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生第一要义

时间:2022-10-07 08:49:49

2011年1月14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已经90岁高龄的师昌绪从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提起此次他所获得的至高荣誉,师昌绪则谦虚地说:“与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卓著功绩相比,我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

1920年,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徐水一个书香门第。在他成长的记忆中,旧中国常年战乱,民不聊生,这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特别是“九一八”事变,那时他刚上高小一年级,当日本侵占沈阳的消息传来时,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在内,皆号啕大哭。那时,未经世事的师昌绪就想,中国必须要强盛起来,才不会再受人欺侮!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1941年,师昌绪报考了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8年8月师昌绪到美国留学,在密苏里大学矿业学院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又到欧特丹大学,用两年半时问攻取了冶金学博士学位。而他从事的“硅在超高强度钢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成为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师吕绪本想博士毕业后就回国,但因为战争的关系,当时美国下令所有学理T的中国留学生都不许回国,并禁令说,如违反或企图离美者处以5年徒刑或5000元罚款,或两者兼施。而师昌绪是美国司法部明令禁止同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在此高压政策下,有人被突击搜查,有人被长期审讯,有人甚至被关押起来。但师昌绪并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他一边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助理研究员,一边想尽办法回国。他通过印度大使馆的一位富有同情心的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大标题“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报道,随文刊登了师昌绪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他,师昌绪和记者谈笑风生,谈话内容却东拉西扯。他找借口说,自己想回家无非是回去奉养父母,因为他总是被哥哥责怪不回家尽孝。师昌绪为了造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还给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他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他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

1955年,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公布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他的导师柯恩教授希望他能够再考虑一下,并问他:“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师昌绪回答:“你们美国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而中国正在建设,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人称“发动机的心脏”,而涡轮叶片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决定着喷气发动机的功率,也决定着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因此,涡轮叶片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和高温合金的水平。而我国当时要想研制出这种被美国严密封锁的技术,似比登天。“既然美国已经用上了,我们就一定能做出来。”师昌绪毅然接受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他手里所掌握的全部资料,只有一张航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荣科画的空心涡轮叶片的外观草图。师昌绪带领上百名科技人员一起攻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就在金属所实验室诞生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采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只比美国晚了5年。上世纪80年代初,腐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师昌绪又主持筹建了开腐蚀专业研究先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并兼任所长。师昌绪笑称自已的头发就是在同时担任两个所的所长时被折腾光的。师吕绪经常说:“虚荣的人注意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意着祖国的事业。”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师昌绪仍在忙碌着。最近还完成了《师昌绪在2010年90岁仍很忙:碌》的自述。他说:“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我现在的所有动力几乎都来源于小时候形成的爱国心。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埘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上一篇:刘禹锡的天真 下一篇:善良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