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意义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时间:2022-10-07 11:29:37

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意义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摘要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丰富,通过对青海野生蔬菜资源的分布环境、营养成分、药用功能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开发野生蔬菜的意义,介绍了野生蔬菜资源的特点及其在青海省的开发利用概况,指出了青海野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促进青海野生蔬菜资源持续发展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野生蔬菜;开发意义;资源特点;利用概况;发展途径;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S647;Q94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50-02

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Significanc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pproachof

WildVegetableResourcesinQinghaiProvince

LI Xiao-fan

(Institut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Qinghai Academy of Resoure and Forestry,Xining Qinghai 810016)

AbstractThe resources of wild vegetables 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incomplete. The vegetation environment,nutrition ingredient,medicinal fun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gnificance to exploit wild vegetable was analyzed,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were introduced,the problems among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vegetables were pointed out and a series of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were put forward to make use of the wild vegetable resources in Qinghaiperpetually.

Key wordswild vegetable;exploitation significance;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utilization situation;development approach;Qinghai Province

野生蔬菜简称野菜,是指自然分布的、未经人工栽培而被食用的一类蔬菜。野生蔬菜具有天然无污染、风味独特、鲜香可口、营养价值高、药食同膳、生长期较短、人工可多茬栽培、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备受青睐。野菜是相对于栽培常用蔬菜而言的,是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栽培蔬菜均起源于野生蔬菜。野生蔬菜主要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以及部分菌类、蕨类、藻类、地衣类植物,粗略分为3类:一是目前还处在野生状态下,未进行人工栽培或极少有人工栽培,用作蔬菜的植物,如蕨菜、椒蒿;二是既有野生分布,同时也有部分人工栽培,如荠菜、香椿、苣荬菜、马齿苋;三是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作“菜”用,而是药用、观赏或其他用途等,如栽培药用、食用的枸杞,真菌类的发菜、地皮菜等。

青海省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异大,生态系统及生物种多样性复杂。青海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尚未被充分合理的利用,大量的野菜资源仍“沉睡”或被“践踏”,使其年复一年自生自灭,不能变为财富,即使少量被利用的野菜鹿角菜、大黄等,其利用率也甚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天然无公害的野菜食品,逐步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程度大大提高,如发菜、冬虫夏草等,新野生蔬菜资源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野生蔬菜的开发意义

1.1开发野生蔬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

野生蔬菜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人工栽培和反季节栽培过程中,可以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地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如果利用荒山、荒地、荒坡或者荒滩种植野生蔬菜,不仅能节约耕地,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开发利用野生蔬菜可多年免耕或基本免耕收获,这种与传统精耕细作完全不同的耕种方式,被称为“自然体系农业”、“回归型农业”。人工种植野生蔬菜,可以充分利用自然体系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促进地力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

1.2开发野生蔬菜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

从绿色食品市场的供应来看,常规蔬菜受污染的程度目前还较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尤其我国现已加入WTO,国际市场对蔬菜品质的要求极高,蔬菜生产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必然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保健型转变。野生蔬菜往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长环境干净自然,很少有化学物质污染。因此,野生蔬菜是天然保健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还能防病健身。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和饮食质量要求的提高,野生蔬菜的开发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3野生蔬菜具有巨大的综合开发利用潜力

野生蔬菜往往具有独特的风味,有些还具有明显的药用功能,有的则含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如菊苣中含有马栗树皮素等苦味物质,有清肝利胆的功效,且营养价值极高;马齿苋中含有ω-3脂肪酸及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和镁,对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有良好的疗效[1]。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已开发出马齿苋色拉、马齿苋三明治、马齿苋酱等食品。近年来我国以马齿苋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速冻及罐头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如果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可进一步将野生蔬菜中的天然色素、香料、果胶、中药成分和其他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从而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1.4野生蔬菜的开发与应用是蔬菜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内容从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野生蔬菜种类丰富,极大拓展了蔬菜健康食品的新空间,增加了蔬菜的新来源,尤其是增加了淡季蔬菜的品种和供应量,而且还可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各地均有喜食的野生蔬菜,充分挖掘当地的野生蔬菜种植质资源,引进其他地区已成功开发的野生蔬菜进行试种,具有很大的潜力。

