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肿瘤免疫组织的意义

时间:2022-10-07 10:03:04

宫颈肿瘤免疫组织的意义

本文作者:万丽娟 吴 楠 尚丽新 ,高桂卿 单位:总医院

宫颈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年均新发宫颈癌约13.15万,占全球总新发病例的28.8%,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1]。随着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理论的日益成熟,兴起了在各类实体肿瘤中寻找对应的CSCs,以获得内科治疗肿瘤新靶点的热潮[2]。CD13即此类标志物,又称氨肽酶N(aminopeptidaseN,APN),是一种分布广泛、作用多样的蛋白水解酶,因可以水解肽、酰氨和芳酰氨N端的氨基酸而得名,主要起着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的附着,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生长等作用[3]。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靶点被广泛研究,但在宫颈癌中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无人报道,国外文献也不多[4-6]。故我们引入CD13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的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平均年龄(49.3±2.6)岁,术后病理类型均证实为鳞癌。按FIGO临床分期标准,Ⅰ、Ⅱ期分别是28例、32例;按WHO病理组织学分级,高、中分化31例,低分化29例。患者的资料均完整,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同期选取60例因CIN病变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以及3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

1.2方法取石蜡包埋标本,切成厚约3~4μm切片,60℃温箱中烤片2h备用。重要试剂:CD13抗体为兔抗人单克隆抗体(美国Epitomics,稀释比例1∶200),二抗为羊抗兔IgG多克隆抗体(美国Epitomics),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行免疫组化染色,抗原修复方式为热修复。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结果判定标准两位病理医师评估标本,据切片中阳性细胞显色占所观察细胞数的百分比以及阳性细胞或胞浆的着色强度进行综合评分。着色强度:无色计0分,淡黄色、棕黄色、棕褐色分别计1分、2分、3分。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5%计0分;5%~10%计1分;11%~50%计2分;51%~75%计3分;>75%计4分。据两项指标得分的乘积将结果分成4级:1~3分为阴性(-);4~5分为弱阳性(+);6~7分为中阳性(++);8分及以上为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D13在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CD13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少部分在细胞膜中表达,见图1。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6例(20.0%)CD13呈阳性表达;同期60例CIN组织中,CD13阳性表达率为31.7%(19/60),与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情况类似;而60例宫颈癌组织中,CD13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明显强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2.00,χ2=30.54;P均<0.001)。见表1。

2.2CD13表达与宫颈癌临床资料的关系CD13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是否伴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的不同存在相关性(P<0.05);由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得出,存在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为Ⅱ级以及组织分化类型为低分化时,CD1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病情较好者。见表2。

3讨论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首选策略,而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是判断患者预后最为倚重的指标,依据其制定宫颈癌的治疗方案,是现今公认的个体化治疗标准之一。但作为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仅依赖临床因素并不全面。如Ⅱ期宫颈癌患者很多,但个体化差异明显,若仅依据分期治疗原则对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结果并不可靠。此类患者实际上并未接受真正的个体化治疗,真正实行个体化,还需依据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进一步区分,因此通过具有特异性的标志物对患者病情做出预判更有助于指导治疗[7]。CD13作为一种结合锌的肽链端水解酶,表达于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迁移和附着,且在肿瘤的不同生长周期表达水平不同[8]。它一般均匀地分布在肿瘤细胞的单层生长细胞膜表面,当肿瘤细胞呈克隆生长时,CD13分子自动迁移到细胞与细胞的接触部位。任何细胞、组织、器官的生长必须有血管维持,否则将萎缩、凋亡。CD13一般不表达于正常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但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有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关系密切,表明CD13是肿瘤新生血管的调节器,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9-11]。VanHensbergen等[12]的研究发现,很多肿瘤渗出物中也可检测到可溶性CD13,可见高水平的可溶性CD13是肿瘤和内皮活化的标志。本试验中,CD13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81.7%),明显高于宫颈CIN组织(31.7%)及正常宫颈组织(20.0%)(P均<0.001)。CD1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不相关,而与患者的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说明CD13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相关。此结果与国外学者在肺癌、卵巢癌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目前的抗肿瘤药物缺乏对抗细胞、组织的特异性,针对CD13在肿瘤干细胞中的高表达,将CD13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进一步深入研究CD13的作用机制,则有望解决缺乏特异性这一难题[15-17]。Chang等[6]研究表明,CD13因其水解蛋白的特性可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通过应用CD13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Haraguchi等[5]研究发现,CD13可保护细胞使其拮抗抗癌药物,从而使抗癌药物的疗效减低,而以CD13为靶点,应用抑制剂可作用于肿瘤干细胞的G1/G0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Cui等[18]通过体外实验也证实,CD13活性抑制剂可发挥良好的抗新生血管发生作用。综上所述,研究CD13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CD13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随着宫颈癌淋巴系统的转移、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升高表达亦增强,说明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宫颈癌组织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数量也相对较多,对宫颈癌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判断都具有指导意义。且以CD13为靶点,通过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将有望获取抗宫颈癌的新药物,对宫颈癌的治疗也将具有直接的实际意义。

上一篇:外国金融市场的金融证券化 下一篇:白细胞在妊娠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