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

时间:2022-10-07 07:07:15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

摘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得有效的认知,切实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教育能否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热点的问题,但它的研究过程也是漫长而曲折的。它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而作为一名教育教学战线上得工作者,我们更应有敏锐的洞察力,走在信息技术时展的前沿。

关键词:学科课程;信息技术;高校;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Exploration

Yang Xiaohua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Shangqiu476000,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active participation to make an effective cognitive,the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as learning the subject,adapted to modern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At present,our education can achiev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a hot issue,but its research is long and tortuous process.It requires all of our relentless pursuit of education staff and work together.As a worker was on the education front,we should have a keen insight,walk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

Keywords:Curriculum;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ity;Integration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得有效的认知,切实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教育能否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热点的问题,但它的研究过程也是漫长而曲折的。它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而作为一名教育教学战线上得工作者,我们更应有敏锐的洞察力,走在信息技术时展的前沿。

在我国教育改革现阶段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就是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就是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立足于课程,服务于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许多高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其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机械化。不少教师引入技术之后,舍近求远,放弃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自己对着电脑讲课。比如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和学生的交互,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从始至终学生都只是充当聆听者的角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消化不了”,难免会顾此失彼。完全没有体现出技术的优势。其实,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只通过手段的“现代化”这些目的是不可能达成和实现的。

2.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许多学校由于技术、资金和制度等原因,校园网更新很慢,且信息资源贫乏,而这方面的研究本校的教师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和时间来做。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很难提供给师生使用。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科的课程资源都能方便的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一些学科即使开发出来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和拼凑,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整合。学生在课上的分组探究、在课下的自主学习由于缺乏足够的课程学习资源,就无从谈起。因而还是难以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很难实现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

3.为用课件而做课件很多人认为课件做的越花哨越好,课程整合的就越到位,教学授课工作就做得越好。有些课件技术虽然很具有先进性,但缺乏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这些技术先进的课件仅仅注重了界面的表现形式,违背了视听觉的心理学规律,忽视了课件的使用范围和对象。有些时候反而成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干扰因素,从而造成后果得不偿失。事实上,高技术未必能带来高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技术比高科技课件更加重要,这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这也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条件使信息技术与学生有最大限度地接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六大原则:(1)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2)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3)能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5)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6)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弊端,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优化现有资源。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不同的学校不能一视同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用策略。从小规模和力所能及做起,整合做得是否到位,并不能以设备是否够多、硬件设备是否齐全来衡量,整合的关键是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

2.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之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分别实施。各自的学科特点要在具体实施中相互结合,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巧妙的找到切入点,并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构建既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又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整合以后看似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从实际情况来看,恰恰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学习另一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学习另一种教学观念,在备课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要时刻注意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这对他们是一种挑战。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综上所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一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都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其主要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Zigbee在低功耗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引入SaaS模式实施过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