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7 10:58:10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完善体制建设,优化管理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更加注重科研投入,令其在优化教学管理的同时,发挥了有效社会服务职能。当前高校科研费用渠道逐步呈现丰富格局形式,包括科技单位、财政机构与教育单位的财政拨款以及高校内部预算拨付相关资金,同时也有社会各界对于技术合作、开发、支持、服务咨询、转让成果等的科技创收、社会投入横向经费、国库集中支付纵向项目经费等。科研经费逐步成为目前高校创收的主体资金来源,并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综合发展水平。如何提升科研积极性,扩充经费总量、规范经费管理,成为当前科研工作人员应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阶段中包含的问题

目前,较多高校管理科研经费阶段中均包含认识误区问题。一些教师及科研工作人员认为,科研经费纯属依靠自身力量赢得,其经费的一切权利归课题组以及个人所有,学校不需干预或过问。这一状况导致当前科研经费大肆应用于个人开支,其中餐饮及车费占据了较大支出比例。一些人甚至用科研经费购房买车,采购他类固定资产。而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则仅重视项目的具体承揽总量及规模,审视其申报级别与总体收入,对科研经费的实践应用管理则不良忽视。当前,一些高校认为,科研纵向经费在我国具有较为完善的管控体制,科技机构、审计单位、财政部门与中介方均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且可通过财务决算实施验收。为此对于纵向经费的应用管理相对较为重视。内部管控体制创建的较为完善,然而在横向经费管理层面,基于我国现有管理体制及相关文件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课题委托方也不提出具体管理经费标准要求,进而导致各高校忽视了横向经费管控,令课题负责人在经费应用阶段中欠缺有效的监控管理。依据我国财政预算要求,针对课题经费应实施全额预算控制,做好预算细化编制,并开展预算评审评估管理。其经费预算在通过审批后,便应严格予以执行,不应作出变革调整。而在实际工作阶段中,预算编制主要由课题负责人与成员完成,较多人由于欠缺预算编制的技巧与知识,对相关管控经费制度欠缺了解,不熟悉项目的具体开支要求与支出标准,不能充分意识到预算经费管理的正规性与重要性。再者,基于各项科研项目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各个项目均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且内涵不可预见风险及其复杂性,进一步导致实施项目的具体方案欠缺一定可行性,还会对预算编制的整体科学合理性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高校无法及时做到优化配置固定资产,促进各项资源的良好共享,进一步导致科研经费应用效益水平不高,存在过度浪费的现象。一些负责人为了省事方便,在课题结束之时不进行结算,后续课题则继续应用前一课题的费用。一些负责人在退休之后,仍然存在结余费用长期挂账的现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措施

1.正确认识科研经费规范管理重要性,明确各方权责关系

强化科研经费管理、促进其资金应用效益提升,是高校科技管理事业稳步、持续推进的良好保证。为此,高校各个财务机构与科研部门应全面配合、主动做好普法及制度教育、令科研人员全面认识到经费所有及应用权利的既定关系,进而形成高校各项科研费用,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费用,均由学校统一管控监督的良好工作模式。科研事业的科学发展需创建科研机构、财务部门、负责人权责利益有效结合的管控实践方式。高校科研机构应联合财务部门明确经费来源及具体特征,对不同项目经费来源制定相适应的管控策略。通过强化学习专项费用管控规定及方式,将各项科研费用更加合理灵活的应用。各个项目责任人应积极配合,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并做好同科研、财务部门的及时沟通,确保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2.完善科研经费制度建设,强化审计管理与奖惩控制

各个高校应依据我国法律规范标准、科研管理规定,参照科研单位内部标准,做好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科研项目实施的合理合法性。科研经费应全面纳入高校财务机构进行统一管控,杜绝任何人、各个课题组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横向收入的自行收取,杜绝国有资产的不良流失。应全面明确各项科研费用的具体开支范畴、应用标准与审批权限,创建审批管理体制,降低科研人员使用经费的随意盲目性。应实现灵活不混乱、管理不死板的良好目标。依据科研实际工作状况,高校应与时俱进,及时优化管控办法,做到横向课题、共建项目以及纵向科研课题的统筹管理。对于科研经费应用及管控状况,高校还应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创建完善的约束监管机制。对于项目负责人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管理及监督控制。保证科研经费的安全、高效、合理应用。再者应创建行之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对获取国家单位奖励的科研项目进行一定的奖励表彰。对科研工作阶段中获取的显著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项目,应在负责人评定职称、评优考核、晋升等层面给予一定倾斜。可通过科研业绩的工作量结算,津贴发放等有效激励,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再者,对于没有依据学校相关要求履行合同签订、触犯学校经费管理要求规定,令其蒙受不良经济损失,或造成对学校声誉的负面影响的,应给予严厉处罚,并取消项目人相应年限的项目申报资格。

3.强化结余科研费用管控

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结题不结账问题,高校应依据我国相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学校状况,制度细化管控标准,全面规定课题结题的结账流程、具体时间以及结余费用的分配方式、实践用途,给职能单位、项目人创设良好的实践参照。一般应在完成课题及验收的六月期限中进行结算办理。对没有按规定履行手续的项目,学校应进行强制结账管控。

三、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端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强化监督管控、规范制度建设、优化奖惩管理,才能提升科研经费应用效率,规范应用申报行为,令其更好的为高校服务,产生显著效益。

参考文献:

[1]左松洁,张培训.医疗卫生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时代经贸,2011(02).

[2]黄宇,李战国.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上一篇:浅谈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方法 下一篇:浅谈中小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