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高校辅导员与“90后”学生关系之探讨

时间:2022-08-08 11:49:20

“80后”高校辅导员与“90后”学生关系之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德育教育也不断被重视,使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80后”的加入,使这支队伍更具活力。“80后”辅导员如何发挥自身工作特点及优势,克服引领“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探索自我教育的工作机制,使两者关系由“融洽”到“给力”,是当今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关键词】辅导工作 学生个性 师生关系 “80后” “90后”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34-01

一 “80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及优势

1.工作方式创新性强,交流方式平等性强

“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因此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教育者单方面的思想教育。而“80后”辅导员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开始了对网络的应用,并主动地了解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娱乐、学习方式。以“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建一个新媒体的交流平台,这是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次创新。

2.工作兴致高

“80后”的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提高,敢于拼搏,无所畏惧,乐于将全部精力奉献在工作上。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不成熟、个性突出,他们更多的是宽容、谅解、尊重和教导,为“90后”大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

二 “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趋于淡薄,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

“90后”的大学生是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对有传承文化的继承比较薄弱,追求个性与时尚。但在危难之前,他们总能挺身而出,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重要事件当中,他们用实际行动为“90后”“正名”。

2.团队意识淡薄,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

“90后”思想活跃,想法创新,喜欢新鲜事物,表现自我、彰显个性、善于言谈。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熟人面前热情、开放,在陌生人面前则较沉默,不善言辞,形成了鲜明对比。熟悉的情况限于寝室同学之间,而与其他同学则显得不合群,形成了沉默孤独的个性特征。

3.个性张扬,但心理承受力不强

当前“90后”大学生在“蜜罐”里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虽然个性十足,但经不起挫折的考验,一旦面临困境,容易一蹶不振。

三 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90后”大学生大多数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不喜欢随波逐流,因此,要求辅导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通过个性化教育,才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以张扬、创造得以发挥。

2.构筑交互主体

第一,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各种个性化见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辅导员,要平等地看待与理解“90后”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格信仰、成长经历,更要高屋建瓴地、恰如其分地站在一定高度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给予指导。

第二,情感保障。传统的师生观念讲究师道尊严。在这个经济发展日益迅猛、个性需求愈来愈强烈的年代里,强化情感渗透来说服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性格爱好、恋爱情况、家庭状况、地域风情等因素,以便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能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创新学生工作载体

第一,推行主题教育。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在具体的班级活动、级组活动中,联系最近的社会与节日主题,或开展主题班会、体育活动等,使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得到熏陶,思想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第二,优化工作平台。“80后”辅导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利用大学生热衷的论坛、博客、QQ等交流平台与软件,在虚拟的世界里以情博情,触摸“90后”大学生的心理共振,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让思想教育工作在网络技术的配合下,取得一个最佳的教育效果。

4.若即若离,在管理中优化师生关系

第一,感情投入要张弛有度。要有效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德才兼备,辅导员就需要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注重情感投入,以加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但同时,投入情感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时刻谨记,与学生交往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走近学生,但不能完全融入学生,张弛有度,才是“80后”辅导员所积极追求的境界。

第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环境、性格习惯等各不相同,辅导员要想在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求取一个满意的工作效果,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给“80后”辅导员增添出色的业绩。

第三,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80后”辅导员还要从生活经验出发,明确工作的重心与强大意义,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就要立足高远,扎实工作,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飞速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一篇:高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班级目标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