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时间:2022-10-07 07:58:35

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摘 要】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要认识到班级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注重基础的构建和有效措施的实施。本文对基于职业生涯教育基础上的班级目标管理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 班级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36-02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会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他们的摇篮。在对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如何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亟须考虑的重要课题。实施班级目标管理,实施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良好的规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可以说,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一 班级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其主要的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技巧。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时,应当将目标管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并在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班级目标管理具有很多优点,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制定科学的规划,让学生在高校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能顺利地走上就业岗位。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模式,应当首先构建管理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等。另外,还要采取多个方面的措施,切实将职业生涯教育与班级目标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 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基础构建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班级目标较易设置,但目标的完成则举步维艰。特别是作为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发现较多的问题,如学生对班级归属感不强,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能按时完成班级目标。因此,首先需要为目标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教学中,由于采用大班额授课,学生与教师见面的机会较少,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一般来说,学生与辅导员每周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生要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学生意识到即将步入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工作压力,并指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和工作方面发生的问题,教育学生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勇敢面对社会。师生之间的对话,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同时,同班同学之间要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的团队关系,辅导员要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相互团结、相互激励、相互补充的相处方式。

2.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在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高校师范生班级管理模式中,辅导员要注重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竞争中进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规范班级纪律制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级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学生的职业生涯总体目标,还应当设立阶段性的目标,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加深对职业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三 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

1.以自我鉴定为前提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鉴定自己,这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前提,学生越是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越能在复杂的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能够正确地规划自己,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起点就是认识自我、鉴定自我,鉴定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

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方向、行动方式。兴趣、爱好等也是学生进行职业类型选择的重要参考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很多时间内又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容易盲目跟风,易效仿某些不良行为,有着很强的从众心理。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讨论会、班会等,让学生做到真正地认识自己、鉴定自己,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以职业认识为内容

在职业教育的起始阶段学生能进行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鉴定,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能清晰地了解,接下来就是对职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有哪些职业类型、职业要求、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等。所以,在学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围绕职业为内容的系列活动是必备的。职业认识的内容包括很多如职业种类、职业环境,以及每个职业所要求的基本条件等。因为每个职业是不同的,隔行如隔山,每种职业条件的要求等级也会不同,这些与职业有关的基本内容,教师要进行很好地整理和归纳,让大学生对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

3.以提高就业为目标

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会了进行自我鉴定,能够进行职业探索,但最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就业。如何就业?教师要组织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的一些活动内容,让大学生进行锻炼。如进行一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邀请一些就业中心的专家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分析就业形势,讲授简历制作方法,传达面试技巧。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如在制作简历过程中,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突出简历的针对性、凸显个人特色,这些就业有关内容的传达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新华.试论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7(20)

[2]梁梅.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0(2)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80后”高校辅导员与“90后”学生关系之探讨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