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

时间:2022-10-07 10:27:35

中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长期困惑人们心理和生理的慢性症候群。美国有36%的人有过失眠,在中国高达46%的成年人有过或正在承受失眠的痛苦。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非持续性失眠往往与白天或睡前情绪过分兴奋、激动,服用中枢兴奋类药物、浓茶、咖啡,或疾病引起急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手术或内脏疼痛等有关;但更多见的慢性失眠与中老年人的各种情绪障碍有关,以往这点并未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临床上对睡眠障碍可分为三种常见类型:

一、焦虑性失眠

当现实生活中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患者无法客观面对和处理而产生焦虑情绪时,当患者对健康、疾病产生恐惧心理,情感生活中受到挫折,工作、生活、经济上感到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或受到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或患者总在担心某些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危机即将到来,而自己又无法应付时,常易触发焦虑性失眠。入睡困难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但是睡着后还是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二、抑郁性失眠

患者往往是由于无法摆脱的不愉快不能及时疏泄,长期压抑在心里而产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活动减少、自信心下降、消极悲观,严重的可产生厌世或轻生的想法等抑郁的表现。抑郁患者大多有严重的睡眠障碍,除入睡困难、多醒、彻夜难眠,早醒(往往半夜两三点钟醒来后很难再入睡)是较突出的表现,早期服用安眠药尚有助眠作用,但久之即使服用2片以上安眠药也只能睡3~4小时。

三、生物钟紊乱或睡眠因子缺乏

这些患者几年来甚至几十年来每晚只能睡4~5小时,但仍能胜任日常工作或家务,很少生病;某天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睡眠不足八小时属亚健康”报道后,产生担忧而就医,其实这些人睡眠质量还是不错的,大可不必担心,往往中午补充短暂的午睡还是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现实生活中不少失眠患者因担心副作用而坚持不用安眠药。确实,大多数苯二氮卓类(安定类)药物容易产生耐受和依赖性而且长期大量服用易诱发抑郁障碍,且安定类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是禁用的。此外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起夜时容易发生性低血压、共济失调而引起意外损伤,如骨折或脑外伤,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偶尔可以发生精神症状。然而,睡眠被剥夺超过24小时,人的思维、判断、反应、情绪都会受到严重损害,超过48~72小时,人的意识、意志甚至精神会崩溃。所以对失眠患者既不主张随便使用安眠药,也不应完全拒绝药物治疗。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失眠而进行综合治疗。对于焦虑性失眠,除了增加体育锻炼,睡前进行放松性治疗,包括散步、听些轻松的音乐,睡前服用一杯牛奶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外,应服用抗焦虑药物或辅以短效催眠药物,如白天服用一片黛力新,睡前服用不易产生耐受和依赖性的思诺思,既能解决入睡困难,醒后又不产生宿睡感觉。当然对一过性因环境或突发事件产生短暂焦虑也可以短期使用半衰期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三唑仑。但要注意,不少抑郁患者早期可表现为以焦虑为主的入睡困难,因此尽量避免长期大量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防止诱发抑郁。

抑郁导致的睡眠障碍随着抑郁症状的控制,大多会自行好转。对于明确由于抑郁障碍而引起的早醒、失眠应该采取抗抑郁剂治疗。但是现有的抗抑郁药物普遍见效慢,大多需要2~4周后才能起效,因此早期同时配合一些非苯二氮卓类的催眠药如思诺思或忆梦返,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对早醒患者醒后仍可加用半片短半衰期的思诺思。

对于生物钟紊乱或睡眠因子缺乏者,通过医生解释以消除思想顾虑,一般不主张使用安眠药,对于有明显思想负担的患者可选用抗焦虑药或短半衰期催眠药。

总之,对于中老年失眠患者应详细分析病因,采取对因综合治疗,切忌随便处方苯二氮卓类药物。

上一篇:常用降压药氨氯地平不宜与哪些药合用 下一篇:老年人睡多少时间最适宜