1.5野生蔬菜产品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野生蔬菜产品对外出口以来,外销额逐年上升,黑龙江省1979年蕨菜等出口量达6 584 t,为农民增收1 200万元。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湟中、循化、贵德等11个县的林区、天然次生林区、林中空地恶化荒山、荒地分布较广蕨菜,资源总面积达3万km2,野生蔬菜年采集量近3 000 t。其中湟中县蕨菜资源面积1.7万km2,居全省之首,每年可采集鲜蕨菜1 000 t,可腌制成品菜700 t,此项收入可达5 000万元[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特点

2.1营养价值高,天然无公害

野生蔬菜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青海省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蔬菜资源,在众多的野生蔬菜中,有些因其无污染、无药害,营养价值高,成为餐桌上的珍稀佳肴;有些因其具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可作菜、药两用;尤其是野生蔬菜植物对于恶劣环境的抗逆性、病虫害的抵抗力是今后培育蔬菜新品种的珍贵原始资源。青海野生蔬菜绝大多数是自然生长在草原、森林、山野、道旁等无公害环境中,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

2.2具有医疗保健功效,商品价值高

青海野生蔬菜绝大多数具有药用价值,可防老抗衰和治病防病,医疗保健功效很高,如苣荬菜(Sonchas brachyotus DC)俗称苦苦菜,作蔬菜用,略带苦味;全株入药,具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exFr.)属黑伞科有18个种的食用菌,富含V、VC、叶酸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常食用科预防脚气病、消化不良和贫血等症[3]。润肺功能明显。青海野生蔬菜采集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加之现代的精细加工经济效益可观。国内外目前野菜需求量大、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一些特殊种类和名贵的山珍发菜、黄蘑菇、草食参、地皮菜等。因此,加强这些野菜的开发,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3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经初步统计,全国野生蔬菜有6 000多种[4]。其中青海野生蔬菜约33科100多种[5],主要利用较多的是荠菜、苦苣、枸杞头、野蘑菇、野苋菜、马齿苋等30多种。目前只有蕨菜、沙韭、荠菜、蒲公英等少数种受到重视,还处于滥采阶段的枸杞头、马齿苋、苣荬菜以及资源丰富的野苋苗、灰藜、黄蘑菇等些前景好的野菜资源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常被采食的野菜多达30多科100余种,在无环境污染的条件下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且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有的野菜还具有保健和医疗价值。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采食野生蔬菜的习惯,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对蔬菜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向着营养、多样、优质、时新、精细、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而野生蔬菜集营养、卫生、安全、保健于一体,正迎合了这一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许多地方都已有野生蔬菜上市,成为宾馆、饭店、酒楼、餐馆的上等佳肴,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6]。

4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1开发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严重

青海野菜常年处于野生及半野生状态,生长环境恶劣,资源分散,存在自生自灭、良莠不齐、产量低等问题,人们多采用掠夺式的开发,造成青海野菜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冬虫夏草等名贵山珍。利用仅局限少数种类的局部器官,处于破坏性采集状态。特别是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菜采收过度,破坏严重,产量连年下降。

4.2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随着人们对野生绿色保健食品的追求,青海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得到逐步重视,其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大多数仍处于山区群众传统的食用加工方法,加工及保鲜技术落后,不利于贮藏与运输,产品种类少质量低,包装陈旧,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较差。如在盐渍时,由于技术不当等因素,使鲜嫩的野菜失绿、褐变、发芽或腐烂,造成商品率和质量降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4.3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不够

目前,国内从事野菜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匮乏、研究经费不足,以致许多宝贵的野菜深加工技术得不到研究和推广。青海野生蔬菜资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部分优势种类上,对形态结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医疗保健作用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对潜在优势种类和有待开发种类的研究更少,影响了野菜资源的合理利用。

5青海野生蔬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5.1加强种质资源调查,进行人工栽培研究

青海野生蔬菜的野生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市场的需要,必须走人工栽培的路子。首先要加强种质资源调查评价,将综合调查与单科单属单种的专项调查相结合,弄清重要种质的分布、数量和开发潜力,开展主要资源抗性、经济和加工性状的系统评价以及丰产栽培和深加工工艺等实用技术研究。同时,利用各种保护地设施,运用良种选育、引种、无性繁殖和密植丰产等措施,进行野菜人工栽培研究,实现野菜栽培集约化,提高产量和质量,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在栽培技术改进过程中,要注重栽培和野生采集并举,尽量保持野生特性,确保野菜的品质和口味。

