齐格潜意识中对生命的探寻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表面上看这位艺术大师是在进行一种破坏“破坏生命”的艺术创作,单从作品中看怎么都像是疯狂人体试验后的残肢骸骨。然则,这是一种最直观的接触后产生抵触的误会,如齐格本人所说:“我的艺术思想其实是创造生命”。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创造生命的程式是一种异化的生存衍生,他以个体化的生存经验怜悯人类所共有的生存欲望,用独特的方式看待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将死亡、恐惧、情爱赋予个人化的信仰,这是他对现实生命历程深度情感体验的结果。如作品《生育机器》所表现的:一排类似子弹的新生儿在手枪的枪膛里,随时准备发射出生,而生命的旅程也就是子弹发射的一瞬之间。这位制造噩梦的艺术家其实是一个非常文雅的人,他不常出门,敏感而怯懦。他一生努力挖掘人类心灵深处种种隐蔽的情感,将死亡和恐惧等主题寓意了新的美学含义。齐格博物馆于1998年在瑞士的中世纪古堡开张,这里收藏了齐格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许多重要作品,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他的故乡。

经过一批艺术家的努力,黑暗恐怖艺术在20世纪晚期受到学术界认可,被纳入美学范畴。1998年,学者卡罗林•克斯梅亚的著作《美学重大问题》首次将黑暗恐怖艺术列为独立的美学范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黑暗艺术是人类诸多情感诉求中的一种,它包含了强烈的内心冲撞,是艺术家纯真品质和压抑情感得到释放的结果。齐格的艺术,反映了现代人对物质世界进步的一种恐惧、焦虑的心理,映射了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惑,他的艺术直白的向人们诉说了工业文明的病态与畸形。齐格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表现技法,展示出一种冷峻威严却又华美撼人的恐怖,他的艺术触及到了人的内心最深处。

上一篇:当代艺术发展轨迹和价值评论 下一篇:财政局资金调控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