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留守儿童”问题中映射的经济现象

时间:2022-10-07 04:57:01

浅析“留守儿童”问题中映射的经济现象

“留守儿童”群体最佳教育时机的流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本文从“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经济根源,导致的社会巨大经济成本,以及改变“留守儿童”现象所采取的经济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经济现象党的“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主任卡罗尔•贝拉米也曾说过:一个儿童的生活质量有赖于家庭、社区和政府部门里每天做出的决定。我们必须明智地决策选择并将孩子们的最佳利益牢记于心。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儿童,我们将无法达成我们对人权和经济发展的更大的全球目标。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儿童时代对孩子本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家长期待培养出未来的高质量人才,他们的高素质、超强的工作能力将对自身、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他们的社会贡献也将为政府、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然而,与城市里备受关注与呵护的孩子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还有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照顾,缺乏监督与指引,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的队伍庞大,存在地区广范,现在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群体最佳教育时机的流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

一、“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家庭的经济需求是“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

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加之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过缓,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早已超过国际警界线,截止2011年已达到3.12:1。大量农民为改变生存状况,增加家庭收入,不得不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只留下儿童与老人、亲戚甚至是朋友在一起生活。从而使家庭结构与家庭经济都产生了变化,“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

(二)中国长期的城乡经济二元制是“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直接因素

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生活条件。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经济二元制,使城市和农村在经营、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体系。农民工由于政策、自身条件等因素难以获取高工资和高福利,达成自己的经济目的。户籍的限制,也无法让来自农村的儿童与城市儿童享有同样的就学机会。正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目前的现实状态,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在城市创建自己的家庭,照顾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问题由此引发。

二、“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经济成本

(一)儿童早期教育缺失导致的经济成本

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投资于高质量的育儿,将得到惊人的利润回报率。研究表明,子女成功与否部分取决于年幼时父母经济状况、受关注程度、照料的好坏、行为的指导和情感的支持。2003年,加拿大实行了“健康婴儿健康儿童”计划,要求长期家访的家庭18天得到一次1~2小时的家访。此项计划的评估表明,家访家庭的儿童在发育计量上比没有家访的类似家庭儿童得分更高,所有指标都是关于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儿童光明未来的前景,也对于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现实中“留守儿童”群体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痛心疾首。大量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心理上、性格上的缺陷。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他们在儿童时期如果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培养,得不到父亲的监管及指导,感受不到母亲的情感呵护与支持,那么他们将大大丧失在未来社会里的竞争力,无法使其成为有效率的工作者,负责任的公民,为家庭及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相反,关怀的缺失,现实的残酷,会使长大后“留守儿童”们在经济上困顿,在社会中无所适从,将导致更多悲剧的发生,甚至加大社会的犯罪成本。

(二)农民工不公平待遇导致的经济成本

“农民工”们离开家庭和孩子,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收入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大,他们的子女难以受到良好教育,甚至长年见不到孩子。这种高压力、高强度,缺乏家庭关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营运方式产生的人力成本往往是巨大的。工人们很容易就会产生工作懈怠、甚至是情绪敌对,这将直接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甚至引发犯罪行为。据调查显示,95.7%的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危机。其中,有42.9%的农民工认为社会地位低下,被城市人所歧视,23.4%的农民工认为受到城市的排斥,没有归属感。在农民工最担心的问题调查中,“没钱供孩子上学”占调查比例的第二位。如果企业中缺乏对“农民工”的关怀,甚至采取的是不公正待遇,这都会加大社会的经济成本。近年来因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诉求渠道不畅而导致屡有发生,其规模、人数、严重程度逐年上升。这不仅仅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巨大损失,还关系社会稳定和谐,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改善“留守儿童”现象的经济手段

(一)财政资金保障

“党的十”召开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3年全国2万亿财政教育经费将发挥最大效益,要落实“四个倾斜”,即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倾斜。财政资金的保障,将使城乡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改善城乡差异,打破城市居民对城市既得权益的垄断,增强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和国家福利待遇的权利,让“留守儿童”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对农村的经济政策扶持

留守儿童问题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性的不平衡造成的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黑龙江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季节性劳务输出量大,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也相应较大,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也相对突出,要减少留守儿童现象,首先是需要发展劳动力流出地的经济。黑龙江省妇联在2010~2012年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政策,累计发放贷款32.9亿元,8.2万名城乡妇女受益,获得国家财政贴息3亿元,在帮助城乡妇女创业增收、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妇女留在家乡创业,增加家庭收入,照看老人与子女,她们在当地就能满足对商品、服务的大部分需求,在经济上得到真正的保障。她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对家乡的扶持力度加大,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母亲回到孩子身边,这是改变“留守儿童”现象最有效的方法。

(三)使妇女从抚育儿童中获得报酬

一直以来,妇女在家庭中的服务是无报酬的行为,然而,对儿童抚育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经济学家邓肯•艾恩芒格建议,衡量无报酬家务劳动对市场的增加价值,可以指导健全方向的国家与国际经济政策。妇女应该获得孩子从出生就开始的充足的育儿资金,作为家庭工作报酬,保证正常的家庭育儿支出。比如,提高中国多年来实行的独生子女费60元/年及托儿费300元/年,解决正常育儿所需费用。妇女获得家庭工作报酬,可以安心家庭工作,培养未来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而这一项投资将会取得高额的回报。对儿童的投资就是对未来人类的投资,“留守儿童”现象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2》之表10.

\[2\]李煜,王鑫.农民工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3\]理安•艾斯勒 著.国家的真正财富.高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上一篇:校长成长与学校文化建设 下一篇: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的统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