5.2分类开发利用,提高加工技术

在开发利用野菜资源时,应掌握分类开发原则,根据不同种野菜的使用特性、蕴藏量等特点进行开发。根据野菜食用部位的不同,把野菜分为三大类:即食用嫩茎叶(或芽)类、食用花序类和食用鳞茎或块茎类,其加工途径也各不相同。一是幼嫩叶(芽)类。这类野菜包括蕨类、牛蒡、刺儿菜、葬菜、微孔草、苦荬菜、苣荬菜、苦苣菜、艾、茵陈蒿、苋、绿苋菜、蒲公英、车前、地榆、地肤、藜、马齿苋、歪头菜、龙芽菜、菥、委陵菜、龙葵、北水苦荬、独行菜、鹅肠菜、女娄菜、飞廉、无心菜、野豌豆、婆婆纳、葶苈菜、尊麻、紫花地丁、裂叶荆芥、盐地碱蓬、繁缕、冬寒菜等。可就地加工成罐头或软包装、淹制或晒干;叶菜等可制作野菜包子或饺子进入市场。二是食用花序、茎野菜。嫩茎叶类:马齿苋、荠菜、猪殃殃、蓬子菜、野苜蓿、野豌豆、繁缕、地肤、独行菜、株芽寥、酸模、扁蓄、邹叶酸模、猪毛菜、绿苋菜、麦蓝菜、麦瓶草、风花菜、菥、龙牙草、歪头菜、冬寒菜、尊麻、宁夏枸杞、北方枸杞、婆婆纳、北水苦荬、龙葵、微孔草、打碗花、页篙等。鳞茎类:小山蒜、唐古韭、镰叶韭、折被韭、天蓝韭、杯花韭、金头韭、山丹等。根状茎类:玉竹、黄鸡菜、卷叶黄精等。三是食叶野菜。包括苦荬菜、苣荬菜、苦苣菜、藜、野薄荷、木、茴香菜、繁缕、冬寒菜、唐古韭、折被韭、天蓝韭、杯花韭、金头韭、碱韭、青甘韭、镰叶韭、韭、微孔草、龙葵、蓬子菜、车前、蒲公英、野苜蓿、紫花地丁、荠、兰布政、娘娘菜、麦蓝菜、肾叶山蓼、地肤、盐地碱蓬、裂叶荆芥、歪头菜、茵陈蒿、牛蒡、邹叶酸模、田页蒿、防风、枸杞头等。四是食花野菜。包括地榆、唐古韭、镰叶韭、碱韭、青甘韭、折被韭、天蓝韭、杯花韭、金头韭、韭、蒲公英等。五是食果或种子的野菜。包括地梢瓜、东方草葛、拘祀、野豌豆等。六是食根野菜。包括甘露子、泡沙参、珠芽蓼、鹅绒委陵菜、野胡萝卜;野豌豆、牛蒡等,可提取淀粉。野生蔬菜与栽培蔬菜相比,有一种特别的风昧,有的清香,有的味道奇特,有的口感独特,可用于鲜食、熟食、做馅做汤、凉拌或通过盐渍制成风味小菜,真空保鲜,晒干,制成菜汁等途径开发利用,做法多样,具有地方特色。

5.3科学合理开发,保证可持续利用

野生蔬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野菜资源虽然丰富,亦应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严禁掠夺式开发,保护与开发并重,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为了保证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环保意识,树立了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野生蔬菜资源进行栽培驯化研究,尤其是一些珍稀种类的人工栽培。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野生蔬菜特有风味的保持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为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7-8]。

6参考文献

[1] 刘厚诚,刘新琼,饶璐璐.野菜栽培与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79.

[2] 张国宝,隋秀霞,王淑英,等.野菜栽培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23-45.

[3] 邱继生.青海高原主要野生蔬菜资源[J].长江蔬菜,1997(4):27.

[4] 孟广云,冠晓虹.野生蔬菜保鲜与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

[5] 高淑敏,杨君丽,咸文荣.青海省野生蔬菜资源研究及调查初报[J].青海农林科技,2002(1):16-17.

[6] 刘新琼,杨玲.野菜的开发与栽培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33.

[7] 李树和.北方地区常见的几种野生蔬菜资源[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0,7(1):34-39.

[8] 刘杰.野生资源的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0,6(3):58-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城固县马铃薯“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下一篇:日光温室草莓与樱桃番茄套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