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7 01:42:35

浅谈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强化实践教学;二要整合专业实验室,提高实验室使用率;三要以产带训、以研促学;四要强化课内与课外实践项目训练;五要为学生搭建实践成果展示平台;六要建立特色工作室,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5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适应就业市场实际的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这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规定。对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尤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高职服装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面向社会,按需施教,多元培养,务求实效为原则,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根据服装企业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工作流程,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包括服装市场分析、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成衣工艺制作四大部分,相应地,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包括以下五种能力。

1 服装市场分析能力

即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服装市场的供需状况,如季节性变化对服装款式的需求;时尚变化对服装样式的影响;不同种群对服装样式的追求以及不同年龄对服装型号的不同要求;等等。这种服装市场的分析能力是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2 服装款式设计开发能力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服装款式设计和开发,这是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3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

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是在服装款式设计的基础上。对服装的用料、颜色、材质、搭配和尺码的设计能力。这是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4 成衣工艺制作能力

即掌握现代化的成衣制作工艺,能够较熟练地按照上述服装款式设计和服装结构设计进行成衣工艺制作。

5 服装产品营销和策划能力

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也包括成衣工艺制作后的产品营销和策划能力。这是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终端体现。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部内容。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在以上五种实践能力中,可能有所侧重,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其基本能力构成是不会改变的。

二、离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1 强化实践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践教学比例应占总课时量的50%以上。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课程的设置除了采用“2+1”模式之外,还要在大一安排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实习、大二安排专业实习,这有利于促进教学与专业项目结合,增加专业实践活动。

在增加实践教学比例的基础上,要将教学与企业项目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从产品的开发、款式设计到样板制作、样衣制作的全过程,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完成的优秀款式反馈给企业,投入批量生产。借助校企项目合作推动课程教学,教师以生产任务和生产项目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施,教师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任务分配、工艺设计、项目实施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这种实践教学,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已经在沈阳、大连等城市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沈阳安娜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是辽宁省级的实训实习基地。这些企业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条件,而且还接收了大量的实习学生和毕业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和支持。

2 整合专业实验室,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高职专业实验室建设是衡量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离不开专业实验室。高职服装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原则是为教学服务,兼顾设备更新与企业同步。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增设服装实验室面积;更新老化的服装生产设备;更新服装CAD软件或升级,尽量做到与企业设备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另外,整合实验室便于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集中性和专业性综合实验,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将服装CAD实验室与服装结构设计实验室、工艺实验室整合成为一体,由实验室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管理;通过这个整合的大实验室,学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实践创新训练。通过设置创新实践平台,学生不仅有了创新实践的场地,而且激发了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3 分段实训,整体推进

首先,根据服装行业的技术岗位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两段式、分方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步骤。一年级以专业基础教学为主,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注重技能型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分设计方向、工程方向和营销方向,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强调技术型和创新性人才培养。

其次,开展实训。满足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实训的目的。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引进的合作企业实际生产,达到以生产带动专业顶岗实训’的目的;建立研发性实训基地,通过引进的研发单位实际研发,达到以研发促进专业向技术型转化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再次,整合设计结构和工艺实践教学,实施整体化的实践教学。以核心课程为主线,分析各门课程横向与纵向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主次和交叉关系,协调和衔接好工学交替的各个环节。通过整体化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模拟服装企业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整个过程。课程内容的各个环节必须与服装企业产品设计与工业化生产保持一致,训练学生熟悉产品研发过程以及各个环节要求的能力

4 强化课内与课外实践项目训练

即把专业课程与社会服装比赛结合,进而增加激励效果与学习兴趣,以参赛促学习,以参赛促实践训练。例如在讲授服装设计、服装画或服装图案等课程期间,可以把课程内容与社会上的某服装设计比赛结合起来,学生作业成绩评价与完成参赛作品的质量相结合,通过各种大赛促进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快速提高。可以由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些比赛项目。教师也可自己拟定比赛方案,进行组织模拟参赛教学。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中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实践精神。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就曾进行过这样的大胆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东北三省“服装工艺制作”实践大赛并获得金奖;参加东北三省“温馨鸟杯”第二届服装设计大赛并获得金、银奖等。通过有组织地参加各种服装专业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创新实践具有极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5 为学生搭建实践成果展示平台

专业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寻找一个可供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窗口,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方式。心理学认为,当代大学生除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外,还特别具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高层次需求。因此,教师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一方面,促使当届学生进行有效的竞争,形成积极学习创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下届学生参与创作的欲望。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和展示,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主动进入竞争市场。通过这个展示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对服装专业学生的设计、制作的成衣作品做出评价,可以使收获更多关于设计创作的有益反馈信息,从而有所借鉴,提高自己的专业创作水平。也可以聘请企业参与评选,对于优秀的创意设计作品及时给予肯定以至采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6 建立特色工作室,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特色“工作室”,开展“服装艺术沙龙”活动和创新能力专题讲座,进行信息沟通、技术交流和经验借鉴;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和技能比赛,激活和调动服装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锻炼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此外,还要加强担任核心课程的专任骨干教师的培养。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短期进修,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安排教师到知名服装企业进行不少于两个月的挂职教育,把握企业和市场的最新设计动态和生产型企业的最新技术与制作工艺,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更好地服务实践教学。

上一篇:令人担忧的“快乐的家庭生活” 下一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