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7 03:20:13

创新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掌握物理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出发,使课堂教W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时,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高效地完成探究任务.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并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分析物理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讨论等环节主动学习.在自由、活跃、自主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观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并认真分析物理知识,积极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物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生的思维活跃,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深入探究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他们能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快速地对已有知识进行回忆,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能想出哪种方法来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纷纷发表意见.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探索,提高了物理探究能力.

三、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包括很多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和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探究身边物理的同时,培养思维的活跃性,并积极思考,不断获得新的物理知识,提高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蕴涵物理知识的生活图片:下雪后,在路面上撒盐,使路面不结冰,保证车辆顺利通行;冬天窗户上的美丽“窗花”.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想要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理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物理思维随着操作进度不断进行运转,分析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学生把实验操作和理论分析有效结合,在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精益求精的科学实验态度.例如,在讲“长度的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再测量一次后,让学生记录下测量结果,他们发现同样大小的课桌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多次进行测量.在学生积极测量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引出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的知识.

五、设计趣味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教学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做练习题时,学生回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其更有条理,有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顺利解决这些题目.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练习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题目,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目的设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做基础题,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做基础题和提高题,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物理探究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做基础题和提高题后,进行拓展题的分析和思考,促进他们物理思维的发展以及物理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动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操作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本质,促进他们物理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新思维、新视角、新体例、新技术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