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

时间:2022-10-07 03:40:09

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中“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而高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杨心问题。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当然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物理概念呢,笔者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

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对教师自身而言,在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出主导作用,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但不能放任自由,那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能够随时面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了更好的进行概念教学必然经常要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如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教学实力。所以说,在新课程下进行的物理概念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

而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杨振宁说过“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所面对的书本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本知识,通常是通过对科学事实的不断抽象中形成的。这种抽象结果使客观规律变得简约,贴近本质,但正是这种抽象过程同时使真实实践的复杂与生动丢失了,变成了没有生命的死的知识。要使这些死的知识“活”起来,具有生命,就要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的历史沟通,也就是要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命性。而且从人们开始思考到真正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要经历许多年,这其中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也走了一些弯路。了解它们在历史上如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而且历史上物理学家对某一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发现,其思维过程与今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的思路往往有类似之处,所以借助于物理学史料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澄清认识。

指导是我们课堂教学行为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效指导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指导之前我们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学情状态:思考程度是否达到,是知识性的还是方法性的。其次,不要先入为主的把自认为最正确最科学的灌输给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在倾听中捕捉学生思维的不足之处,学生这样的补充修正之后才会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会觉得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再者,我们在指导的时候也可以“话到嘴边留三分”,始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用鼓励和启发的语言。最后,老师在指导时一定要有耐心,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是,有些高中物理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布朗运动: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等。可以用图象、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物理图象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物理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物理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另外,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后,为了强化概念和规律,还得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所以,当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有关的概念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物理素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基本能归纳准确。对物理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有长计划,短安排,绝不能期望短期内完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基本概念的初步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体会,琢磨概念的内涵。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定义进行剖析,加深理解,最后附上部分练习题。如各种力,位移,动量等物理量的教学我就采用先引导,后由学生自己对物理量定义,然后逐步完善。这样作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物理量产生的条件和怎么样给它以定义。如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电势通过这样的程

序教学,使学生逐步领悟物理学中概念产生的特点,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教师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我们上课时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缺少了互动的课堂就失去了课堂的生气,缺失了生命的灵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许多教师已经具备了有效互动的意识,班级经常进行分组讨论,课堂气氛整体上让人赏心悦目,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些教师在操作上只注重了互动的形式。虽然课堂活跃了,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只停在了有效性的门口。“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

解决物理问题就是运用记忆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需要应用时成功的提取和检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当学生理解概念后,用多种科学的方法记忆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此环节,我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步骤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因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适用于该概念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实质,为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上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 下一篇:回望沙漠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