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07 07:32:07

深度阅读的教学探索

所谓深度阅读,是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深入弄懂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韵味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关注文本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又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形式,做到言意兼得。

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词语、句子是组成课文内容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和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尤其对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的体验和感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章的内容与词语、句子的关系犹如动物身上皮和毛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对“毛”进行深度挖掘,才能真正感受“皮”的质地和手感。

如教学《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三大名松之一——迎客松的认识,我紧紧抓住“饱经风霜”一词进行教学。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饱”是充分的意思,“风霜”比喻各种各样的苦难,这个词是充分地经历各种苦难的意思。

师:课文描写黄山上的迎客松饱经风霜,迎客松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挺立在黄山之上,它可能充分地经历哪些苦难呢?

生1:它可能经历过暴风骤雨。

生2:它可能经历过狂风暴雪。

生3:它可能经历过雷击和冰雹。

生4:它可能遭到冰霜的侵袭。

……

师:面对暴风骤雨,迎客松妥协了吗?

生:没有。

师:面对狂风暴雪,迎客松动摇了吗?

生:没有。

师:面对雷击和冰霜的侵袭,迎客松气馁了吗?

生:没有

师:这是多么顽强、勇敢的迎客松啊!

生(齐读):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马林诺夫斯基说过:“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教师先让学生解释“饱经风霜”的字面意思,再结合具体课文语境,展开丰富联想,使原本扁平的迎客松形象巍然屹立于每个学生的内心视界中。

二、朗读品味,披文入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见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时,胸中有一个境界,你只有进入了作者的思想境界,才能亲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进入这一特殊的境界呢?读,不愧是一种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方法。因为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寻找文本内在的情感触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执教《望月》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孩子们,现在你看到了,诗人们望的是天上的同一轮明月,但是,他们对月亮的感受是不同的。大家看,有人因好奇而——

生(齐):“呼月”

师:有人因为孤独而——

生(齐):“问月”。

师:有人因思乡而——

生(齐):“疑月”。

师:有人因为欣喜而——

生(齐):“近月”。

师:有人因为忧愁而——

生(齐):“对月”。

师:有人因为怀念而——

生(齐):“思月”。

师:孩子们,望的是同一个月亮,但每个诗人的感受和心情却大不一样,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中月,感受诗人们望月时的不同心情。我读一句,大家接读下一句。(音乐响起,师生对读。)

教师通过引导朗读(其中有朗读、有引读、有对读,形式多样)赏析关于月的诗句,探究诗人观月时的不同感受,并最终指向文学创作意义上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学生的认知、情感、思维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月亮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本多元解读思想也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运用比较,感受语言韵味

言为心声,准确、规范、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也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内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在《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举行的“辩课进校园”——走进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发言中说:“我觉得阅读课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如何表达的。而如何表达的,主要看篇章和词句。”怎样让学生领会文章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呢?我想:比较不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教学《雾凇》一文,我曾出示下面三个句子:

(1)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2)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3)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地领略了雾凇形成过程,领悟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立足文本 “品议”诵读 下一篇:简约·扎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